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爷爷你朱元璋,带我造反?》最新章节。
其中也有马秀英的因素,没有她的坚持及听到棺椁内轻微响声,朱元璋早已下令放下自来石并封堵地宫石门。
打完收工的张宇初收了桃木剑,烧了一张符纸在碗里,拿起挂在身上的葫芦,满脸肉疼的打开葫芦口把里面的药水倒入符纸碗里。
随即端着碗走向‘尸变’朱雄英并谨慎的掰开他的嘴,把碗里符水灌入,同时伺机抓住他的手腕为其把脉。
古代道士不像后世大都是有名无实的骗子,古代道士除了修炼、算命、卜卦等,在病理、药理方面都有真才实学,医术高明者也不在少数,对医学做出了诸多贡献。
张宇初做完这些起身对一旁观看的朱元璋、马秀英行礼道:
“陛下、娘娘,贫道已把虞王殿下魂招回来,他身上的邪祟也被贫道驱离。”
朱元璋见大孙子真活了,高声喊道:“好、好、好!张真人真乃高人也。”
“张真人,大孙的脑门何为肿啦?”
马秀英蹲在担架旁用手巾帮朱英擦拭嘴角流出的符水。
刚刚当着陛下、皇后娘娘面殴打皇孙的张宇初内心一虚,顿了顿开口忽悠:
“娘娘,肿了才能说明虞王殿下身体已无邪祟,若是还有邪祟附体定不能如常人一般起包。”
“对对,张真人所言极是。”
看着担架上原本面色惨白的大孙子脸上慢慢红润有了血色,欣喜的马秀英点头笑道。
同样面露喜色的朱元璋微笑开口:“张真人,你再给咱大孙卜一卦。”
“对对,劳烦张真人给大孙卜一卦看看将来之事。”正给朱雄英擦拭嘴角的马秀英抬头附和。
“遵旨!陛下、娘娘,你们暂且退开贫道这就对虞王殿下卜卦。”
张宇初一脸正色的点了点头,把桃木剑放入包里并从里面拿出拂尘、龟壳、铜钱、桃木签、罗盘等。
随即盘腿坐在朱雄英身边神神叨叨念起,“******”朱元璋、马秀英听不懂的咒语及摆弄‘道具’。
有‘真本事’的张宇初此时眉心紧锁,满脸尽显疑惑、担忧之色。
他的卦象一片混沌,有好有坏,错综复杂!面相他乃早夭之相,可现在命格异变?这是为何??
连同脉象也一样,彻底~~混乱!不行,贫道还年轻不能搭进来,要想法子拖延时间跑路。
“******”又神神叨叨念一段后停下,回头开口对朱元璋、马秀英忽悠。
“陛下、娘娘,虞王殿下应是在棺椁内困久受了阴疾,须吃足百家饭方可痊愈!”
满脸忧虑的马秀英出声:“百家饭?好,这点不难,我这就下懿旨让...”
“......”知道其中道理的朱元璋听马秀英这样说,有些无语。
张宇初微笑着抬手打断马秀英继续说,“娘娘,此百家饭非彼百家饭!”
马秀英愣了愣,“何解?”
张宇初看了看朱元璋,微笑对马秀英解释:“娘娘,此百家饭也可叫做柏家饭。”
“用殿下常用之物缝入口袋或是殿下用过的锅碗,由亲人代为乞讨。”
“用百家之食喂予殿下,方可消除病害、消灾解难,以求百家的祈福。”
“娘娘,切忌不能用身份、权力去做这事,否则得来之食除了果腹对病症毫无作用,福生无量天尊!”
话毕,张宇初对躺在一旁的朱雄英挥了一下拂尘及掐了一个手势。
豁然开朗的马秀英满脸微笑,“好!百家饭就百家饭,我们会去亲自去乞讨,对不对重八?”
朱元璋一脸极不情愿模样反问:“还乞讨?”
马秀英眼冒冷光盯着朱元璋,“嗯?怎地?朱重八,你不想大孙康健?”
朱元璋一秒妥协,大气凛然开口:“讨!咱亲自讨。”
一旁的张宇初忍住笑意,缓了缓出声附和。
“娘娘说得对,陛下,你乃大明之主,以你九五至尊之尊位亲自乞讨方可感动上天。”
“吃过你亲讨的百家饭,虞王殿下方能继承陛下你的宏图之志,将来也会成为陛下一样的圣主明君。”
朱元璋听到他这一番马屁,本是尴尬的脸色,立马面露喜色、笑容满面。
“好!好!乞讨就乞讨,对咱来说这是老本行,咱大孙将来和咱一样都是圣主明君。”
张宇初陪着笑脸,虽脸上笑兮兮,但心里妈卖皮!
贫道摊上这事能拖一时算一时,虞王殿下卦象、脉象混乱、面相也是早夭之相!
秘传醒脑、静心、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之神药喂其服用不见脉象平稳乃回光返照之状态!
回去就搬离龙虎山,在陛下发现前能逃多远逃多远,哎~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贫道也无奈!
虞王殿下你是生、是死,自有天命!生,贫道倍感欣慰。死,冤有头债有主你找陛下,贫道已尽力。
朱元璋和马秀英开心一会,对着张宇初出声发问。
“张真人,若是咱大孙病情好转,咱何时能带其回宫?有没有何忌讳?”
忌讳?有啊!贫道无辜啊~~这事是贫道能牵扯其中的吗?怕到时陛下你屠光龙虎山上的生灵。
张宇初在心里吐槽一句,一本正经的对朱元璋指点。
“时机成熟之时即可!从虞王殿下的卦象来看,陛下应带殿下走一遍你的经历。”
朱元璋自行脑补后对其夸奖,“走一遍咱的经历?咱懂啦!张真人咱这就下旨册封真人你为国师...”
“陛下,不可!此乃虞王殿下命数,贫道什么都没做,封赏暂且作罢。”
张宇初急忙起身拒绝封赏,所谓是收得越多,还的时候就会还得更多,陛下!贫道还年轻。
马秀英见朱元璋脸色阴沉,出声解围:“重八,此事以后再说,张真人还年轻不适合当国师。”
“对对,娘娘所言极是!”
见朱元璋脸色缓和,张宇初又躬身行礼:“陛下、娘娘,虞王殿下之事已毕,贫道可否先回龙虎山?”
马秀英怎能不知他的顾虑?不等朱元璋开口,就先声夺人。
“嗯!张真人辛苦了,为大孙之事你们来京城也多日,祝你们一路顺风。”
“多谢娘娘,多谢陛下。”
朱元璋冷眼提醒:“张真人你记住今日之事若是外传,后果自负!”
“陛下,贫道今日一直在钟山上,其他之事一概不知。”
“嗯!”
得到批准的张宇初匆忙收拾好法器快步走出山洞,同时打算回去就给自己卜一卦。
朱元璋没心思理会他,和马秀英守着担架,嘀嘀咕咕商量起来。
半个时辰后山洞对面李家村来了两老一小三乞丐,他们选了在村边一座废弃且破旧的草屋住下。
村子不大,有二十多户人家,他们的到来成了这村子茶余饭后的‘八卦’话题,特别是小的。
刚从钟山回到文华殿里处理政事的朱标得到父皇让自己监国的圣旨满脸懵逼中。
当日下午,张宇初辞别其他‘同行’,与一众门人及皇后娘娘赏赐之物离开京城返回广信府龙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