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从金莲逼洞房开始做战神

第134章 唐恪手拿圣旨,护金兵安全过黄河(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武大郎,从金莲逼洞房开始做战神》最新章节。

就在赵桓和唐恪惺惺相惜之际,李纲和种师道已经带人出发了。

他们商量之后,选了三个将领。

——岳飞,韩世忠,高宠。

“金人携带辎重撤退,速度上必然会受到影响,陛下签了割让三真协议,也没办法追太远的。”

李纲语重心长地道:“所以只能在黄河渡口,趁对方渡黄河而击杀,你们可能只有半个时辰的时间,记住了,能杀多少杀多少,若能夺回些许财物金铁,那是再好不过。”

“这次机会一定要牢牢把握住,否则金人此番回去,整体实力势必会再涨一大截……

那可都是真金白银打造出来的铁骑,还是我们自己提供了大量金铁。”

种师道也神情凝重:“你们只管杀,我和我弟弟带西北军最后的三万可战之力,会同时冲杀,然后在半个时辰后接管战场。

陛下若怪罪,也与你们无关。

可惜禁军归康王赵构那位天下兵马大元帅调遣,我等最后只能做这一点绵薄之力,以延缓金人再次南下的时间。”

“金人还想着再次南下?”

高宠眉头一皱:“二位请放心,半个时辰内,看我挑翻一千人。”

“如此便好。”

李纲和种师道都非常欣慰,这三个小将是他们能找到最强生力军了。

其他军队的战斗力,唉,不提也罢。

事实上,此番金国南下的根本源头,还要从宋徽宗赵佶说起。

赵佶撕毁跟辽国签订的合约,联金伐辽,本质上除了没有契约精神外,倒也无可厚非。

然而,在大宋军队攻打被金人打散的小股军队时,便是连辽军溃兵都打不过。

这让金国意识到,大宋只是头纸糊的大象,看着庞然大物而已。

随后,宋徽宗昏招频出,辽国守城将领张觉带着地盘投降大宋。

而赵佶故意忽略张觉乃是金国叛徒这一关键点,收下了张觉和城池。

结果引来了金人暴怒与质问。

宋徽宗没骨气的一点便由此暴露出来,他立刻让人杀了张觉,割了对方的头颅去给金国赔罪。

到了1125年十月,金国二号领导人金太宗,找借口说北宋说话不算数还窝藏叛徒,就让完颜宗望和完颜宗翰带了十二万人马,全面攻打宋朝。

当然,这些话在李纲和种师道心里都明白的,只是现在说出来不合时宜,也没必要了。

关键是尽可能的削弱金国战斗力。

当下,李纲和种师道、种师中,带领岳飞、韩世忠、高宠,以及他们的一万二生力军,三万仍可战斗的西北军,朝黄河渡口扑压过去。

四万二可战之军,浩浩荡荡。

马蹄踏破积雪残冰,气势汹汹。

然而,黄河渡口外,沿着金兵们堆集的形状外,插上了旌旗。

殿前司的士兵们骑着全国最好的战马,在唐恪的指挥下,迅速将旌旗拉成一排。

唐恪也骑着高头大马,手握一方圣旨,嘴角微扬地看着冲击而来的李纲和种师道。

“我说二位,既然都已受浩荡皇恩,各自升迁,为何出现在此地?”

他摇头晃脑:“南辕北辙了吧?”

“你在此何意?”

李纲已经懒得跟唐恪等人虚与委蛇,直接开口质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汉疆喋血风云录
汉疆喋血风云录
两晋南北朝,五胡乱华,乱世之中,儿女情长,汉家江山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磨难,华夏一族,第一次差点亡族灭种,少年追随拯救汉家的大英雄冉闵,几经血战,终于见到了曙光。当然还应该有谢安,王羲之,苻坚,王猛这些青史留名的风流人物,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姓名,还有属于他们的故事传说。历史的责任,亲人的嘱托,推动着少年不得不,奋力拼搏,向上攀登。一部热血温馨的奋斗史!
汉家一小卒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欢乐宋
欢乐宋
王大卫穿越到了大宋朝,还是双穿,他一边捣腾两边的东西挣大钱,一边等待汝瓷和钧瓷问世挣更大的钱。你以为他是腹黑男主,他却为了朋友杀辽使,平青唐,战西夏,争霸海域。你以为他不解风情,他却为了心爱的女人,追到上穷碧落下黄泉。王大卫说:大宋朝,我来了,全都给我嗨起来!
王大胃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