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不是刘辩

第68章 吕布:那我这太子心腹不是白当了?!(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我不是刘辩》最新章节。

半月转瞬即逝,王允像是彻底忘了吕布这个人,不仅未曾再邀他至家中宴饮,平日里遇见也只是眼皮微抬,嘴角扯出一抹似有若无的淡笑便匆匆擦肩而过,那疏离的模样,仿佛从不曾与吕布相识一般。

今晨,府衙内众人正埋首于堆积如山的庶务之中,气氛沉闷压抑。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平静,邮卒一路小跑,满头大汗地冲进大堂,双手高高捧着皇甫嵩的战报,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战报!皇甫将军战报送达!”

战报一到,原本还在忙碌的众人瞬间停下手中动作,目光齐刷刷地投向邮卒。

王允迫不及待地伸手接过战报,目光急切地扫过上面的内容,越看脸上的笑意越浓,最后忍不住拍案而起。

“善!”

豫州方大渠帅波才,小渠帅彭脱、刘辟、吴霸、黄邵、何仪、何曼六人俱已剿灭,由此豫州便再无顽敌。

唯剩些许零星小股蛾贼流窜,即便是仅凭郡国兵也足以将剩余的黄巾余孽彻底肃清。

王允猛地转过头看向一旁的吕布,眼中满是得意之色,嘴角挂着一抹嘲讽的轻笑,那神情仿佛在说,即便无你相助,这豫州的黄巾之乱我亦能平定。

与军报一同抵达的,还有一封太子诏书和一封私人书信。

“豫州刺史允,秉忠贞之节,负戡乱之才。黄巾煽祸,豫土震荡,尔率虎贲荡涤妖氛,布仁政安抚疲氓。今海内汹汹,逆焰未戢。卿当厉兵秣马,勠力戡乱,克振朝纲,必以酬功,勉膺殊遇,勿懈初志!”

王允看着手中的诏书,脸上瞬间绽放出灿烂的笑容,轻抚着美髯,仰头放声大笑。

在场众人皆面面相觑,不明其故,王允将太子诏书递给一旁的治中从事郭缊,笑谓众人道:“且让伯玄为尔等诵读太子诏书。”

待郭缊诵读完诏书,众人这才恍然大悟,纷纷露出羡慕和讨好的神情。

一位幕僚满脸堆笑,上前恭维道:“刺史得太子信重,想来日后归朝,九卿当有刺史之位!”

“是啊,刺史大功于国,太子贤明,自当重用之!”另一位幕僚也赶紧附和,脸上的谄媚之色溢于言表。

众人与王允这位豫州刺史共事近半载,他们早已摸透了这位上官的脾性,铆足了劲儿夸就完事了。

王允不贪财,不好色,清廉治吏,但唯独好名好功。

为求清名,王允对于谏言,只要有理,都会虚心纳谏。即便谏言荒唐无理,王允也不会厉声驳斥,只要事后向旁人言王允乃宽厚长者,这位豫州刺史也不会给你穿小鞋。

为求功绩,王允也什么都敢做,上任之初便一口气惩处了十几个豪门。

见众人如此附和,又得太子明诏夸赞,王允更是喜不胜收,道:“伯玄,将诏书传之左右,令众人拜读!”

身为武猛从事的吕布独坐角落中,身旁冷清无人。

都是官场上的人精,王允亲近谁他们未必会太过在意,但王允若是厌恶谁,他们便会格外在意。

不阿谀王允亲近之人,王允也不会如何。

但若是亲近王允厌恶之人,那绝对会招来王允的打压。

他们也不是不知道吕布得太子信重,是比二千石的越骑校尉,然而吕布和他们并非一个体系中的人,也不必太过在意吕布。

况且,得罪了吕布,他能把你整死不成?

而得罪了王允,他是真能整得你生不如死,在官场上寸步难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