穿越三国?不慌,我先拐走关二爷

第229章 铁打小青龙(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三国?不慌,我先拐走关二爷》最新章节。

制作“战车”,自然是为了预防战争。

如今十八路诸侯已经解散。

用不了几年时间,手中有权势的诸侯就会开始逐鹿中原,瓜分天下。

届时整个天下都是战场,涿郡也不会例外。

涿郡百姓才过了几年好日子,刘臻不想让他们轻易陷入战火之中,肯定要做一些必要的准备。

这种防御力强,速度快,冲击力大,杀伤力惊人的“战车”到时一定会派上用场。

这“战车”就像是简易版的“坦克”,只不过是冷兵器版本的。

刘臻会配置最基础的黑火药,但他暂时还不想将“火药”这项技术带给东汉的百姓。

火药太容易被复制了,只要掌握了简单的配比,不论什么样的势力都能制作出来。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刘臻可不认为他将火药的技术拿出来之后,能将这个技术守得住。

一旦“火药”的技术传播出去,就相当于打开了一个潘多拉的盒子,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谁也不知道。

因此刘臻决定。

只有到了不依靠火药就难以取胜,或者其他势力率先“发现”了类似火药的武器的情况。

他才会将“火药”拿出来用。

目前为止,常规的冷兵器就已经够了。

他的融血系统就快要升级了,涿郡马上就能进入工业进程。

到时生产效率会得到进一步提升,聚拢更多的财富。

打仗,从来打的都是钱、粮和人口。

只要涿郡的生产力远超其他势力,刘臻就有把握能在各路诸侯之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一名参会的选手公输望,在广大百姓热烈的掌声中,下台了。

主持大会的冯奇再次走上台来:“公输先生的战车,叹为观止!”

“这一辆万钧车,既能运输又能作战,实在了不起!”

台下有百姓激动地喊道:“我看这大会不必再进行下去了,这后面的发明,还能比公输先生的更厉害吗?”

跟着,立刻想起了附和之声:“说的是,公输先生不愧是新县工坊的元老,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公输先生!”

“公输先生!”

“公输先生!”

百姓们群情激愤,不停呼喊着公输望的名字。

成千上万道声音汇聚在一起,震天撼地!

冯奇使劲儿敲了好一阵儿锣,才终于让百姓们安静下来:“看得出来大家对公输先生十分热情,不过他是不是今天这大会上最厉害的,还真不一定。”

“下面第二个出场的参会选手,也是工坊的元老之一,铁匠师傅蒲胜!”

他刻意停顿了一下,抢在百姓们欢呼的前一秒喊出了下半句:“的儿子蒲元!”

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走上台来。

当年刘臻眼里的小娃娃,如今已经长成个小大人了。

他完美遗传了他老爹蒲胜的基因,身子长得非常壮实,一身的腱子肉。

此子十分好学,并且非常注重实践。

这些年除了在学堂里当“小先生”外,其余的时候不是泡在铁匠铺,就是跟着公输望乱转。

这新县最早的一批人里,学业进境最快的,不是公输望,也不是蒲胜,而是蒲元这个小子。

如今的他,已经将初中的每一门教材全都翻了一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