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神:璃月少年志

第135章 重云的梦(1/1)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原神:璃月少年志》最新章节。

“哇!凭什么啊,这估计是我这学期成绩最低的一门课了。”

走出教室后,行秋还是愤愤不平地对着教室的方向嘟囔了一句。

“老师刚刚不是点评了原因么——‘虽然风景和模特都不错’……”说到“模特”两个字时,重云还笑着加了重音,“但是没有体现出拍摄者的留影技巧。”

“怎么才算体现出留影技巧,大光圈拍荷花,短快门拍鸟嘛?”

但抱怨归抱怨,行秋对靠成绩评奖学金或是保研也没什么执着,左右没有挂科,就也就没再纠结。

而且“七国古典艺术鉴赏”的老师还送了两人一份“大礼”,给两人打了满分,说是“课堂表现突出”。

选修课纷纷结课,随后就是为了必修课进行紧张备考的复习周了。

但有了去年的经验,行秋和重云他们今年也轻车熟路了。

复习周的第三天,重云白天和行秋一起在图书馆上了自习,晚上去做了晚训,回到寝室后,又加班加点地继续复习起《璃月武术史》。

和大多数的学科史一样,《璃月武术史》的教材同样又臭又长,从归离集时代,璃月人没有摆脱蒙昧、尚不会使用火的时代,一口气写到了新璃月建立,在总务司的关爱与指导下,对传统武术进行保护和改革。

这门课程的主讲老师对自己讲授的内容也没什么热情,用着堪比AI的语调平铺直叙地念着ppt,而ppt上的内容也不过是对教材内容的摘抄。算是一种字面意义上的“照本宣科”了。

所以,这门课的课堂上往往睡倒一大片。老师对此也并不在意,反正学校的考核标准是论文发表数量,而不是教学质量。

这样的氛围下,性格认真的重云也免不了昏昏欲睡,一学期下来其实也没在课堂上学到什么。这样到了期末,面对考试,忽然发现要靠自学在考前完成复习。

坐在寝室的书桌前,重云伴着读书灯的灯光摊开了课本。读书灯是重云为了复习周特意买的,灯光很聚焦,这样如果室友都睡了,也不至于被灯光所影响。

复习到“魔神战争与枪术的诞生”时,重云已经眼皮子打架了。虽然还有3700年的历史没复习完,但看了下已经凌晨两点的时间,重云摸黑抹了把脸,决定先上床睡觉了。

也许是因为复习的压力,也许是熬夜导致的生物钟的错乱,这一夜重云睡得并不好。

重云做了一场梦。

梦里,归离原出土的史前壁画中,被学者鉴定为在练习早期武术的那些火柴人从壁画里跳了出来,对着重云一阵比划,趁他不注意,抢走了他熬夜整理的复习资料。

重云追着火柴人们,想抢回自己的复习资料。

追了一路,火柴人逃入了树丛中,木棍般的四肢忽得长出了丰腴的血肉,却未着片缕。它们忘情地紧紧拥抱在一起,露出欲仙欲死的表情,还不忘挥舞着重云的复习资料,在树丛的沙沙声中,对着重云发出银铃般的笑声。

重云感到恐惧——以及辣眼睛,他本能地想要逃跑。转过身,他却发现夜色不知何时已经降临,四下望去都是浓稠的黑暗。

忽然,重云远远地看到有一盏昏黄的路灯。他想要朝路灯跑去,却感觉双腿像是被藤蔓缠住了,使不上一点力气。急得重云想用双手搬着双腿往前移动。

像是过了一个世纪,艰难地行进后,重云终于距离那盏路灯近了一些,借着微弱的亮光隐隐约约能看清周围的环境了

随着视觉的恢复,他还听到一个男生的声音在喊着:

“老公!老公你说句话啊!”

这个声音很熟悉,重云仔细分辨了一下,这是……这是行秋的声音!

行秋的声音不知从哪里传来,对着重云一遍又一遍地喊着:“老公!老公你说句话啊!”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夏耕纪
夏耕纪
一户农家的日常琐碎,既有人性的淳朴,也有人性的恶念。生活本来就是一地鸡毛,哪有太多的顺心顺意。无金手指,只有劳动人民的智慧。
命运时
帝级战力
帝级战力
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落雪风飞
先天之体是体,先天废体不是体?
先天之体是体,先天废体不是体?
灵气复苏,万族入侵,而人族由于基因锁限制,危在旦夕。潘安本是一个废体,在父母惨死魔族之手后,机缘巧合破开废体,带着弟弟妹妹艰难的活下去,而他也开始慢慢变强。大唐、大明、大秦、大汉等帝国屹立于星空之中,与异族战斗了无尽岁月,直到潘安的出现,打破了平衡。多年以后,潘安开着法天象地,脚踏十八层地狱,头顶三十三重天,手持长刀,紫雷缠绕,以一己之力挡在万族之前……
画长
暗核猎兵:星骸边境1001区
暗核猎兵:星骸边境1001区
关于暗核猎兵:星骸边境1001区:2450年,人类文明扩张至银河系第三旋臂,却因“暗核战争退守“星骸边境——这片横跨500光年的区域,堆满战前星际舰队残骸,更藏着能改写文明等级的“暗核晶体。但星骸边境最致命的不是暴走的“残械兽,也不是真空环境下的空间裂缝,而是“猎兵契约:所有以挖掘暗核为生的“暗核猎兵,首次接触暗核时会与“星骸意识绑定,若不能在契约有效期内集齐12枚“源质暗核,意识会被星骸吞噬,
星骸砚
旱魃:陇塬骸骨三百万
旱魃:陇塬骸骨三百万
民国十七年,西北大旱,赤地千里。泾河断流,陇东粮绝,饿殍塞道。刘双喜是个赌徒,输光了祖田,欠下阎王债,被迫抛下妻儿逃亡。他本以为自己会死在讨债人的刀下,却没想到,真正的阎罗,是这场百年不遇的饥荒。饿疯了的灾民开始吃树皮、啃观音土,后来,连死人也成了粮食。刘双喜在逃亡路上见过易子而食的母亲,见过盗墓贼从棺材里拖出尚未腐烂的尸体,见过马家军的骑兵把活人当牲口驱赶。他怀揣一只粗瓷破碗,碗底有道裂痕,像
青锋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