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都亡国了,千古一帝系统才来?

第213章 安置俘虏(2/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朕都亡国了,千古一帝系统才来?》最新章节。

首先户部要拿出足够的粮草来,而管理俘虏的职责,要落到兵部和刑部上。

同时还要给这些俘虏做思想工作,慢慢的改变他们的思想,不求让他们真正的忠于陈国,至少要将他们效忠魏国的思想给抹去。

所以还需要礼部的配合。

除此之外,将这批俘虏安置到地方上之后,还需要地方上的官员配合。

这五十多万人,对于整个全国的行政系统来说,可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但是在陈昊的率领下,陈国最不怕的就是挑战!

各个部门在接到陈昊的命令后,立刻开始调配人手,准备接管这五十多万俘虏。

当然了,这五十多万人并不是全部都要集中到蓉城来再分配,比如在汉中的俘虏,一部分会留在汉中,而一部分则是押送到蓉城来,再进行分配。

为了管理好俘虏,陈昊让陈雄出动了禁军。

不然这么多人,绝对会出乱子的。

陈昊既然返回了蓉城,处理的事情当然不仅仅只是安置俘虏这一件。

如今,击退了魏国,前线的战况没有那么吃紧,他也就暂时不回楚地了。

主要是那边的战况最近也还好。

这个时间点,邹寰和黄承公还在交战,并没有分出胜负。

楚国也还没有偷袭夷陵。

他也就不着急回去了,最主要的是,宓芸溦快要生了。

可以的话,他当然是希望能够亲自看到自己的子女出生。

正好也可以趁着这段时间处理一下积累的政务。

在宓芸溦的领头下,妇联成立了,甚至已经在开展工作。

陈昊并没有禁止后宫嫔妃出宫活动,但是也不能随意出宫。

经过这段时间宓芸溦的培养,后宫的嫔妃中也出了几个不错的妃子,为她分担不少的压力。

妇联先在蓉城和周边地区的开展工作,让妇女们也开始学习文字,进入工厂工作,改变他们的思想,调动他们生产的积极性。

毕竟陈国现在很缺劳动力,而大部分妇女的生产力被原来的思想给禁锢着。

宓芸溦现在要做的就是,改变他们的思想,将他们的劳动力给调动起来,投入到生产当中。

这个工作要与礼部相互配合。

目前来说,在蓉城周边开展的还不错,接下来会逐步向着周边地区蔓延开。

但是,这一切都得等宓芸溦生了孩子,恢复好身体之后再说。

不过也也没有那么着急,蓉城他们都还没有完全搞定,就算要扩展到其他地方,也得是老后面的事情了。

其他的政务对于现在的陈昊来说,已经算是得心应手,并没有费他多大的精力,就与内阁商量着解决了。

而且也不是任何事情都要找他,内阁能够搞定的,只需要向他汇报,他觉得没问题同意就行了。

回都回来了,陈昊当然不仅仅只是处理政务,还得给蓉城增添一些工业再走。

............................................................

............................................................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有无敌舰队
我有无敌舰队
关于我有无敌舰队:古有始皇一统六国,天下归一,筑长城以镇九州龙脉,为大秦、保社稷。今有我王新打破百年之不变局,合并华夏神州,引领炎黄再临世界巅峰。唐朝末年,各地节度使佣兵自重,割据地方,历史走进了战火纷飞的五代十国;十国末年,分裂本应被大宋一统,但历史被神秘力量所改变,大宋并未出现,华夏大地依旧四分五裂。王新魂穿百年来到这个世界,灵魂附身落难世家少爷身上。在这个恶意满满未知世界中,看他如何用科学
晓小锋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刘甸意外穿越到东汉末年,穿越到汉桓帝刘志私生子刘甸身上,并绑定了争霸系统。各个时代并不安分的开国之主,正史中的文臣武将,野史演义中人物,江湖中的侠剑客,齐聚汉末,掀起东汉末年的诡异乱斗。
柏路松芯
汉疆喋血风云录
汉疆喋血风云录
两晋南北朝,五胡乱华,乱世之中,儿女情长,汉家江山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磨难,华夏一族,第一次差点亡族灭种,少年追随拯救汉家的大英雄冉闵,几经血战,终于见到了曙光。当然还应该有谢安,王羲之,苻坚,王猛这些青史留名的风流人物,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姓名,还有属于他们的故事传说。历史的责任,亲人的嘱托,推动着少年不得不,奋力拼搏,向上攀登。一部热血温馨的奋斗史!
汉家一小卒
欢乐宋
欢乐宋
王大卫穿越到了大宋朝,还是双穿,他一边捣腾两边的东西挣大钱,一边等待汝瓷和钧瓷问世挣更大的钱。你以为他是腹黑男主,他却为了朋友杀辽使,平青唐,战西夏,争霸海域。你以为他不解风情,他却为了心爱的女人,追到上穷碧落下黄泉。王大卫说:大宋朝,我来了,全都给我嗨起来!
王大胃
木叶村,这是离别的馈赠
木叶村,这是离别的馈赠
关于木叶村,这是离别的馈赠:火影世界迎来一个限定月读世界的漩涡面麻。纯火影体系,无系统。这是离别的馈赠。三代老头早看你不爽了,给你几个大逼斗。鸣人你想当火影?我愚蠢的欧豆豆哟!照美冥,以后我罩着了你了。
行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