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烈马长风我乃汉王朱高煦》最新章节。
太仓,刘家港。
此地乃是郑和七下西洋的起始之所,正因这一壮举,这里已然演变成一处繁华喧嚣、热闹至极、车水马龙的贸易集市。刘家港作为闻名遐迩、声名远扬的古老良港,向来有着“海洋之襟喉,江湖之门户”的美誉。在此之前,它就已荣获“六国码头”和“天下第一码头”的赫赫声名,其在航运与贸易领域所处的重要地位,自是不言而喻。
这片富饶丰饶、独具优势的土地,着实可称为上天的宠儿。其水陆交通畅行无阻、极为便捷,江河湖海相互交错,陆路道路平坦开阔。自然资源更是丰富多样、无所不包。肥沃的土地孕育出累累的丰硕庄稼,清澈的江河滋养着肥美的鱼虾,茂密的山林提供着珍贵的木材以及种类繁多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毫无疑问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
在东南沿海一带,存在着数量众多、经验丰富的驾船民工。他们自幼便在波涛汹涌、变幻莫测的大海中历经风雨,从而练就了一身过硬的航海本领。他们对海风的习性了如指掌,对海浪的规律明察秋毫,能够游刃有余地驾驭着船只在茫茫大海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此外,还有一大批出类拔萃、技艺精湛的“船老大”可供选择。这些“船老大”不仅航海技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而且领导能力也卓越非凡,能够在复杂多变、险象环生的航海环境中镇定自若、指挥若定,为船队的安全和顺利航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这里商贾云集,来自四面八方的商人汇聚于此。各类商品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一应俱全。从精美绝伦、巧夺天工的丝绸到华丽璀璨、美轮美奂的瓷器,从珍贵稀少、价值不菲的药材到香味四溢、沁人心脾的香料,从稀罕少见、璀璨夺目的珠宝到实用耐用、品质优良的器具,真可谓是包罗万象、无所不有。如此丰富繁多、种类齐全的商品,为船队的补给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不管是粮食、淡水,还是各种生活用品,都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筹备齐全、准备妥当。
太仓更是距离金陵最为临近的临海港口,近在咫尺的距离为朝廷与船队之间的沟通交流和联系往来提供了极大的便捷。消息能够迅速传递,送达的物资能够及时调配到位,下达的指令能够高效执行落实,使得航海活动能够得到朝廷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不到半个时辰,朱高煦便风风火火、快马加鞭地赶到了此地。当他抬眼望见那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尽头、宛如一片无边无际的浩瀚海洋般的郑和船队时,不禁感到头皮一阵发麻,心中瞬间涌起了一股复杂难明、难以言喻的情绪。
此刻的刘家港内,停满了来自南京、太仓等地制造的各式各样的海船。两百余艘船自然而然地排列成燕形,犹如一群南飞的大雁,整齐有序、错落有致,气势磅礴恢宏、震撼人心。郑和那艘令人叹为观止、宏伟壮观、巍峨耸立的宝船稳稳地居于中心位置,如同一颗璀璨夺目、光芒万丈的明珠,散发着耀眼夺目、令人目眩的光芒。百余艘坐船紧紧围绕在其四周,严整有序、有条不紊,宛如一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令行禁止的大军,威风凛凛、气势逼人,令人敬畏生畏、望而生怯。
而在码头上面,堆满了各种各样、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海外番货。这些货物密密麻麻、层层叠叠,堆积如山,仿佛一座高耸入云、直插天际的巨大山丘。香料的芬芳悠悠地弥漫在空气中,珠宝的光芒璀璨地闪烁在阳光下,珍奇的动物在笼子里焦躁不安地躁动,珍贵的药材散发着独特的气味。
在码头上走动的人群中,除了驻扎在此地、神情严肃庄重、一丝不苟的官兵,负责军运漕粮、忙碌奔波不停、不辞辛劳的士兵,以及土生土长、熟悉本地情况、了如指掌的居民之外,最为活跃的当属那些满怀淘金梦想、心怀壮志抱负、雄心勃勃的人士——从事贸易、精明算计、精打细算的商贾,随郑和来华、充满好奇、东张西望的使节随员等等。
这些人的目光,大多都聚焦在香料、珠宝等价值不菲、昂贵珍稀的番货上面。那炽热的眼神,仿佛要将这些宝物直接融化,透露出无尽的渴望和贪婪,那是一种难以抑制、无法遏制的欲望。
尤其是那些负责看守的官兵,他们神情紧张兮兮、如临大敌,眼睛不停地环顾四周、警惕万分,神经紧绷、全神贯注,不敢有丝毫的懈怠疏忽、麻痹大意。他们深知这些番货的珍贵和重要性,唯恐那些心怀不轨、贪婪成性、居心叵测的商人突然暴动,趁机抢夺这些价值连城、珍贵无比、稀世罕有的宝物。
朱高煦见此情景,忍不住哑然失笑,觉得这场景既有趣又无奈。但同时,他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毕竟如此众多、堆积如山的番货需要妥善处理和交易,这绝非一件轻松容易、手到擒来的任务。
很快,周忱与裘广德二人顶着两个大大的黑眼圈,脚步匆匆、行色匆匆地走了过来。他们手里还拿着厚厚一叠笔记,神情略显疲惫但又充满期待。昨夜他们二人被朱高煦一番洗脑之后,便马不停蹄、日夜兼程、披星戴月地赶了过来,生怕出现任何一丝一毫的纰漏和差错,不敢有半分的疏忽和懈怠。
裘广德一见到朱高煦,立马兴奋地汇报道:“王爷,那些个富商巨贾能来的都来了,现在按照您的吩咐,暂住在娄江西馆里面,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地等着品鉴会开幕。”
“就算有的人实在赶不及,也派了得力臂助前来赴会,给足了您面子。”
听了这话,朱高煦满意地点了点头,神色中透露出一丝赞赏和得意,嘴角微微上扬。
“嗯,算他们识相。”
裘广德闻言一愣,脸上随即浮现出一抹无奈的苦笑。他在心里暗自嘀咕:这哪是他们识相啊?得罪了你这位威风凛凛、权势滔天的汉王爷,别说继续经商了,只怕立马就会招来灭顶之灾!谁还敢不来啊!
周忱则会心一笑,将忙碌了一夜的成果恭恭敬敬、小心翼翼地递了过来。
“王爷,海外使节多是拿宝物、香料、药材、珍奇动物等,准备换取我大明民间的瓷器、丝绸、茶叶、漆器等物品。”
“这是下官与老裘询问海外番商后,不辞辛劳、尽心尽力统计整理出的市场差价。比如一百斤胡椒,在海外本地只值个一两银子,在我大明市场却可卖出二十两,利润很是惊人啊!”
话说到这儿,周忱的眼里还闪过了一抹难以掩饰、难以遮挡的激动,仿佛看到了无数的财富在眼前闪耀、璀璨生辉。
“而我大明的瓷器,更是被这些海外番商追捧,差价甚至高达数十上百倍!”
“这一来一去间,就是丰厚得令人恐惧、令人咋舌的暴利!”
朱高煦听了,只是面无表情、神色淡然地点了点头,神色平静如水、波澜不惊,仿佛这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他心中清楚,中间商本就是靠赚取差价盈利,更何况这是两国之间的贸易,自然充满了暴利,这是再正常不过、理所当然的事情。
“你们辛苦了,不过现在还不是休息的时候,时候差不多了,老裘准备召开品鉴会吧,由你做主持人,主持竞标拍卖。”
裘广德闻言,激动得身上的肥肉都忍不住抖了几下,眼中光芒四射、熠熠生辉,仿佛被注入了无限的活力,丝毫不见疲惫之色,精神抖擞。
“王爷放心,小人明白。”
品鉴会的一切事宜都已准备完毕,裘广德也得了朱高煦的真传,心中有了底气,所以此刻信心满满、胸有成竹。
朱高煦又看向周忱,笑道:“你就辛苦一下,去跟那些海外来使,商讨一下佣金的事情。”
“父皇为了以柔怀人,友睦邻邦,恩准海外使者带私货来我大明贸易,还不准备收取商税,那我们就换个法子,既然货物帮他们卖了,抽取佣金也是应得的。”
周忱深以为然、深表赞同地点了点头,他其实心中一直很想建言皇上抽取商税以补充国库,但奈何自己人微言轻、位卑职小,只能一步一步地尝试着去改变现状,希望能为国家的财政做出一些贡献,尽一份绵薄之力。
“王爷,就是不知这佣金……”
“唔,佣金百分之十,保管费百分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