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铸山河,大明瀛帝日记

第477章 我为天下主(2/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重铸山河,大明瀛帝日记》最新章节。

“战乱再起,殿下视无辜百姓如何物?”

“战乱?我乃皇帝亲子,只是争位又非反叛,只要顺时应天,嗣位大统,又何来战乱?”

“袁公,你今日急着见我,无非是要逼问我是否有意皇位。孤今日可以明明白白的告诉你,大明皇位,舍我其谁!”

“但孤不会兴兵反叛,而是要以文治武功昭告天下,大明有我,国祚乃昌!”

看着袁可立浑浑噩噩出府,背影萧瑟,朱常瀛心中一阵心疼。他是真心希望老头能站在自己这一边的。

新老更替,老一辈人无可替代,尤其是士大夫中的开明群体,朱常瀛需要他们,大明更需要他们。

瀛州本身确实在不停培养人才,但太年轻太激进,在两京十三省毫无根基声望,即便朱老七荣登大宝,也不可能立即启用他们参与朝政,还是要指望正宗科举出身之人来过渡。

否则,那真的要与全天下士绅开战了。

老头会不会出卖自己?朱老七以为不会,他只是无奈纠结,毕竟朱老七在图谋篡位,这与他的节义观不符。

他会离开瀛州么?或许吧,他的离开毫无疑问会是灜州的损失。

话说,瀛州的几位文官大佬,赵士桢、毕懋康、徐光启、孙元化就是朱老七的铁杆,坚定拥护者,君臣之间虽然从来没有密谋但却有着默契。唯独半路来的这位,朱老七心中不能确定。

但他今日打上门来质问,还是令朱老七有些意外。

这个时候隐瞒其实已经没有必要了,也瞒不住,因为朱老七已经行文长史府选拔官吏前往苦兀岛任职,所以朱老七选择坦白,如何抉择,就看老头自己了。

是要坚持他所谓的名节,还是给将死大明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第二日开衙,朱老七便打发人去督谏院瞄了眼,回报袁老头照常办公,这令他安心不少。

政见可以不同,三观也可以有别,但只要没罢工就成。

回家半个月,王妃伴读,朱老七将过往政务大致熟悉一番。

这在旁人看来不可想象,但瀛州做起来却并非难事,因为朱老七早把EXCEL表格那套搬来使用,并已经推广多年了。

大至全国土地、财税、人口变化,细至物价升降资金流动,且不说数据真假,无疑简化了大量文书档案,更利于总揽全局。而且有往期数据对比,也更加容易发现问题。

朱老七圈圈点点,从一堆报告中发现十几个疑惑之处,发复督谏院复查。

万历42年,瀛州本岛卖地如火如荼,放出去的土地根本就不够卖,这股购地风潮,已经不仅仅限于几个市舶司所在身份,且扩展至大明腹地,比如南京、扬州等地豪商巨贾,世家大族,甚至不乏一些有爵之家。

实话说,有点出乎朱老七预料,看来他还是小看了地主老爷们对于土地永无止境的欲望。

想想澎湖都出现了晋商身影,那么一切也就不奇怪了。

总而言之,瀛州本岛并没有因为土地价格不断攀升而减少移民,只不过移民的档次提高了,不再是穷棒子而是有钱人。

在南洋,婆罗洲移民人口则塌房式降低,自发移民最为集中的地方是马来半岛,因为那里有矿,锡矿、金矿、铜矿。不仅有矿也有土,而且是肥沃之土!

那些矿工安稳下来,竟有将近五成选择将家眷接过去,落地生根,逃离大明内陆的疯狂内卷。

整个万历42年,南洋新增定居点51个,官方移民4万,自发移民将近2万。不知不觉间,瀛州已是有汉民170万,总人口超过200万的庞然大物。

在欧洲,尼德兰就差不多这些人口,不列颠大约500万,西班牙人口700万,葡萄牙人口可能还没有瀛州来的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亚洲,小日子人口大约过千万,半岛棒人口不足500万,安南人口200万。其他地区过于落后人口无法推测。

后世华夏人口众多,以至于几万人口的城只配叫镇,200万人口还不及宇宙大城通辽人口,就这点人口能干什么?

这种想法是不对的,超过三千人口的聚集区就是城,就可以建国,自封国王了。

这个南洋移民数量,实际上是比去年不如的,因为被苦兀岛同新大陆稀释了一部分。

苦兀岛,情况比较复杂,移民中有汉人又有大量女直土着,拢共搞过去了2千多。

新大陆,自万历40年始,至今四次往返,抚远总督区有军民过8千!

对于新大陆移民速度,朱老七不是很满意。

船只是足够的,舰队从原来的6艘补充至11艘,补给也不是问题,而是合格人口不足。

去时四至五个月航程,中途无地点停泊休整,这就注定老的小的不能上船。

按规定,必须年满14岁不超过40岁方可,且无疾病,身体健康。

没有人主动报名,士兵同海员为执行任务,移民则是被迫。

招来的移民,要养活一段时间,一则调养身体二则做适应性训练,不晕船是最基本的要求。

如此这般,移民的速度自然不如人意。

锡兰,于去年7月爆发战争,西洋商行联合马六甲舰队围困科伦坡。

九月中,瀛州舰队与葡舰队战于外海,葡舰队战败退回天竺大陆西南据点科钦。科伦坡守军放弃抵抗,举旗投降。

自此,葡人环锡兰岛七处据点尽数落入瀛州手中,铁打的据点流水的主子,瀛州锡兰总督区终于名副其实。

爽!

不算固定资产,刘时敏从葡人手中接收了海量战利品,金额核计达90万两。

按比例分成,有60几万两财富运抵屏东,装进朱老七裤兜,其中一颗鹌鹑蛋大小的蓝宝石堪称稀世珍宝,这玩意是刘时敏从教堂珍藏的银十字架上抠下来的,被王妃当宝贝也似的珍藏着。参战人员也有将近30万两财富可分。

除此之外,还有葡人的房产、庄园、奴隶等等,这又是一笔财富。

这是西进的巨大胜利,经营一个锡兰便有无可估量之利益,而在同时,锡兰总督区也在积极开拓天竺半岛商业。

此刻的天竺半岛,中北部为强大的莫卧儿帝国,南部有若干中小王国,沿海则有葡人、尼德兰人、不列颠人、大明人据点。未来,还会迎来法兰西人、甚至北欧人。

妖魔鬼怪粉墨登场,好戏精彩纷呈。

老实讲,莫卧儿比之当下的大明强大多了,因为人家的皇帝会赚钱,财务明显好于大明,军队对于火器的运用也强于大明。易地而处,建州绝对没戏,是被吊打的份。

幸运的是,莫卧儿是一个陆权帝国,对海洋重视却又不够重视,海军属于战五渣。

刘时敏来信,请求朱老七代表大明给莫卧儿帝国皇帝写一封信,以便正式建立官方联系。如果能有大明皇帝陛下颁发的国书,则更加完美。

据他说,这个莫卧儿皇帝好大喜功爱面子,如果能够给予足够的尊重,毫无疑问将更利于建立牢固的商业联系。

朱老七琢磨了下,不成!

若是礼部撰写国书,那非把莫卧儿皇帝的肺气炸不可,这封信还是只能自己来写,但代表大明皇帝来写。

白萝卜雕个章,就凑合着用吧。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有无敌舰队
我有无敌舰队
关于我有无敌舰队:古有始皇一统六国,天下归一,筑长城以镇九州龙脉,为大秦、保社稷。今有我王新打破百年之不变局,合并华夏神州,引领炎黄再临世界巅峰。唐朝末年,各地节度使佣兵自重,割据地方,历史走进了战火纷飞的五代十国;十国末年,分裂本应被大宋一统,但历史被神秘力量所改变,大宋并未出现,华夏大地依旧四分五裂。王新魂穿百年来到这个世界,灵魂附身落难世家少爷身上。在这个恶意满满未知世界中,看他如何用科学
晓小锋
欢乐宋
欢乐宋
王大卫穿越到了大宋朝,还是双穿,他一边捣腾两边的东西挣大钱,一边等待汝瓷和钧瓷问世挣更大的钱。你以为他是腹黑男主,他却为了朋友杀辽使,平青唐,战西夏,争霸海域。你以为他不解风情,他却为了心爱的女人,追到上穷碧落下黄泉。王大卫说:大宋朝,我来了,全都给我嗨起来!
王大胃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汉疆喋血风云录
汉疆喋血风云录
两晋南北朝,五胡乱华,乱世之中,儿女情长,汉家江山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磨难,华夏一族,第一次差点亡族灭种,少年追随拯救汉家的大英雄冉闵,几经血战,终于见到了曙光。当然还应该有谢安,王羲之,苻坚,王猛这些青史留名的风流人物,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姓名,还有属于他们的故事传说。历史的责任,亲人的嘱托,推动着少年不得不,奋力拼搏,向上攀登。一部热血温馨的奋斗史!
汉家一小卒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刘甸意外穿越到东汉末年,穿越到汉桓帝刘志私生子刘甸身上,并绑定了争霸系统。各个时代并不安分的开国之主,正史中的文臣武将,野史演义中人物,江湖中的侠剑客,齐聚汉末,掀起东汉末年的诡异乱斗。
柏路松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