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从移宫案开始》最新章节。
半月后。
正午时分,在六部百司大多数官员、京师好信儿百姓、各家民报笔杆子的翘首以盼下,一队身着缇明黄衣的锦衣卫,护送着一根大腿粗、丈许长的金丝楠木来到正阳门下。
锦衣卫掌卫事骆思恭下令将楠木立在城墙边上,而后站在正阳门前临时搭建的高台上,举起了手中的圣旨,高声喊道:
“大明皇帝有旨。”
臣民百姓闻言纷纷下跪磕头,等待宣旨。
骆思恭展开圣旨,朗声读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于正阳门下立木一根,天下臣民凡能将此木徙至未央宫北门处者,立赏黄金一百两。钦此。”
……
未央宫,小厨房。
朱常洛正在与两位皇子一起,围在圆桌旁用膳。
朱常洛往嘴里扒了一口葱油蛋炒饭,一边咀嚼,一边问道:
“最近在文书房看奏疏枯燥不?”
朱由校听到问话,连忙吞下口中食物,而后微微低头回道:
“儿臣不觉枯燥,那些奏疏来自天南海北各处地方,儿臣看后很有感触。”
“此前竟不知,咱大明朝每日都会发生如此多的事件,民间竟有这般多的疾苦。”
朱常洛拿着筷子摆了摆手:“没考校你功课,紧张个甚,吃饭吃饭,边吃边聊。”
“是。”
朱由校闻言神色一松,面上多出了几分笑容,拿起碗筷继续吃饭。
“你呢?跟你大哥一块看奏疏,心思早就野了吧?”
朱由检今年刚过十岁,正是贪玩的年纪,把他禁锢在文书房的小天地里,他也不愿意看奏疏,一群入内内侍还得轮番抽出时间陪他玩。
而朱由校身为皇长子,虽然很听朱常洛的话,但对朱由检“不务正业”的行为仍然发自本能的默许。
王安每天都要把未央宫中发生的事,事无巨细的整理成册,向他汇报。
朱常洛对文书房中的情形心知肚明,却也并不戳破。
自从父子三人搬到未央宫后,每天一同早起晨练,三餐在一张桌上吃饭,晚上睡觉也是在主房两旁的耳房里。
和朱常洛的父子相处时间远远超过在皇宫东宫的时候。
小孩子的内心最是敏感,谁对他是发自内心的好,他能清楚的感受到,因此对朱常洛的依赖直线上升。
只见朱由检小脸严肃,一本正经的说道:
“儿臣有些字儿不认识,大哥看奏疏又很忙,儿臣就找识字儿的内侍给我讲解,儿臣已经认识了数百个新字儿,儿臣的心思不野。”
“哦哟?是吗,那你还挺厉害的,奖励你吃鸡腿。”
朱常洛满脸笑容的夸奖了一句,而后夹起一块鸡腿放到了朱由检面前的食盘里。
“谢父皇。”
朱由检的小脸立即带上了笑容,拿起鸡腿吃了起来。
正在父子三人享受午膳时光时,大宦官王安眉梢带笑的走了进来,俯身一礼道:
“陛下,正阳门的楠木有人去搬了,预计半个时辰左右就能送到未央宫北门来。”
朱常洛闻言,点了点头,吩咐道:
“等那人将楠木搬到未央宫北门,一定要在臣民百姓面前,把一百两黄金交到其手上,任何人不得阻挠其离开。”
“只要这人还留在京师,就不能出现任何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