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蹄哀明

第103章 登台(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铁蹄哀明》最新章节。

城头上再次被箭雨洗礼,这次造成的伤亡比之前更大,鞑子的骑兵似乎更具经验,和步甲相比,此时用的是抛射。

第一轮抛射的箭雨,将镇北门城头上的伍卒射死射伤了大片。

好在韩林提醒的及时,外加其麾下的战兵平日里训练有素,这才伤亡了了。

但下一轮箭雨,就又有不同,竟然是火箭。

韩林万万没有想到,鞑子竟然会想到“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点子来,他们每五人便有一人举着火把,别的骑兵纷纷用其给火箭点火,数千支抛射而来的火箭跃到半空,随后漫天的箭雨,带着火光倾泻而下。

伴随着一片惊叫声与哗啦啦瓶罐碎裂的声音,大火在城头肆意弥漫,浓烟滚滚,直冲天际。

城头的战兵、班军、守军顾不得反击,纷纷开始救火。

备火、备水是城防要务,城头早有防备,备了水缸,城上的守军们纷纷用水桶、椰瓢、湿布等在城头救火,但对于有猛火油助势的大火来说,就显得有些杯水车薪。

韩林也将丁字队聚集了起来,顺着城墙开始救火。

看了看堆放在一起的罐子,韩林又对着满头大汗的杨善大声喊道:“杨管队,带着乙字队将火罐、药罐统统搬到安全的地方去!”

火药起火尚且好说,但是火油要是起火难以拯救,就只能放任其烧干,这些瓶瓶罐罐,不能任由它再这样被打破燃烧下去,不然等救完,女真人也登上城头了。

城头忙着救火,守势为之一松,刚刚混乱不已的包衣和女真弓弩手们,又重新集结了起来。

包衣将铁木锹挥地上下翻飞,不断往推车和木筐里装土,随后另一些包衣们前后奔走,将其倾泻在护城河当中。

而这上千的女真骑兵,也每匹马上架着两个装满土的口袋,他们一面不断对着城中放箭,一边对着包衣们大叫着,让其解下马匹上的口袋,倒入护城河中。

锦州城的护城河虽然池深一丈二尺,宽三丈五尺,但在包衣们拼命般的运输下,正不断向对岸收缩。

城头上密集的铜锣声如同,每一下都似乎敲打在韩林的心头,让他焦急忧虑不已。

城内钟鼓楼也是一片响声,东西两门城墙的明军守军,见到鼓楼上挥舞的旗帜,赶忙向北段城墙狂奔协防。

随后,城内也有预备的战兵拾阶而上,他们有的几个人抬着四轮的木幔架在城头,木幔上披了浇湿了的棉被,可以防火防箭。

有的提了水桶往火上浇着,

预备的战兵和协防而来的东西断城墙战兵们,一些跟着救火,一些顶着炽热的火浪向下攒射,阻滞城下的包衣们填壕、女真马步射箭。

城上城下再次响起了密集的惨叫与哀嚎声。

韩林放了一铳,回头看了看城中最高的建筑鼓楼,心中暗暗发苦:“我的总镇大人,你怎么才派兵来援!”

但他来不及发出更多的抱怨,因为包衣们几乎就已经要将护城河填满,看着城头上手忙脚乱的样子。

韩林跺了跺脚,对着身旁一直蜷缩着身子躲在垛口下的二狗子高声道:“二狗子!给老子鸣锣响哨,将整个贴队的人都聚拢过来!”

“铛铛铛”三声锣,“滴滴”两声哨,随后二狗子又扯出一红一黑两面角旗有节奏地挥舞着。

号鼓旗令是韩林麾下日日皆操的科目,因此早就将这种节奏和旗令结合篆刻到骨子里的战兵们,听到声音后,掉头就往声音发出的地方跑去。

一个协防过来的小校以为这群战兵们要临阵脱逃,不由得伸出双臂想要去拦。

却被戍字队队官李柱一巴掌挥在脸上:“滚开!莫要挡老子们的路!”

说罢,李柱也不看他,瞪着一双通红的眼睛就往韩林的方向跑。

“反了!站住!再跑我就军法处置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汉疆喋血风云录
汉疆喋血风云录
两晋南北朝,五胡乱华,乱世之中,儿女情长,汉家江山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磨难,华夏一族,第一次差点亡族灭种,少年追随拯救汉家的大英雄冉闵,几经血战,终于见到了曙光。当然还应该有谢安,王羲之,苻坚,王猛这些青史留名的风流人物,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姓名,还有属于他们的故事传说。历史的责任,亲人的嘱托,推动着少年不得不,奋力拼搏,向上攀登。一部热血温馨的奋斗史!
汉家一小卒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欢乐宋
欢乐宋
王大卫穿越到了大宋朝,还是双穿,他一边捣腾两边的东西挣大钱,一边等待汝瓷和钧瓷问世挣更大的钱。你以为他是腹黑男主,他却为了朋友杀辽使,平青唐,战西夏,争霸海域。你以为他不解风情,他却为了心爱的女人,追到上穷碧落下黄泉。王大卫说:大宋朝,我来了,全都给我嗨起来!
王大胃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