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

第783章 自恋(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最新章节。

对于奉天殿撞柱子,死谏皇帝的张怀芝,朱见深很不喜欢,若是他偷偷跑回来,没有其他的事情,朱见深定会降罪,重贬,也绝不会见他。

可现在涉及到属国事务,朱见深就不得不摒弃前嫌了。

“你以前是礼部的堂官,主持礼部大小事宜 ,可现在你已调任,礼部的官员没有人禀告,应是因为他曾在奉天殿,行不正之事,而你能在明知朕不喜他的情况下,还专门前来求见与朕,可见詹卿春秋不是白读的。”朱见深轻声说道。

而詹杨听完之后,立马说道:“陛下,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臣一心为国家,为大明,为社稷,不求富贵,更何况涉及宗国之事,臣不敢大意,在见到张怀芝之后,便立即前来面圣,不过陛下也不需盛情称赞臣,这是臣应该做的。”

王淼虽然是朝堂上昙花一现的官员,可他对詹杨带来的影响非常大,一个读春秋,左传的人,现在都开始研究语言艺术了……

此时詹杨就是在给自己戴高帽子,将自己塑造成家国利益重于一切的人,而且说的时候,一点不好意思的情感朱见深都没有感觉到。

当然,他之所以专门求见皇帝禀告张怀芝的事情,那是张怀芝拿着徐有贞的书信来的,不然,他才不会去躺这浑水。

这可比徐有贞没有底线多了。

而朱见深看着詹杨,稍稍愣神,以前多好一个人啊,现在怎么成这个样子了。

他看着詹杨,缓了一会儿后,才咬着牙说道:“詹侍郎一心谋国,大大的忠臣,朕知,朕知……”

天地良心,朱见深并没有想夸奖詹杨,只不过话赶到了嘴边上,现在别人自夸,他也只能顺着话往下说了。

听到皇帝的话后,詹杨得意的笑了。

而这个笑容,让朱见深看的是冷汗直冒,他立即打断了自娱自乐的詹杨:“哎,那这个张怀芝何在啊?”

“正在宫外候着……”

朱见深看了一眼赵化农:“带他进来。”

“是,陛下。”

赵化农说着便缓慢退出了乾清宫。

而赵化农离开之后,殿中就剩下了朱见深与詹杨。

“陛下,臣先行询问了张怀芝一番,是倭寇作乱琉球,琉球国地小民少,敌不过那些匪寇,这才想着向天朝上国求教,陛下啊,琉球不比朝鲜,与我大明隔海而望,自身呢,又是弱国,小国……”

詹杨说的兴起的时候却被朱见深打断。

“詹卿,你是有什么看法……”

“是,陛下,臣确实有些看法,俗话说的好,救急不救穷,我们大明能够救得了一次,却救不了十次,还是要让琉球自强之,待会张怀芝觐见的时候,陛下还是要多做考量啊。”

朱见深听完之后,心里那叫一个酸爽,琉球自强了,还有我们大明什么事。

不过,这个时候海上的战略要地,作用并没有那么重要,詹杨说的也是比较符合此时的形势。

他叹了口气:“朕知道了,詹卿,没有公务吗?”

你很闲吗,不闲赶紧回去忙吧。

听到这话,詹杨稍稍愣神,这是想让自己告辞吗,不,肯定不是,刚刚陛下还夸着我呢,现在问这个,定是询问自己是否公务繁忙,接下来就是嘱咐自己好好照顾身体……果然,能干不如能说。

“陛下,臣确实公务繁忙,不过臣……”

朱见深打断詹杨的话说道:“那既然公务繁忙的话,你就先下去忙吧……”

而詹杨听完之后,猛地一愣,许久都没有反应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转生咒回的我却又加入了石纪元
转生咒回的我却又加入了石纪元
前期咒回,后期石纪元沈芜看着开屏小广告的话想都没想就点了是当沈芜努力卷生卷死的打算出生时,却发现要去的世界好像不太一样?说好的石纪元呢?我眼前这坨乌漆嘛黑的东西是什么?眼前这个白毛和怪刘海又是怎么回事?货不对板啊!就这么打算在咒回世界好好生活时,又看见了熟悉的大葱头……两个世界融合在一起了,双厨狂喜……完全不是啊!要操心的事情好像更多了。
清宴宴宴
长相思:折柳祭
长相思:折柳祭
关于长相思:折柳祭:毛球是大荒第一灵力高手九命相柳的灵宠,在死亡后却在九幽冥界混得风生水起,成了九幽红人,并混成了九幽帝君身边的大红人——渡鸦。她利用身份之便,寻找相柳神魂,并在解救相柳途中解锁不同新身份。最后相柳有没有复活,又能不能絮小夭再续前缘呢?
割浆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