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皇大帝之老婆是武瞾

第42章 谏止封禅(1/1)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天皇大帝之老婆是武瞾》最新章节。

长安城中,皇宫之内,气氛却有些紧张,凝重的氛围如同无形的乌云笼罩着整个朝堂。群臣们以李世民威振中外,屡请封禅。他们心中怀着各自的盘算,有的是真心认为李世民的功绩足以举行这千古盛事,以彰显大唐的荣耀;有的则是想借此机会讨好皇帝,为自己谋取更多的利益。

朝堂之上,大臣们一个个神情激昂,纷纷进言。封德彝率先站出来,恭敬地说道:“陛下,如今我大唐国势强盛,威震四方。您带领着我们南征北战,开疆拓土,文治武功皆令人赞叹。如今正是举行封禅大典的最佳时机,以彰显陛下的丰功伟绩和大唐的盛世辉煌。”封德彝的话语充满了激情,眼神中闪烁着对皇帝的崇敬和对大唐未来的憧憬。

“是啊,陛下,封禅乃是千古盛事,陛下当顺应天命,举行此大典,让天下万民共仰陛下之圣德。”长孙无忌也附和道。他微微扬起下巴,似乎已经看到了封禅大典上万民朝拜的壮观景象。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微微眯起眼睛,听着大臣们的奏请。他的心中也不由地泛起一丝波澜,被这些话语说得有些心动。毕竟,作为一位皇帝,谁不想在自己的统治下留下辉煌的印记呢?他看着下方的群臣,心中暗自思忖:“朕这些年确实为大唐付出了诸多努力,如今大唐国势强盛,或许真的可以举行封禅大典,让后世铭记朕的功绩。”

然而,就在这时,魏征大步流星地走上前来。他面色凝重,眼神坚定,仿佛一座不可动摇的山峰。魏征的出现,让朝堂上的气氛瞬间发生了变化。一些大臣们心中暗暗嘀咕:“这个魏征,又要出来唱反调了。”

果然,魏征说道:“陛下,微臣认为不宜封禅。”

李世民微微皱起眉头,看着魏征,他心想:“这个魏征,总是如此执拗,难道就不能顺着朕的心意说一次话吗?”心中有些不悦,但李世民还是耐着性子问道:“你不想让我进行封禅,难道是因为我的功绩还不高,德行还不深厚,中原还不安定,四方夷族还未归顺,庄稼还没有丰收,祥瑞之兆还没有出现吗?”

魏征慨然答道:“陛下所说六事,虽似面面俱到,但户口未复,仓廪尚虚。如今我大唐虽看似繁荣昌盛,但实际上百姓们的生活尚未完全恢复。若车驾再行东巡,举行封禅大典,必多增一分劳费。陛下可曾想过,这会给百姓们带来多大的负担?”魏征的眼神中充满了对百姓的关切,他深知封禅大典虽然能给皇帝带来荣耀,但对于百姓来说,可能是一场灾难。

李世民听了魏征的话,陷入了沉思。他开始回忆起自己在民间视察时看到的景象,那些百姓们虽然生活比以前有所改善,但仍有许多人生活在贫困之中。他意识到魏征的话并非没有道理。

魏征继续说道:“何况从伊水、洛水以东,到处都是丛生的草木。陛下如果举行封禅大典,所有远方外族的首领,都会跟随车驾扈从,被引入内地,这等于是向他们显示我们的虚弱,正好引发他们的侵犯之心。陛下,这其中的风险不可不察啊。”魏征的话语如同一记重锤,敲在李世民的心头。他知道,大唐虽然强大,但周边的局势依然复杂。如果举行封禅大典,让那些远夷君长进入大唐腹地,确实可能会带来一些不可预知的风险。

李世民微微点头,心中开始认同魏征的观点。魏征又说道:“并且封禅大典需要耗费大量的财物,用于赏赐各方。而如今我大唐的财力有限,难以满足各方的欲望。为了一个虚名,担受若干实害,陛下亦何苦出此?”魏征的话语中充满了理性和智慧,他希望李世民能够以大局为重,不要被虚名所迷惑。

李世民长叹一声,说道:“魏卿所言极是,朕险些被这虚名所迷惑。”此时,他的心中充满了感慨,他意识到自己作为皇帝,不能只考虑自己的荣耀,更要为百姓和国家的未来着想。

此时,朝堂之外,天空湛蓝,白云朵朵,微风吹过,带来一丝凉爽,让人心情舒畅。但朝堂之上的气氛却依然紧张。

一位大臣不甘心地说道:“陛下,封禅大典乃是千古盛事,不可错过。如今我大唐国势强盛,正应举行此大典,以震慑四方。”这位大臣的眼神中充满了急切,他似乎觉得错过这次机会,将会是大唐的一大损失。

魏征转过身,看着那位大臣,说道:“你只看到了封禅大典的虚名,却没有看到其中的危害。如今我大唐虽强,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我们应该把精力放在改善百姓生活,巩固国家根基上,而不是追求这虚无缥缈的虚名。”魏征的语气严厉,他希望这位大臣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那位大臣被魏征说得哑口无言,他低下头,不敢再反驳。李世民看着群臣,说道:“魏卿之言,让朕茅塞顿开。封禅之事,暂且搁置,我们当以百姓为重。”李世民此时已经决定听从魏征的建议,放弃了封禅的念头。

群臣们虽然心中有些失落,但也不得不佩服李世民的明智和魏征的直言敢谏。他们知道,魏征劝谏都是为了大唐,皇帝的从谏如流同样是为了大唐的未来。

就在这时,有信使匆匆来报:“陛下,刚刚收到消息,黄河南北数州发了大水。”李世民眉头紧锁,心中涌起一股担忧。他知道,一场水灾将会给百姓带来巨大的灾难,况且这次牵扯数州之地。

“看来天意如此,封禅之事,更应搁过一边。众卿当齐心协力,应对此次水灾,救助百姓。”李世民果断地说道。

群臣们齐声应道:“陛下圣明,臣等定当全力以赴。”

随着李世民的一声令下,朝廷开始积极组织救灾。各级官员迅速行动起来,派遣人员前往灾区进行勘察,了解灾情的严重程度。同时,朝廷还紧急调拨了大量的救灾物资,包括粮食、衣物、防瘟疫的药品等,运往灾区。

在灾区,百姓们正遭受着水灾的折磨。洪水淹没了农田和房屋,许多人失去了家园。他们无助地看着被洪水摧毁的一切,心中充满了绝望。

然而,当他们看到朝廷的救灾队伍到来时,心中又燃起了希望。官员们带领着士兵和百姓们一起抗洪救灾,他们修筑堤坝,疏通河道,努力控制洪水的蔓延。同时,他们还为受灾的百姓们发放物资,提供临时住所,让他们感受到了朝廷的关怀。

在赈济水灾的过程中,李世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位皇帝,真正的功绩不是追求虚名,而是实实在在地为百姓谋福祉。他看到奏疏中百姓们的苦难,心中充满了愧疚和责任感。他对身边的官员们说道:“朕以前只想着自己的功绩,却忽略了百姓的疾苦。从今以后,朕要以百姓为重,以天下安宁为要。”

而魏征的直言敢谏,也让他更加坚定了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他对魏征说道:“魏卿,若不是你及时劝谏,朕可能会犯下大错。你的忠诚和智慧,让朕深感敬佩。”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灾区的情况逐渐好转。洪水逐渐退去,百姓们开始重建家园。朝廷继续为他们提供支持和帮助,帮助他们恢复生产,重建生活。

李世民看着逐渐恢复生机的大唐江山,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只有不断努力,才能让大唐更加繁荣昌盛,让百姓们过上幸福的生活。而封禅之事,也成为了他心中一段深刻的教训。

他对群臣们说道:“此次水灾让朕深刻认识到,我们不能只追求表面的荣耀,而要脚踏实地为百姓做事。只有这样,大唐才能长治久安。”

群臣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也从这次事件中吸取了教训,明白了以民为本的重要性。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世民和大臣们更加努力地治理国家。他们推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减轻百姓的负担,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他们还加强了对边疆的防御,维护国家的安全。而魏征的直言敢谏,也成为了大唐历史上的一段佳话,激励着后世的君臣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转生咒回的我却又加入了石纪元
转生咒回的我却又加入了石纪元
前期咒回,后期石纪元沈芜看着开屏小广告的话想都没想就点了是当沈芜努力卷生卷死的打算出生时,却发现要去的世界好像不太一样?说好的石纪元呢?我眼前这坨乌漆嘛黑的东西是什么?眼前这个白毛和怪刘海又是怎么回事?货不对板啊!就这么打算在咒回世界好好生活时,又看见了熟悉的大葱头……两个世界融合在一起了,双厨狂喜……完全不是啊!要操心的事情好像更多了。
清宴宴宴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长相思:折柳祭
长相思:折柳祭
关于长相思:折柳祭:毛球是大荒第一灵力高手九命相柳的灵宠,在死亡后却在九幽冥界混得风生水起,成了九幽红人,并混成了九幽帝君身边的大红人——渡鸦。她利用身份之便,寻找相柳神魂,并在解救相柳途中解锁不同新身份。最后相柳有没有复活,又能不能絮小夭再续前缘呢?
割浆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为了赚钱给母亲治病,莫闻来到黑工厂打工,却没想误入人贩子组织。遭到殴打时,记忆苏醒,发现自己来到一人之下世界,并且马上就要被噶腰子。关键时刻觉醒,能够获得所有武侠小说中的神功,开局得到,将异人打手的炁全部吸光,成为异人。莫闻发现,只要击败,击杀别人,就能获得新的武功。为了给母亲治病,为了变强,莫闻成为异人雇佣兵。至此,圈子里多出了一位超级狠人。风正豪:“莎燕,为了风家的未来,你必须嫁给莫闻。王也
爱吃黑豆粥的血尸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