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明末,要怎么逆天改命》最新章节。
			     金銮殿内 ,气氛凝重得仿若暴风雨来临前夕 。
 崇祯皇帝高坐于龙椅之上 。
 身姿挺拔却难掩疲惫之色 。
 眼神中透着一丝坚毅与决绝 。
 两侧的朝臣们身着朝服 。
 头戴乌纱 。
 个个神色各异 。
 或惶恐 ,或惊愕 ,或不满 。
 交头接耳之声此起彼伏 。
 使得本就庄严肃穆的朝堂略显嘈杂 。
 当崇祯皇帝清了清嗓子 。
 缓缓开口宣布 :“朕意已决 ,即日起封李云为江南六省总督 ,加太子太保衔 ,晋封威远伯 ,并授予天子剑 ,可先斩后奏 !”
 此言一出 ,仿若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 。
 瞬间激起千层浪 。
 刹那间 ,朝堂上一片哗然 。
 一位头发花白 、身着绯袍的老臣率先出列 。
 双手颤抖地持笏板于胸前 。
 急声奏道 :“陛下 ,此事万万不可啊 !
 李云不过是一区区武将 。
 虽略有战功 。
 然而骤然将江南六省这赋税重地交予他手 。
 且赋予如此大的权力 。
 这无疑是将我大明的命脉悬于一人之腕 。
 况且他之前在山东擅征商税 。
 已然引得当地士绅怨声载道 。
 若使其掌控江南 。
 岂不是要将这江南之地搅得民不聊生 ?
 还望陛下收回成命 ,以免酿成大祸啊 !”
 言罢 ,老臣伏地叩首 。
 额头紧贴着冰冷的地面 。
 言辞恳切 。
 眼中满是忧虑之色 。
 紧接着 ,一位中年御史也挺身而出 。
 义愤填膺地说道 :“陛下 ,臣听闻李云在山东行事颇为专横 。
 如今又未立尺寸之功 。
 便得如此厚赏与高位 。
 实难服众 。
 这江南六省 ,乃我朝之经济根本 。
 关乎国运民生 。
 怎能如此草率地托付于他 ?
 倘若他到任后肆意妄为 。
 横征暴敛 。
 我大明的根基必将动摇 。
 臣恳请陛下三思而后行 。
 切不可因一时之念而铸下大错啊 !”
 说罢 ,他也躬身行礼 。
 目光紧紧地盯着崇祯皇帝 。
 期盼着皇帝能够改变主意 。
 一时间 ,朝堂之上劝谏之声不绝于耳 。
 大臣们纷纷列举李云的种种 “劣迹” 以及可能带来的隐患 。
 试图说服崇祯皇帝收回成命 。
 他们或言辞激昂 。
 或声泪俱下 。
 皆以维护大明江山社稷为己任 。
 然而崇祯皇帝却面色冷峻 。
 静静地坐在龙椅上 。
 听着大臣们的劝谏 。
 心中却有另一番思量 。
 崇祯皇帝深知 。
 如今大明内外交困 。
 财政枯竭 。
 军饷无着 。
 而李云的计划虽有风险 。
 却也是当下筹措资金 、挽救危局的一条可行之路 。
 他相信李云的能力与忠诚 。
 愿意给予他这个机会去一试身手 。
 况且 。
 这朝堂之上的大臣们 。
 平日里争权夺利 。
 遇到问题却又拿不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
 如今李云愿意挺身而出 。
 承担这份重任 。
 他又怎能因众人的反对而轻易放弃呢 ?
 待大臣们的声音渐渐平息 。
 崇祯皇帝缓缓站起身来 。
 目光威严地扫视着群臣 。
 声音低沉而坚定地说道 :“诸位爱卿 ,朕明白你们的担忧 。
 但如今国势危急 。
 已容不得我们瞻前顾后 。
 李云既有此胆识与谋略 。
 朕便愿意信他这一回 。
 朕授予他如此权力 。
 并非是任其胡作非为 。
 而是期望他能在江南之地整顿吏治 。
 筹措军饷 。
 保我大明之安危 。
 朕亦会密切关注其一举一动 。
 若他有负朕之信任 。
 朕定当严惩不贷 !此事朕心意已决 ,无需再议 !”
 崇祯皇帝的话语掷地有声 。
 在朝堂内久久回荡 。
 大臣们见皇帝心意已决 。
 虽心有不甘 。
 但也不敢再多言 。
 他们知道 。
 皇帝一旦做出决定 。
 便很难更改 。
 而李云的崛起已然势不可挡 。
 一匹快马风驰电掣般冲进了登州城 。
 马上的驿卒满脸尘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