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命相师

第二十四章 传言(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逆命相师》最新章节。

“看这掌印形态,似乎是奔云手,莫非顾修云不仅成功点化灵脉,还练成了奔云手?”顾清峥吃惊不已,几乎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幕。

奔云手乃是仙道法门,一般都是开脉成功后,才开始修习。

以凡人之身,参悟奔云手,动辄便会受伤,很难修习成功。

当年顾清峥开脉之后,足足耗费了数年时间,才成功悟透一种法门,可顾修云才多大,居然已经练成奔云手了?

“不对,就算再天才,也不可能短短数日内练成奔云手,恐怕这小子早就开始悄悄习练,如今开脉成功,便忍不住施展了出来。”

想到这里,顾清峥的心情平静了许多。

哐当!

厢房门被打开,一个身批锦袍的光头无眉青年出现在门口,“谁这么吵,不知道本公子正在休息吗?”

众人抬头望去,那青年不是顾修云,又能是谁?

“云儿,你怎么变成这副模样?”余夫人连忙走上前。

顾修云眼睛扫过四周,才发现庭院内已经站满了四房的族人,为首的正是大老爷顾清峥。

“大老爷,娘,还有各位叔伯,你们怎么都来了?”

“听说云公子开脉成功,我等特来恭贺。”一个老者阴阳怪气的道。

直到此刻,还是有很多人都不相信顾修云开脉成功,眼神里也充满了戏谑。他们想看看,大老爷是如何教训这个不知天高地厚,满口谎言的小子。

“消息传的还真快。”顾修云无奈的望了眼昌伯,真不该让他去告诉余夫人。

“顾修云,这个掌印是你留下的?”顾清峥沉声问道,“你什么时候练的奔云手?”

深达两丈的地洞,刚开脉成功的修行者根本不可能做到,即使顾修云已经练成奔云手,依旧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看着庭院中央的掌印地洞,顾修云心头一紧,怎么把它给忘了?

眼前的掌印深达两丈,根本不是元灵洗脉境初期可以做到的。

顾修云心中念头一转,解释道:“大伯,侄儿刚开脉成功,手有些痒,便试了几下,只是我修为太浅,连续拍出五六掌,才贯穿地面两丈。”

说着,顾修云再次挥出一掌,这次他刻意压制了体内的灵力威能,奔云手也只施展出第一层禁制,灵力掌劲穿透地面青石,深入地下半丈。

“原来如此,”顾清峥微微点头,“年纪轻轻,便能将奔云手小成,已是难能可贵,你如今的实力,在家族同辈中应该能列入前十!”

话音刚落,庭院中的族人都惊呼起来。

“顾修云居然真的开脉成功了!”

“他今年才十七吧,听说参加凤麟会,必须是二十岁以下的嫡脉族人,那岂不是说,他可以登上凤麟会?”

“能上凤麟会,就算抢不到前十名额,也会受到家族的全力培养,恐怕日后开脉冲关不在话下。”

……

听着族人的惊叹声,余夫人满脸笑容,往日里一谈到她的儿子,无不是指指点点,可如今,顾修云开脉成功,谁还敢再嘲笑半句?

“真没想到,云公子居然能开脉成功,顾家四房也出了个厉害人物!”庭院最外侧还有些过来看热闹的守卫,知道这个消息后,都匆匆离开,赶去禀告他们的主子。

半日后,整个顾氏都沸腾了!

若是其他族人点化灵脉,倒也罢了,偏偏是顾修云这个废物,顾氏主脉怎能不震惊?

“你说什么,我儿修云点化灵脉成功,修成双色脉?”一座宽阔的祭台上,顾清垣扬身而起,满脸惊诧的喊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武圣从杂役开始
武圣从杂役开始
武侠文+武侠高武这个世界武道昌盛,强者众多,还好李阿吉随身带着一本英雄谱,可以获取里面侠客的武道传承,于是,李寻欢,西门吹雪,李沉舟……一一出现了,当李阿吉拔剑四顾的时候,才发现江湖如此的……
三顾草庐
苟在宗门做吃播,一不小心成老祖
苟在宗门做吃播,一不小心成老祖
陶铁铁眨眨眼,好像悟了。这金手指不是天命吃播吗?她穿越的意义就是当个吃播?自此陶铁铁在宗门里是啥都往嘴里的塞的吃货。师父的异兽皮带,师叔的灵宠七彩玄鸟。能吃不能吃的全都进了她的肚子。在异界她是远近闻名的超级吃播。还是黑暗料理大师。只有水友们想不到的,没有她不敢吃的。吃着吃着,长辈们就飞升的飞升,坐化的坐化。吃着吃着,就连师侄徒孙辈的都硕果仅存。宗门也逐渐人才凋零,到了为难存亡之际。直到当代宗主无
码字万万岁
我是仙门唯一传人
我是仙门唯一传人
关于我是仙门唯一传人:大唐贞观九年,江山初定,山河无恙,一个身穿麻衣,脚蹬布鞋,背着一个大包袱的少年进入了长安城,大唐因为他的到来翻开了风云变幻的时代……“山无主,水无名,我带师命来册封山河水神……
仗剑逛天涯
射雕:提前穿了几十年
射雕:提前穿了几十年
师傅是天下第一的王重阳,王纯一开局就在天下第一派,全真派,本想着自己可以安全无忧的躺平一辈子,可是七个师兄师姐天天叫嚷着他要跟上进度,发扬全真威名,还有时不时想来偷东西的操蛇怪,用阵法玩他的老先生,动不动拿糖骗他喊师母的仙女姐姐,调皮捣蛋的师叔……王纯一不由感叹,躺平太难,生活不易!
红尘小道士
莫谢尘缘
莫谢尘缘
关于莫谢尘缘:华胥西苑只有一座城,名叫不凉城,不凉城外只有一条护城河。而仲乙正半躺在河边的堤岸上。初秋的青草还颇有生机,在仲乙身下顽强地挺着腰杆儿,微凉的秋风从河面上拂过,吹动了仲乙耳边的碎发,也吹起了河水的瓣瓣涟漪,火红的夕阳在一望无际的平原尽头还留了半个身子,将天上的缕缕浮云染得通红,就像邻家丫头羞红的脸颊。仲乙从立春之后就一直囿于一个问题,都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那老天给他的大任又是什么?
雁横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