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

第649章 炮轰(2/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最新章节。

不管是不是徐有贞推荐的王淼,但王淼前去西南,是因为他成为了都察院的右都御史,平时跟徐有贞走的近。

而王淼只所以成为右都御史,又少不了徐有贞的举荐奔波。

不管如何,徐有贞是脱不了干系的。

而李贤听完韩雍的话后,却又装起了糊涂:“奸贼在外,已然伏法,朝堂之上,都是贤臣,直臣……不知,韩尚书所说的奸贼是何人啊……”

李贤揣着明白装糊涂,让韩雍很是气愤,并且心中也对他起了轻视之意。

在原先的历史上,韩雍,李贤两个人都是出了名的不对付,韩雍虽有能力,可玩心眼却是拍马也追不上李贤,在跟李贤的斗争中,没有坚持一年,就黯然收场,贬斥离京。

两个人不欢而散,但韩雍也将这件事情记在了心上。

韩雍也清楚,再错综复杂的朝堂之上,自己贸然出头,是不明智的,他也清楚李贤是想着把自己当枪使。

彭时劝韩雍,徐有贞风头不减,陛下恩宠正隆,千万不要在这个时候,被有心人利用,跟徐有贞对抗,这是不明智的。

起初,韩雍还是听得进去。

可在朝会的时候。

韩雍看到了站在自己前面的徐有贞。

他体态胖硕,满面红光。

看着这个样子的徐有贞,他是如何也忍不下去了。

便在朝堂之上,当着百官皇帝的面,炮轰徐有贞。

“陛下,安南之战,持续数年,西南百姓受战乱拖累,生活困苦,臣上安抚之策,陛下仁慈采纳,免税输银,又让都察院右都御史王淼前往西南安抚。这本是张扬陛下圣德,利于百姓之事。”

“可都察院王淼,一路走来,贪赃枉法,对于安抚之事,坐视不管,而举荐王淼为都察院右都御史得徐有贞,也有失察之罪,臣恳请陛下治徐有贞之罪,以安民心。”

听着韩雍得话,站在前面的李贤,心中一松。

终于来了吗?

他终究是忍不下去啊。

而徐有贞脸上没有丝毫得波动,当然,心中也是如此。

哼,这一路走来,再大得风浪他也遇到过。

更何况,他已经在皇帝陛下的面前备案了,自己这艘船,是无论如何也倒不下的。

而坐在龙椅之上的朱见深,再听完韩雍的话后,并没有感到诧异,算算时间,很多消息都被证实了,若是没有人弹劾徐有贞,那才是怪事呢……

不过,朱见深还是选择了冷处理。

他不表态,直接把主动权给了徐有贞:“徐卿,说说吧,韩尚书说的你可认吗?”

徐有贞听到朱见深的话后,赶忙出列:“陛下,韩尚书所说的王淼之罪过,是真,可若是说,臣也有滔天之罪,那臣真的是冤枉啊……”

“陛下,您也是知臣的,臣是举荐了王淼为都察院右都御史,可廷推之时,李首辅也并没有提出过任何异议,那岂不是说,李首辅与我一道,有失察之罪吗?”

李贤听完徐有贞的话,扭过头去看向了徐有贞,心中暗骂道:“好一个奸诈的小人。”

徐有贞也不管李贤的想法,接着说道:“而陛下也曾经问询过,李首辅与微臣,王淼是否合适,若是微臣没有记错的话,李首辅也没有提出异议,倒是臣说了两句……”

听到这里,李贤也忍耐不住了。

“徐都御史,韩尚书说的是你的事情,你为何将本官也拉上呢。”

而徐有贞转过头,看向李贤。

两人对视片刻之后,徐有贞道:“难道下官说的是错的吗,首辅大人……”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长相思:折柳祭
长相思:折柳祭
关于长相思:折柳祭:毛球是大荒第一灵力高手九命相柳的灵宠,在死亡后却在九幽冥界混得风生水起,成了九幽红人,并混成了九幽帝君身边的大红人——渡鸦。她利用身份之便,寻找相柳神魂,并在解救相柳途中解锁不同新身份。最后相柳有没有复活,又能不能絮小夭再续前缘呢?
割浆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