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之荆州少主》最新章节。
			     侍从前去传令,命曹豹离开盐渎县,立即回下邳。
 这时曹操捋着胡须,沉吟道:“那陈氏、糜氏得朝廷征辟,不知会做何想。
 他们可曾奉诏?”
 郭嘉点点头道:“朝廷圣旨,他们自然不敢违抗。”
 “不敢违抗!”
 曹操重复了一句,看着窗外冷笑道:“如此说来,他们便是接受了。
 难道……他们就不怕老夫怀疑?”
 虽然他明知道,这是朝廷的挑拨离间之计。
 但两家均接受圣旨,还是令他如鲠在喉。
 毕竟他这一生为官,向来大权独揽,不愿受地方势力摆布。
 当初他初入仕,做顿丘县令,便动用强硬手段,大肆打压当地豪绅。
 后来做济南国相,也跟当地士绅闹得不可开交,拒绝跟本土势力妥协。
 如今他做到兖州刺史,又攻占徐州,兵强马壮,大权独揽,更不愿意让陈氏家族这样的本土势力,插手徐州治权。
 但陈氏为徐州士人领袖,可谓根深蒂固,一呼百应。
 糜氏富甲一方,只部曲童仆便有万人以上。
 这样有影响力的两大家族,不提防怎能行?
 曹操想了想,道:“传令,让陈珪前来议事。”
 不多时,须发皆白的陈珪拄着拐棍,来到廨舍书房,颤巍巍的对曹操拱手道:“陈珪,拜见曹司空。”
 “原来是汉瑜先生?”
 曹操眼皮抬了抬,淡然道:“恭喜老先生,被朝廷拜为沛国相,可喜可贺。”
 陈珪知道曹操是在试探敲打自己,莞尔一笑道:“司空说笑了,老夫这年岁,就算立即归西,也不算夭寿,如何还能去做国相?
 想来是无人告知陛下,老夫之年岁,故而才闹出如此笑话。”
 曹操凝神看着陈珪道:“如此说来,先生是不准备前去赴任?”
 陈珪苦笑着连连咳嗽,上气不接下气道:“老夫风烛残年,黄土已经埋到脖颈,哪还经得起折腾?
 老夫哪里都不去。
 只愿留在府中,静等寿终。”
 曹操见对方年老体衰的样子,不像是装的,又问道:“那令郎自然要去许都高就了?”
 陈珪摇了摇头道:“我大汉以孝治天下。
 有言道,父母在,不远游。
 老夫这般岁数,随时一命归西,犬子又能去哪里?
 他需留在下邳,等着为老夫送终,哪里能走?”
 “如此说来,尊父子是准备抗旨了?”曹操问道。
 陈珪展颜一笑道:“自王莽乱政以来,挂印辞官者大有人在。
 又不是只我父子二人。
 记得曹司空在济南国相任上,也曾挂印而去。”
 诚如陈珪之言,当初王莽篡汉,有许多心向汉室之臣,便挂印辞官而去。
 后来光武皇帝中兴,重振汉室,大力褒奖这种行为。
 于是后汉两百年,便形成一项传统,只要心有不满,均可挂印辞官。
 当初曹操得罪济南国诛士绅后,便这样做过。
 刘备鞭打都邮之后,也挂印而去。
 关羽离开曹操,挂印封金,也是秉承这项传统。
 总之,只要不想做朝廷的官,都是可以挂印拒绝的。
 曹操听陈珪如此说,脸色总算缓和下来,淡然道:“如此汉瑜先生可要让朝廷失望了。
 请便吧。”
 “老夫告辞!”
 陈珪又向曹操施了一礼,然后拄着拐棍颤巍巍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