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 南国红豆生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我掌控大明十六帝,吓坏朱元璋》最新章节。
“削藩!”
“快刀斩乱麻的削藩?”
朱元璋在重复黄子澄这话之时,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两个表情。
他在说到削藩二字之时,可以说非常的平静,也非常的自然。
毕竟,他也认为应该削藩。
本来嘛!
他当初之所以强势封藩,不过只是想用自己的儿子,收回武勋手里的兵权而已。
尽管不能完全收回,可一个儿子手握三护卫,也足以让他拥有数十卫的直属兵权了。
现如今,大多数身居开国大功的武勋,都随‘太祖高皇帝’而去了。
这些个二代武勋,也没有了一代武勋的武威,自然也就不需要手握重兵的藩王了。
如果再让这些藩王手握重兵的话,甚至还有可能出大乱子。
到了那时候,再也没有开国武勋坐镇的朝廷,还真不一定镇得住场面。
所以在他看来,他这个开国皇帝强势封藩是必须的。
尽管藩王制度就是在开历史的倒车,可在他朱元璋的时代,就是可以保国内平安的好制度。
朱元璋深知这封藩制度,只是在他洪武一朝是好制度,所以他极力扶持他的好大儿朱标。
他之所以这么扶持朱标,就是为了让所有人都养成‘朱标等同于朱元璋’的认知习惯!
如此一来,朱标就可以在他和开国武勋们都成为历史之后,很是轻松也很是和平的削藩!
不错,
这就是他决定封藩之时,所做的布局。
可他哪曾想到,他的好大儿会死在他的前头?
尽管朱允炆在他看来,就是朱标的嫡长子,他的嫡长孙,但他终究不是朱标啊!
所以,他朱允炆想要兵不血刃的削藩,就只有‘温水煮青蛙’一个方法。
也正因如此,他才在说到‘快刀斩乱麻的削藩’之时,面露明显的惊恐之色。
要知道哪怕是他朱标,想要快刀斩乱麻的削藩,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就是这么一件朱标都不容易的事情,他朱允炆却想办成了。
在朱元璋看来,真就是说他一句‘急功近利’,都是轻的。
再者说了,这也不是他想看到的结果。
不论是朱标还是朱允炆来干这事,他都不希望出现‘快刀斩乱麻’的局面。
虽说那些个藩王,大多不是他朱元璋的嫡子嫡孙,但也是他朱元璋的子孙啊!
让他朱元璋的子孙连口安乐饭都吃不上,对他朱元璋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灾难。
“不对!”
“允炆不是在林昊的拳脚教育之下,没有这个念想了吗?”
“他们怎么......”
想到这里,朱元璋就再次看向说出这话的黄子澄。
也就在此刻,齐泰就皱着眉头问道:“黄大人,陛下可是早就被镇国公说服,不再有此念头了呀!”
齐泰话音刚落,方孝孺也跟着说道:“齐尚书说得对,陛下应该不会有此念头。”
黄子澄听着二人的话,却是一脸自信的说道:“你们才跟陛下多久?”
话音一落,他就用似有追忆的目光,看向那埋葬着老朱的孝陵宝顶。
“洪武十七年,我高中殿试第一,本该是状元,可因为初见太祖高皇帝,被其龙威震慑,以至于一时慌神,没能第一时间回答他老人家的问题。”
“就这样,状元变成了探花!”
“不过,也算是因祸得福,让我可以去东宫,当太孙殿下的侍读官。”
“镇国公是洪武二十年之后,才算是太孙殿下的老师。”
“本官却早在洪武十七年之时,就是太孙殿下的老师了。”
“或许,本官文治和武功,都不及镇国公分毫,可要论对陛下的了解,镇国公比起我来,那可就差得太远了!”
黄子澄说出这话之后,不论是齐泰还是方孝孺,都面露不大明显的厌恶之色。
可站在他们对面的,以灵魂之姿存在于此的朱元璋,却是把‘厌恶’二字,直接就写在了脸上。
其实,朱元璋也非常的矛盾。
他的理智,正在不断的告诉他,这个黄子澄才是他的‘队友’,林昊是他的‘对手’!
可他脸上的表情,却并没有跟着他内心深处的理智在走。
他也不知道怎么的,他就是看不惯这黄子澄说他在这个方面,比林昊要强。
首先,黄子澄除了有些小胖之外,还长得就比较猥琐。
尤其是他在说出他比林昊要强之时的高傲一笑,更是把‘猥琐’二字,表现的淋漓尽致。
除此之外,他还在黄子澄的语气之中,感受到了对他朱元璋的怨恨。
当然,怨恨二字,可能有些过,但埋怨却是逃不了的。
“埋怨咱让你状元变探花?”
“咱就算是再怎么残暴,也不至于初次和榜首见面,就发火吧!”
“咱既然没有发火,怎么能吓得无法快问快答呢?”
“胆识不足,自然没办法当状元!”
“你还敢埋怨咱?”
“你还敢说,你比他林昊强!”
“你为允炆做了多少事,他又为允炆做了多少事?”
朱元璋想到这里之后,眉宇之中,真就是有了浓烈的怒意。
原因无他,
只因为林昊为朱允炆做的事情,在这一瞬之间,突然就全部涌进了他的脑子里。
时至今日,他都还记得林昊为了抢救朱允炆,利用自己修道所得的‘健康互换’本事,让自己变得虚弱无比。
一想到林昊在朱允炆即将苏醒之时,偷偷离开寝殿,独自走在冰天雪地的皇城大道的模样。
那个时候的林昊,脸色苍白如雪,走路步伐虚浮,真是碰一下就要倒地的模样。
不错,
朱允炆的伤,确实是林昊打出来的,可他也是为了抹杀朱允炆‘快刀斩乱麻的削藩’的想法啊!
除此之外,林昊为了把从佛门手里拿回土地的功绩,送到朱允炆的手里,甚至甘愿沦为隐于百姓之中,带头吆喝的推手。
再说他为朱允炆定制的《大帝成长计划》,真就是只要他朱允炆照做,就可以成为真正的大帝。
单论他已经见证过的这些事情,他甚至都要开始自我怀疑,是不是自己小肚鸡肠,冤枉了好人。
可他黄子澄又为朱允炆做了什么呢?
他不会怀疑黄子澄的话里有假,即便他所处的洪武六年,距离洪武十七年,还有整整十一年,他都不会怀疑这话有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