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最新章节。
他们想逃?没门。想闹?朱贵连牢房都替他们预备好了。
可这帮人没得选,只能低头,接着干。一天两天,一月两月,锄头挥得越来越顺,抱怨声越来越小,连那些最挑剔的老贵族,也开始偷偷摸摸研究哪种土最适合茶根。
朱贵不慌不忙,把李康推到了台前。
“这片地,你管。”朱贵扔给他一叠文书,“我不管你用什么法子,只要百姓不饿肚子,茶树能活,你就对得起我。”
李康点头,没多说一个字,可眼里的光像焊在了铁上——他知道,这事儿,干不好,死;干好了,活。
军权,他给了莎拉。
那女将军以前是朱贵的影子,刀不离身,战无不胜。朱贵把一把金鞘长剑塞进她手里:“你是我这副铁架子的骨架。有你在,谁敢翻天,你就剁了他。”
莎拉单膝着地,接剑时连眉毛都没抖一下:“殿下放心,风过不留痕,人过不留命。”
这下子,文有李康,武有莎拉,内外掐死,连只苍蝇都别想飞出去。
每天天刚蒙蒙亮,朱贵的灯就亮了。
他坐在书桌前,一份接一份地翻报告,像老农数麦穗似的,连哪片地的虫子多了三只,都要记下来。茶树不长?他连夜找人调土。水渠堵了?他亲自去看排水口。
“西边那片,土太碱。”他盯着数据,眼皮都没抬,“让人拉硝石掺进去,再撒点腐叶堆肥。别嫌麻烦,茶叶不长,我们就都得喝西北风。”
没人敢说“这太难了”。
因为谁都知道,朱贵不是在种茶,他是在种命——种这个帝国活下来的机会。
雨一停,城市就像刚醒的狗,抖了抖身子,活了。
街角的小贩重新摆了摊,蒸笼冒白气,孩子追着糖葫芦跑,连老乞丐都揣着新买的粗布袄,笑得露出没牙的牙床。
曾经冷清的庄园,现在成了茶坊;那些高门大户的宅子,大门敞开,屋里不再是金玉满堂,而是堆满茶篓、晾晒竹席。
一个农夫领着五个孩子蹲在田埂上,指着刚冒尖的嫩芽:“瞧见没?这玩意儿,以后咱家娃能念书、能穿新鞋,全靠它。”
孩子们瞪大眼睛,小手轻轻碰了碰叶子,像怕碰坏了梦。
朱贵站在城楼顶上,吹着风,望着这闹哄哄的人间烟火。
远处,一个满脸泥点的小男孩,拖着小木车,车上压得摇摇晃晃的全是新摘的茶叶。他笑得咧着嘴,牙都漏风,却笑得比谁都甜。
“殿下,”身旁的亲兵压着声,“东门那边,来了队伍……穿着咱们老家的盔甲。”
朱贵没回头,只轻轻嗯了一声。
他早就知道他们会来。
那些人,是他的根,是他的后盾。
而此刻,他身后的旧府邸,只剩下了空屋。厅堂里蛛网结了三尺高,昔日金座早已被搬走,只留下一道深深的压痕——像一道旧伤疤,没人敢碰,也没人敢忘。
但外面,风里飘着茶香。
活着的,是这香气。
墙上的画框空了,连钉子都被人撬走,只留下几道灰痕,像被撕碎的回忆。
这曾是凯特帝国最有权势的地主家,现在?连狗都不愿在这儿趴着。
他的庄园、他的金币、他的头衔,还有他那点可怜的尊严——全被朱贵一口吞了,连渣都没剩。
他坐在书房里,盯着那面光秃秃的墙,手里的茶杯都凉了,也没喝一口。
以前?他是踩着人头上厕所的主儿。现在?他连种地的锄头都得自己扛。
“老爷,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