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掌控大明十六帝,吓坏朱元璋

第180章 御审,得意的笑(2/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我掌控大明十六帝,吓坏朱元璋》最新章节。

朱标看着柳卫华道:“柳大人,你都没有说完,怎么让陛下明鉴?”

“那‘活用粮仓’,又是怎么回事?”

柳卫华继续朗声说道:“我大同府的地处北方边境,能种的粮食作物,只有高粱、谷子、小麦、莜麦、大豆、绿豆、红豆。”

“我们虽然种不了大米,但我们的畜牧业却很不错,不论是牛羊肉,还是猪肉,都有不错的产量!”

“小麦是最好的粮食,所以就和这些肉类,优先存于‘战略粮仓’,优先供给军士。”

“高粱、谷子、莜麦、大豆、绿豆、红豆,为此等粮食,优先存于‘灾用粮仓’,用于生存应急。”

“林大人的设想就是,等‘战略粮仓’和‘灾用粮仓’有新粮进入之后,就把陈粮转移到‘活用粮仓’。”

“如果有朝一日,这‘活用粮仓’都装不下了,就足以证明我‘大同府’就真的廪实仓盈,不怕将士没饭吃,不怕灾民活不了了。”

“到了那时候,这活用粮仓多余的陈粮,就既可以变卖换钱,又可以用作牲口饲料。”

“这就是‘活用’二字的意思,既可以作为‘战略粮仓’和‘灾用粮仓’的补充储备粮,又可以在实在装不下的情况下,拿一部分出来用作他用。”

“这就是林大人提出来的‘三仓计划’!”

“这也是我柳卫华,以及大同府辖下官吏,愿意跟着他干的原因!”

柳卫华话音一落,徐达他们和督查院的人,就不只是若有所思的点头这么简单了。

可以说除了跟着胡惟庸混的人,就都在不吝夸赞之词。

柳卫华看着这一幕,就便是没有得到朱元璋的表态,也是一脸的欣慰。

甚至,他的脸上还有了一些自信。

朱元璋看着此刻的柳卫华,脑子里却出现的是林昊的身影。

他只感觉林昊的身影,正笼罩着跪在下方,还腰板挺直的柳卫华。

甚至,他还觉得这个挥之不去的身影,正在对他笑。

是嘲笑的笑,也是得意的笑,更是炫耀的笑!

“好啊!”

“好一个为国为民的‘三仓计划’。”

“别得意得太早,别以为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就可以让你们脱罪。”

想到这里,朱元璋就直接看向韩宜可,一脸严肃的问道:“粮食仓储情况,当真如他所说?”

韩宜可坚定的点了点头之后,就当着所有人的面,依次打开九把钥匙前方的九个小包袱。

紧接着,他又大声的说道:“前面三个小包袱,乃是‘战略粮仓’的储粮,大多是今年的小麦,和今年肉干、腌肉和熏肉。”

“后面三个小包袱,乃是‘灾用粮仓’的储粮,都是高粱、谷子、莜麦、大豆、绿豆、红豆。”

“最后的三个小包袱,乃是‘活用粮仓’的储粮,什么粮食都有,但也完全可以看得出来,全部是陈粮!”

韩宜可话音一落,这满朝文武的脸上,就多了一个‘证据确凿’的反应。

朱元璋看着这一幕,他只觉得这完全就是一个,‘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问题。

此刻的朱元璋,已经不想再看韩宜可一眼了。

此刻的朱元璋,眼里只有柳卫华一人。

当然,这样的说法并不准确。

准确来说,应该是他的眼里,只有笼罩着柳卫华的那道,挥之不去的身影!......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为了赚钱给母亲治病,莫闻来到黑工厂打工,却没想误入人贩子组织。遭到殴打时,记忆苏醒,发现自己来到一人之下世界,并且马上就要被噶腰子。关键时刻觉醒,能够获得所有武侠小说中的神功,开局得到,将异人打手的炁全部吸光,成为异人。莫闻发现,只要击败,击杀别人,就能获得新的武功。为了给母亲治病,为了变强,莫闻成为异人雇佣兵。至此,圈子里多出了一位超级狠人。风正豪:“莎燕,为了风家的未来,你必须嫁给莫闻。王也
爱吃黑豆粥的血尸大帝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