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规定海盗不能当大明首辅

第349章 新年新气象(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谁规定海盗不能当大明首辅》最新章节。

轻咳一声,李邦华道:“尔韬,你放心去安南,我一定全力以赴,查清楚事实真相,还朝野上下一个公道。”

李邦华也不想骗老朋友,但是老朋友马上要去穷山恶水的安南,为了让他在路上安心一点,还是骗一下吧!

这是善意的谎言。

送走施邦曜,李邦华赶紧召集御史们开会。

李邦华知道,现在最重要的是稳住都察院的御史们,不能让他们再继续深挖下去,否则可能会引起更大的动荡。

别小看大明御史的能力,他们要真想查一件事情,绝对能查一个水落石出。

到时候查到当今天子是幕后黑手,乐子可就大了。

都察院的会议上,李邦华再次强调了调查的方向和重点,他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你们不要老是盯着宋王府,查清楚黄明是如何侵吞西进集团的投资款才是重点。

同时提醒大家注意准遵守大明现行的法律法规,做到依法查案,依法办案,千万不要让锦衣卫抓住把柄。

毕竟前都察院右都御史施邦曜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

如今的大明首相不喜欢砍人脑袋,就喜欢把人扔到鸟不拉屎的穷乡僻壤。

一夜回到原始部落,那感觉比死了还难受。

“诸位,我们都察院虽然有监察首相府官员的权力,但是,我们不能目无法纪,行事准则都要依照《大明律》和《国家公务人员管理条例》。”

李邦华先对麾下的御史耳提面命,然后定下一条规矩,每个御史都要熟读《大明律》和《国家公务人员管理条例》,以及首相府制定的各种法律。

以后都察院的御史,必须在这些框架内工作,之前风言奏事那一套必须摒弃。

查案,咱得讲究证据不是。

还有什么言官无罪那一套,也要摒弃,言官造谣诽谤也是要判刑的。

听完李邦华的话,都察院的御史们人都麻了,纷纷叫苦,都察院若是连一点特权都没有,还怎么监察百官。

听到麾下的御史叫苦,李邦华一脸正色道:“诸位,在大明,依法办事是大势所趋,大家都要学会遵守规则,适应规则,并且在规则中办好事情。”

言罢,李邦华团团作揖,道:“诸君努力!”

在都察院老大李邦华的引导下,都察院的调查工作逐渐回归正轨,御史们不再听风就是雨,而是依照证据,一步一步的查案。

而李邦华自己,则在暗中继续关注着西进集团的动向,他要防着皇帝和宋王利欲熏心,再次利用西进集团骗钱。

为了大明健康稳定的发展,李邦华真可谓操碎了心。

好在一直到崇祯十八年最后一天,皇帝和宋王都没有就西进集团一事做出正面回应。

首相府统一口径,只是说等都察院的调查结果。

至于紫禁城,则一点消息都没有。

同时坊间还是流传,说宋王殿下很生气,准备搁置西进计划,解散西进集团。

现在唯一让宋王殿下顾忌的事情,是该如何给西进集团的投资人一个交代。

听到这些消息,李邦华暗自松了一口气,看来皇帝和宋王翁婿俩还挺听劝。

大明崇祯十九年大年初一,大明在京师的文臣武将、勋贵、外戚照例到皇宫去给崇祯皇帝拜年。

今年,还有不少外邦的皇帝不远千里赶来京师给崇祯皇帝拜年,他们的皇位都是大明恩赐的,理应到大明的首都来拜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战狼卫:开局救下德凯副队长
战狼卫:开局救下德凯副队长
『单女主』『理智主角』『人设不崩坏』皇甫武正——睁开眼睛——我是沙...我是创世神!!皇甫武正还没从巨大的疼痛中反应过来感觉自己的手好像被人拿起来转了个什么东西“嗯,还行只见轮盘指向的地方『巨神战击队地神套装』(内容包括:裂地变,地神符手链,战狼战击士,苍龙战击士,虎吼战击士,巨甲战击士)“行了,修正一下战力设定,好像就没啥缺的了,去吧皮...去吧皇甫武正!!!皇甫武正:???哎哟**!!!
终极天剑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我有无敌舰队
我有无敌舰队
关于我有无敌舰队:古有始皇一统六国,天下归一,筑长城以镇九州龙脉,为大秦、保社稷。今有我王新打破百年之不变局,合并华夏神州,引领炎黄再临世界巅峰。唐朝末年,各地节度使佣兵自重,割据地方,历史走进了战火纷飞的五代十国;十国末年,分裂本应被大宋一统,但历史被神秘力量所改变,大宋并未出现,华夏大地依旧四分五裂。王新魂穿百年来到这个世界,灵魂附身落难世家少爷身上。在这个恶意满满未知世界中,看他如何用科学
晓小锋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