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

第1198章 你看,这不是又误会了吗?(2/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最新章节。

一场被偷袭的败仗死了几千人,换作大明指挥使早就被拎出去消消乐了。

但天竺的指挥官胆子真大,这种事居然还敢瞒着?

要不是使者发回去消息,天竺的高层到现在都不知道,阿得力贝的营地已经变了成平地。

大怒之下,天竺立即追责,秘密处决了瞒报消息的指挥官。

理由不是因为他打了败仗,而是因为他不诚实...

至于对外发布的消息,则更令朱棣瞠目结舌...

据天竺人自己说,这场来自明军的偷袭确实是一场误会。

在天竺仅仅死伤几十人,并顺便消灭了明军十几万人后,决定不和大明一般见识...

看着天竺对大明发来的正式国书,朱棣和郑和一起傻眼。

“还能...这么干的?他们的史官就不管?眼睁睁看着他们胡说八道?”

朱棣摊摊手:“谁知道呢?这帮孙子的脑回路就和正常人不一样。”

“皇爷,那咱们还打吗?”

“看看再说,先把这边的情报汇总一下发给谨弟,顺便问问他那边什么情况。”

“喏。”

收到朱棣的来函,苏谨表示对三哥的骚操作一点都不奇怪。

这种小输当赢,大败当胜的操作放在三哥手上,一点都不稀奇。

只要他别让什么宣讲团跑大明来恶心自己就行。

然而他却不知道,天竺虽然没派出什么宣讲团,但确实派出一支使团,跑到英国向威尔斯报告胜利去了...

宣告胜利不是目的,他们的目的是——伟大的王啊,您看咱们天竺人是多么能征善战,所以,枪炮、坦克、飞机,您是不是再支持一波?

毕竟,您给奥斯曼那三孙子修机场的事,咱们可都听说啦。

同样是孙子,您可不能厚此薄彼。

当然,这些对于苏谨来说都是后话,他眼下最大的困扰,是苏丹港的驻军。

英国的铁甲舰将他从莫桑比克海峡逼退后,却没有乘胜追击,反而沉寂了下来。

这令苏谨一度很奇怪,难道自己在那个威尔斯眼中,已经不值钱了?

但回到吉达港后,随着一道道情报的传回,苏谨终于搞清楚威尔斯到底想干什么。

殖民、掠夺。

无论历史重演多少次,唯一亘古不变的,是这些白化病人刻在骨子里的侵略。

这也难怪,毕竟是海盗的后裔,出门不抢点东西就算丢的基因,可是深深凝固在他们的骨髓和血液里。

约翰在的时候,将军队和视线一直投放在东方,这也导致非洲的英军,只占领了巴苏陀兰一带。

但威尔斯上位之后全力扩充军备,本土的资源远远不够他挥霍,自然将目光投向拥有广袤资源的非洲大陆。

那三艘战列舰的主要目的,压根不是驱逐苏谨,而是护航。

为身后多国再次组建的强盗联队,护出一条通往这片大陆的坦荡天途。

这次前来侵犯和殖民的多国联队,其构成并不仅仅是官方军队,而是由多个贵族、农场主、个人武装组成的抢劫团伙。

不仅仅是海路,同时多支陆军部队,已经越过佛郎机和马罗可(摩洛哥)之间的海峡,以及密昔儿(埃及)的边境,正式进入这片土地。

这是一片被神眷顾的土地,拥有食之不尽的粮食和富饶的物资。

也是一片被恶魔诅咒的土地,千百年来始终都是侵略者的目标,杀戮从未休止。

看着越过地中海南岸,进入尼罗河流域的大军,苏谨只能眼睁睁看着,却无能为力。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为了赚钱给母亲治病,莫闻来到黑工厂打工,却没想误入人贩子组织。遭到殴打时,记忆苏醒,发现自己来到一人之下世界,并且马上就要被噶腰子。关键时刻觉醒,能够获得所有武侠小说中的神功,开局得到,将异人打手的炁全部吸光,成为异人。莫闻发现,只要击败,击杀别人,就能获得新的武功。为了给母亲治病,为了变强,莫闻成为异人雇佣兵。至此,圈子里多出了一位超级狠人。风正豪:“莎燕,为了风家的未来,你必须嫁给莫闻。王也
爱吃黑豆粥的血尸大帝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