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

第214章 给程咬金找点活干(2/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最新章节。

说到这里,王剪没有接着往下面说。

因为程咬金的脸上,已经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王剪,倒是俺老程以小人之心妒君子之腹,错怪了你。”程咬金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

他一脸歉意地走到王剪身前,抬起蒲扇大手,想拍在王剪的肩膀上。

王剪身子往后一退,刚好避开程咬金的挥下的大手。

“程将军客气了,我和处默也是兄弟。”

王剪看着程咬金的手掌快速拍下,那力道可一点也不小。

说话间,身子悄然地往后拉开了一段距离。

小心眼的程咬金,有怨是当场就报。

要是被他这巴掌拍下,肩膀估计得出现五道指痕。

程咬金一击落空,没有丝毫的不好意思,脸上依旧保持笑容。

“王爱卿,你觉得第一届比武大赛,什么时候举办比较合适?”李世民询问着王剪的意见。

李世民跟王剪说话,程咬金也不胡闹,老老实实地坐回身后的椅子上。

“诗会结束后即可。”王剪想了一下再回答。

当前诗会是重头戏,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上面,不适合搞出其他的大动作。

“李靖五月才回长安,军阵推演如何举行?”李世民疑问道。

王剪站起身拱手说道。

“陛下,可以先举行擂台赛,参赛人群面向军中十六卫,以及长安城的府兵和百姓。”

“十六卫的选拔很简单,每卫初选出一定名额的人,进行后面的擂台正赛。”

“至于每卫选拔出的人数,交由陛下和诸位将军定夺就好。”

王剪顿了顿,等他们消化完,这才接着往下说。

“民间百姓的选拔,可在东市和平康坊等人员密集的地方,摆上一个擂台。”

“每个擂台派多名有一定实力的人担任擂主,只要有人在擂主手下坚持一定的回合,他们就能进入复赛。”

“至于每个擂台派多少擂主,他们的具体实力如何,由程将军来定夺最合适。”

王剪说完后,朝一脸不爽的程咬金拱手。

程咬金这浑人现在一副不满的表情,得给他找点事做,让他也有一些参与感。

果然,听到王剪最后一句话。

程咬金激动地站起身,拍着胸膛向李世民保证。

“陛下,擂主的人员选择,俺老程一定办的漂漂亮亮。”

“行,暂时这么定。”李世民拍板决定。

更具体的内容,交给房玄龄和诸位将军最合适,毕竟王剪对军中人员并不了解。

李世民满意地看着王剪。

每次叫他来商议事,都能拿出解决的办法,而且都能被采用。

这种高效让他想起了秦王府时期。

那时候君臣一心,上行下效,效率极高。

离开甘露殿。

王剪第一时间去礼部,找礼部尚书豆卢宽。

“豆尚书,下官有事找您。”王剪一脸微笑敲响大门。

正在处理公务的豆卢宽抬眼一看,原来是当前红人王剪。

“快请进。”豆卢宽毫无架子地朝王剪示意。

等王剪坐下来后,豆卢宽疑惑地问道“王县侯今日找我,可有事情?”

王剪虽在礼部挂职,可陛下在朝会中跟他强调,不能给王剪安排任务。

礼部这个地方,王剪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豆尚书,举办诗会要不少钱吧?”王剪坐下来,笑着说道。

豆卢宽也很头痛钱的问题,摇头抚须连连摇头。

“今年诗会尤为盛大,是要花销不少银子。”

“况且现在国库空虚,并没有拨下多少银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豆卢宽叹了一口气。

王剪拿出一张马家庄生产的宣纸,把他放到豆卢宽的身前。

“豆尚书,诗会所需的所有纸张,我来出!”

豆卢宽大喜,没想到王剪还是个散财童子。

有人送钱,这还有什么好犹豫地,当即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欢乐宋
欢乐宋
王大卫穿越到了大宋朝,还是双穿,他一边捣腾两边的东西挣大钱,一边等待汝瓷和钧瓷问世挣更大的钱。你以为他是腹黑男主,他却为了朋友杀辽使,平青唐,战西夏,争霸海域。你以为他不解风情,他却为了心爱的女人,追到上穷碧落下黄泉。王大卫说:大宋朝,我来了,全都给我嗨起来!
王大胃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