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全能太子,李二直呼内行》最新章节。
这句话在士兵们心中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回京后,薛仁贵主动申请调任“炭工护导使”,专责安置前罪匠家庭。
李承乾允准,只叮嘱一句:“刀可锈,不可偏。”
薛仁贵点头应是,他明白,这个决定不仅是对过去的反思,更是对未来的一种承诺。
法明和尚在荆州讲《火喻经》,讲解“执火取暖者智,捧火巡行者狂”的道理。
有信徒质问:“若太子非神,为何能使死灰复燃?”法明和尚微微一笑,答道:“他未曾复燃,只是掀开了遮火的灰。”
此事很快传入朝廷,柳奭欲以此为由治其“谤君”之罪。
李承乾却命人录下法明的讲义,送入学堂作为教材,并评:“言虽玄,理不虚。”
皇宫内,李承乾接过下属递来的讲义,微微点头,心中暗自赞叹法明和尚的智慧。
他抬起头,望向窗外的落日余晖,心中涌起一股说不出的感慨。
“殿下,晚膳已备好。”一个太监轻声禀报。
李承乾点了点头,站起身来,转身对身边的侍从说道:“备马,今晚我要再去一趟魏相府。”
侍从领命,飞快地去准备。
李承乾走出宫殿,微风吹拂着他的衣袂,心中却依然波澜不惊。
他知道,魏征的离世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风暴,还在后面。
魏家府邸依然灯火昏暗,李承乾走进门内,轻声问道:“魏老相国的遗物,可都处理妥当?”
老管家点头应是,李承乾微微一笑,轻声说道:“魏老相国若有未竟之愿,就让我们来完成吧。”
话音未落,他转身走向内室,心中的思绪却如潮水般涌动。
他知道,这场权谋与科技交织的帝国风暴,才刚刚拉开帷幕。
徐惠搁下手中狼毫,揉了揉酸胀的眼角。
窗外月色如水,将慈恩寺的飞檐勾勒出一道清冷的轮廓。
她翻开《民生志》的最后一卷附录,纤细的手指在羊皮纸上摩挲,最终落笔。
“贞观十七年六月初八,太子夜访孙思邈药庐,携一包白色粉末,嘱其‘混入魏王常服丸药,每日三分’。”
她停顿片刻,眼神复杂,随后将墨迹抹去,重新蘸墨,写道:“是夜风雨骤至,药庐烛灭,再燃时,案上唯余空盏。”寥寥数语,真假难辨,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
深夜,长安城外一座废弃的火祠,突然燃起熊熊烈火。
火光冲天,将夜空映照得一片通红。
隐约可见,一道素色身影跪拜于火光之中,如同幽灵般,旋即消失在密林深处。
与此同时,徐惠合上《民生志》,吹干墨迹,起身走向窗边。
她凝视着远方燃烧的火光,喃喃自语:“殿下,这样真的好吗?”
身后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娘娘,夜深了,早些歇息吧。”
徐惠没有回头,只是轻声问道:“李淳风那边……有消息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