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离婚分江山?我过继朱棣给朱标

第77章 被张三丰忽悠了!(2/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想离婚分江山?我过继朱棣给朱标》最新章节。

朱元璋闻言,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真人,您真的有办法救活标儿?”

张三丰点了点头,他的眼中闪过一道精光:“陛下,老道可以再次使用九转金丹,配合老道的秘法,或许能够保住太子殿下的灵魂,但他必须留在武当山,跟随老道学道,以修炼出新的肉身。”

朱元璋没有丝毫犹豫,他立刻说道:“只要能救活标儿,无论什么条件,朕都答应。”

张三丰深吸一口气,他从袖中取出另一枚金光闪闪的丹药,这枚丹药比之前的更加璀璨,散发着一股神秘的力量。他将丹药放入朱标的口中,然后双手结印,开始念动咒语。

随着张三丰的咒语声,道观内的空气开始波动,一股股神秘的能量汇聚在朱标的身上。朱元璋紧张地看着这一切,他的心跳在这一刻几乎停止。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直到朱标的胸口微微起伏,他的脸色逐渐恢复了一丝血色。朱元璋惊喜地看着朱标,他能感觉到儿子的生命正在慢慢回归。

张三丰收了法术,他显得有些疲惫,但眼中却充满了欣慰:“陛下,太子殿下的灵魂已经稳固,但他需要在武当山修炼,以恢复肉身。在此期间,他不能离开武当山,也不能被俗世所扰。”

朱元璋激动地点了点头:“朕明白了,朕会安排好一切,确保标儿能够在武当山安心修炼。”

朱标缓缓睁开了眼睛,他看着朱元璋,声音微弱但坚定:“父皇,儿臣愿意去武当山学道,儿臣不想让您失望。”

朱元璋紧紧握住朱标的手,他的眼中充满了泪水:“标儿,父皇为你感到骄傲。你在武当山一定要听从张真人的教导,好好修炼,父皇会时常来看你。”

朱标点了点头,他虽然虚弱,但他的眼中却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他知道,这是他新生命的开始,也是他改变命运的机会。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朱元璋安排好了朝中的事务,并亲自将朱标送到了武当山。在张三丰的指引下,朱标开始了他在武当山的修炼生活。

武当山的修炼生活是艰苦的,朱标每天都要跟随张三丰学习道家的哲学、修炼法门和武艺。张三丰对朱标的要求非常严格,他不仅教导朱标修炼的技巧,更教导他如何修身养性,如何领悟天地间的大道。

在张三丰带走了朱标之后,朱元璋满心以为儿子将在武当山得到救治,重新焕发生机。他回到皇宫,虽然心中挂念,但也尽力投入到治理国家的事务中,期望以自己的勤政来弥补对儿子的亏欠。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种不安的情绪开始在朱元璋的心头蔓延。

几个月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朱元璋在翻阅古籍时,无意间读到了一篇关于道家丹药与法术的记载。文中提及,某些丹药虽能暂时激发人体潜能,却也可能带来未知的副作用,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不过是些心理安慰,对病情并无实质性帮助。这番话如同一道惊雷,在朱元璋的脑海中炸响,他突然意识到,或许张三丰给他的九转金丹,并没有真正救治朱标,而是用一种玄妙的手段暂时稳定了病情,甚至可能加重了朱标的身体负担。

带着满腔的疑惑与愤怒,朱元璋决定派遣心腹密探,暗中调查张三丰的真实意图以及朱标在武当山的真实情况。这些密探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忠诚之士,他们擅长隐蔽行动,擅长搜集情报。

经过数月的秘密调查,密探们终于带回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朱标在武当山的“修炼”,实际上是在调养身体,而他原本所得的病症,不过是一场普通的感冒!这一消息如同一把利刃,深深刺痛了朱元璋的心。他无法相信,自己信任的张三丰,竟然会用一个如此拙劣的谎言欺骗他,更让他痛心的是,自己心爱的儿子,竟因这场误会而远离了皇宫,过上了清苦的道士生活。

愤怒之下,朱元璋召集了朝中重臣,包括刘伯温在内,宣布了自己的发现,并表达了要严惩张三丰的决心。然而,刘伯温却表现出了异常的冷静,他提醒朱元璋,张三丰在民间有着极高的声望,且其行踪飘忽不定,要找到并惩治他并非易事。更重要的是,张三丰虽未直接治愈朱标,但也没有加害于他,且朱标在武当山的这段经历,或许能让他学到一些在皇宫中学不到的东西,对他的成长未必没有好处。

朱元璋听后,虽然怒气未消,但也逐渐冷静下来。他意识到,自己作为一国之君,不能因为一己之怒而破坏了与武当山的友好关系,更不能因此影响到国家的稳定。于是,他决定暂时压下对张三丰的不满,转而思考如何妥善处理此事,以及如何弥补对朱标的亏欠。

朱元璋在朝堂之上,面对着满朝文武,尤其是刘伯温这位智囊,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终于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与决绝:“伯温,朕今日召集众卿,有一事需与尔等商议。标儿已逝,然国不可一日无储君,大明之未来,需有新太子以承继大统。卿有何见解?”

刘伯温闻言,眉头微皱,他深知此事非同小可,需谨慎对待。他缓缓起身,恭敬地行了一礼,然后说道:“皇上,太子之位,关乎国家安危,需谨慎挑选。臣以为,可选之人,应在诸皇子中择优而定,且需考虑其品德、才能、以及朝野之声望。”

朱元璋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伯温所言极是。朕诸子之中,各有千秋,然能担此大任者,需具备非凡之才。卿且说说,何人最为合适?”

刘伯温沉吟片刻,道:“皇上,皇子之中,四皇子朱棣,英勇善战,屡立战功,其军事才能,朝中无人能及。且他性格刚毅,颇有帝王之气。然其性格过于刚烈,恐不利于朝臣和谐。”

朱元璋闻言,目光深邃,似乎在思考着什么:“朱棣确有才能,但其性格,确实是个问题。那其他人呢?”

刘伯温继续道:“五皇子朱橚,对医药之学颇有研究,曾编纂《普济方》,造福苍生。其心地善良,仁厚爱民,然其志不在政治,恐难以担此重任。”

“至于其他皇子,或年幼无知,或才疏学浅,或性格懦弱,皆难以服众。臣以为,若论才能与声望,四皇子朱棣,当属首选。但皇上需考虑其性格之利弊,再做定夺。”

朱元璋听后,陷入了沉思。他深知,选择太子之事,关乎大明江山社稷,不容有失。他站起身来,在朝堂上踱步,心中权衡着利弊。

片刻之后,他停下脚步,目光坚定地看着刘伯温:“伯温,朕知你忠心耿耿,智谋过人。朕欲立朱棣为太子,但朕亦担心其性格过于刚烈,不利于朝野和谐。卿有何良策,可助朕化解此忧?”

刘伯温闻言,微微一笑,他早已料到朱元璋会有此一问。他缓缓说道:“皇上,立太子之事,需谨慎处理。臣以为,可先封朱棣为王,令其镇守边疆,继续为国效力。同时,可派遣心腹大臣,暗中辅佐,教导其治国之道,以及为人处世之智慧。待其性格逐渐成熟,且立下更多战功,威望日隆之时,再行册立为太子,则水到渠成,朝野皆服。”

...................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原始:驯服母虎,走婚诸部
原始:驯服母虎,走婚诸部
一觉醒来,林天发现自己被扔进了冰河时代的原始部落,冻成狗,饿到眼发绿。看着身边茹毛饮血、绝望等死的原始人,林天笑了——这不就是大型真人版直播现场?而他的金手指,是来自现代的认知碾压!别人狩猎靠拼命,他随手设下陷阱,猎物排队送上门。部落视若神明的燧石,他反手掏出青铜匕首,寒光震慑全场!当众人还在为一口吃的厮杀,他已发现野生稻谷,画下万亩良田的蓝图。更离谱的是,凶暴的野生水牛群见他如见君王,匍匐称臣
野之狐
中国古代奇闻录
中国古代奇闻录
本书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本书中同时含有未经科学证实的内容,请理性看待,拒绝封建迷信,拥抱科学生活。希望各位读有什么想看的故事可以留言,尽量满足各位读者,或者有什么更好的建议,请在评论区多多留言。
仁德之心
全家天生神力,我靠脑子科举
全家天生神力,我靠脑子科举
王屠夫家满门壮汉,个个人高马大,膘肥体壮,活脱脱一窝黑熊精转世!偏偏小儿子王三牛是个异类——瘦弱、清秀、风吹就倒,站一起像只误入熊窝的小狐狸。杀猪?猪血兜头浇下,他先晕了!种地?锄头比他人都高!眼看在家快成“废人,老娘含泪拍板:“儿啊,你这样子只能去科举给自己挣条路了!王三牛:我太难了!穿越成病秧子,还被全家大力怪包围!杀不了猪,种不了地?行吧,只能勉为其难去科举了。谁料想,童生、秀才、举人、
Diki粑粑
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
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
(架空+科举+温馨+家长里短+单女主)何明风穿越了。好消息:脑子里的知识就是金手指。坏消息:穿成了村里的傻子,家贫如洗,他奶看他的眼神像看赔钱货。开局地狱?不慌!他这个傻儿瞬间“开窍,惊掉全村下巴。抓鱼,摆摊,刚赚了点小钱,谁知全家男丁被虎狼税吏抓去坐牢!何明风咬牙:还是得有编制!科举就是上岸渠道!于是,从镇上到京城,何明风一步一个脚印,踏碎所有质疑。别人考个举人祖坟冒烟,何明风一路火花带闪电,
月色流光
原神:深渊教团的公爵大人又摸鱼啦
原神:深渊教团的公爵大人又摸鱼啦
你问我转生成腹黑又温柔的深渊公爵是什么感觉?我想说,我可以干点正事吗…这又是当琉璃骑士,又是截胡天空之琴是什么鬼啊!空:齐亚尔…能请你过来一下吗?齐亚尔:喂喂喂!空哥,你在干什么啊空哥。空:这个是从你漫画上看到的,好像叫做“壁咚“吧?齐亚尔:空哥,你妹妹看到了不会生气吧!空:这不是朋友之间友好接触的意思吗?我妹妹为什么要生气?齐亚尔:……达达利亚:想必你就是冒充愚人众执行官还用“咸鱼“作为代号的
疯尘s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