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大楚天下

第573章 暗度陈仓(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之大楚天下》最新章节。

刘备回到府中之后,便命糜竺率领一千心腹之人秘密安排刘禅与糜氏夫人出城。

临走之后,刘备交代糜竺说道:“子仲,你出城之后,迅速往城南方向。”

“汉中王,为何要往南?”

“城南方向虽有重兵把守,但你等却无危险,只要离开武陵地界后,你们就往南蛮居住之地,若一切顺利,你等可前往南中投靠孟获!”

“投靠南蛮孟获?汉中王这是为何?”

“子仲有所不知,当年备离开西川之时,早已命人前往南中,并给予孟获好处,若备有需要之时,让孟获收留备之家属!孟获依然应允,

并且南中地远偏僻,楚军一时无法攻取南中,待禅儿长大成人,子仲可辅佐禅儿中兴汉室,灭楚兴汉,所以子仲放心前往南中便是!”

糜竺点了点头后拱手施礼道:“属下遵命!”

糜竺走后,刘备看向简雍:“宪和,军中兵马就交由你来统领!”

“汉中王,这武陵兵马不是有德昂统帅,怎么又让属下统领,属下又不会领兵?”

刘备微微一笑摇了摇头说道:“德昂终究不是心腹之人,此人与张松必串通一气。”

“这是何意?属下不知?”简雍拱手一礼道。

“宪和无须多言,只要有备在,宪和大胆领兵便是!”

刘备诡异的笑容令简雍不寒而栗。

李恢到了太守府后,便借故府中有事,向刘备辞行后,便急匆匆到了张松府。

当李恢到了张府一看,得知张松已经死了,心里满是疑惑。

这时张宇走了过来向李恢施礼道:“李先生,老爷是被刘备害死的!”

李恢闻言心里一震,急忙问向张宇。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你一五一十说出来?”

张宇便把张松如何假死,刘备入府祭拜,如何在灵柩之上发现手绢之事详细说了一遍后,便将一块手绢递给李恢。

当李恢接过手绢一看,满脸震惊不已。

“这,这真是刘备手绢,想不到刘备竟然如此狠毒。”

“李先生,老爷临走之时交代,刘备此人道貌岸然,心狠手辣,而且是假仁假义,此人不值得死心效力,

老爷让老奴转告李先生,尽快离开此人前往他处!”

李恢这才想起今日张松之言,明白张松话里有话之意。

于是李恢向张宇拜谢后,急忙离开张府。

李恢走出张府之后,不远暗处有一人急忙翻身上马疾驰而去。

此时武陵城的校场已是灯火通明,刘备站在校场高处仰视下面的将士。

这时一名军士来报:“报汉中王,李统领回来了!”

刘备点了点头说道:“命李恢进入校场。”

“是!汉中王!”

一会功夫后李恢进入校场,刘备见李恢到来后,便面带微笑说道:“德昂府中之事可安排妥当?”

李恢拱手施礼道:“多谢汉中王关心,府中之事已安排妥当。”

“好,好,那就好!”

李恢拱手一礼后,便走到军士面前高声喊道:“众将士听令,准备出发!”

两万将士闻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动不动。

李恢见军士并未回答,心里一惊。

“这是怎么回事,为何军中将士不听将令?难道是我声音太小?”

于是李恢再次高喊:“众将士听令!准备出发!”

李恢一连喊了三声,校场两万军士是纹丝不动。

这时简雍拍了拍衣袖,走到李恢身旁后高声喊道:“众将士听令!”

此令一出,两万将士异口同声高喊:“在!”

“所有将士听令,往城西门出发!”

“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我有无敌舰队
我有无敌舰队
关于我有无敌舰队:古有始皇一统六国,天下归一,筑长城以镇九州龙脉,为大秦、保社稷。今有我王新打破百年之不变局,合并华夏神州,引领炎黄再临世界巅峰。唐朝末年,各地节度使佣兵自重,割据地方,历史走进了战火纷飞的五代十国;十国末年,分裂本应被大宋一统,但历史被神秘力量所改变,大宋并未出现,华夏大地依旧四分五裂。王新魂穿百年来到这个世界,灵魂附身落难世家少爷身上。在这个恶意满满未知世界中,看他如何用科学
晓小锋
木叶村,这是离别的馈赠
木叶村,这是离别的馈赠
关于木叶村,这是离别的馈赠:火影世界迎来一个限定月读世界的漩涡面麻。纯火影体系,无系统。这是离别的馈赠。三代老头早看你不爽了,给你几个大逼斗。鸣人你想当火影?我愚蠢的欧豆豆哟!照美冥,以后我罩着了你了。
行久
孑孓不独行
孑孓不独行
关于孑孓不独行:民间传言食黄鳝可补气血,强筋骨。那白色的黄鳝呢?大盛末年,苏北农村少年闯临海。目标就是活下去,没想很多很远。扛大包,当伙计,做买办,一步一步积累,目标不变就是小钱钱。世间苦,能吃饱饭也不易,发善心还是只为抱团活下去?面对世界始终心怀善意。时局动乱,风起云涌。如草,如蔓,如树?时势之下皆是虚。
公交八公司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