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1980:那年我救女知青》最新章节。
			     听到问话,这中年人抬起头,茫然地看着许灼,又看了看跟着许灼的一众人,连忙摇了摇头,还好有个村委书记出来,告诉他这人是哑巴。
 “许书记,他这里的伞贵得很,一把要三块钱。”
 “要的话,我知道村上别家的便宜。”
 “他家负责做伞的是他,卖伞的却是他师父。”
 许灼有些疑惑,细问之下才知道,原来这户人家老人无儿无女,就收养了一个有缺陷的弃婴,将其养大传授手艺。
 其实这哑巴的师父也不是做伞的,先前是个教书匠。
 只是当年遭了批斗,年纪大了不能干活,只能在家养着。
 这哑巴跟人家学的做伞,就靠这个养家糊口。
 每隔一段时间他会去集市上卖,卖个十块八块的,其实也没多少人买。
 只是靠着这点散钱,再加上他师父的那些地,两人过日子足够了。
 许灼听完这些故事就暗叹一声,放几十年后包装一下,不又是个妥妥的流量密码嘛,可这却是这时代的常态啊。
 别说这里,天授村也有好几个收养的孤儿弃婴。
 老许家往上数数,某人童养媳也是个弃婴。
 既然这样,许灼便让村委书记领路,去找一找这人师父。
 到了中堂,看见的是一个正在洗菜的老头。
 这老头看着相貌整洁,衣着干净,不似农民。
 看到众人到来有些惊讶,在说明缘由后,连忙放下东西,领着众人到了一个小房间,打开灯,给众人看看这里堆了近乎一屋子的伞。
 许灼发现,这里除了伞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团扇。
 团扇通常是个圆的小扇子,外面一圈木作骨,中间是绢布。
 转动时,圆扇面成一个球,所以叫团扇,也叫纨扇,宫扇。
 纨就是纨绔,纨绔本不是指人,指的是一种丝绸。
 古代普通人穿不起丝绸,那些能穿得起丝绸的都是达官显贵。
 那些年轻人穿得起丝绸的,就是官二代、勋贵二代,所以叫纨绔。
 现在统一叫富二代。
 纨扇一般人家也用不起,但它又是日用品,因其高贵典雅,所以叫宫扇。
 上等纨扇,也是旧社会贡品。
 常见团扇有圆的,也有椭圆的,还有六角的八角的,或者芭蕉叶形的。
 这里纨扇各种形状比较多,面料上也都是丝绸细绢。
 但让许灼觉得惊奇的,不是这些扇子的骨料面料都不错,而是几乎每一把扇子上都有画,画功非常好,且都是小写意。
 其实写意画用生宣居多,许灼是头回现实里看到用丝绸画的。
 能够在丝绸上画得这么好看,不是一般难得。
 最难得的,还是这团扇上抹了薄蜡,做了防水防潮防腐处理。
 “老人家,这扇子怎么卖?”许灼问道。
 老人没有看陆书记,也没看村委书记,直接道:“扇子一块钱三把,三把一尺布票,单卖不要布票,五毛钱一把。”
 村委书记见使眼色没用,陪着笑道:“这价格确实有点贵。”
 “我自个儿留着玩,又不求你们买。”
 许灼笑了笑道:“这样,你这里的伞和团扇我都包了,票没有,价格你稍微抬一抬,就按照单卖五毛钱一把给我,怎么样?”
 老人顿了顿,小手指挖了挖耳朵,弹了弹道:“你说啥?”
 许灼又重复了一遍,老人瞪大眼看着他道:“真的?”
 “我可以马上付一点定金,不过身上钱没有带多,就让各位书记替我作保,回头给我送过来,你也跟着一起来结钱,怎么样?”
 老人却忽然沉默了,狐疑地看着许灼身后各个村干部。
 许灼也是事后才知道,由于当年迫害,老人不信任村干部。
 你用不信任的人来作保,这不是拿人开涮么。
 “这不成,还是算了,你喜欢我可以稍微便宜点,多卖你一些……”
 “这样吧,你要信得过我,就替我留着,回过来我让人带着钱来取。”
 “也行,那你现在还买不买?”
 “买,扇子和油纸伞都给我些吧。”
 身后众人都捏了把冷汗,暗道这许书记脾气也真够好的。
 油纸伞和团扇买好后,让人放到了车上,回头是要带回去的。
 当然,这种事接下来还发生了不少。
 比如说这村子有人会核雕,还有人会刻印。
 许灼看着稀奇,挑材质好雕工好的都买了些。
 其实能干这些活的人,也都不是半路出家,基本上要么有师承,要么有家传,手艺根本不会差,毕竟苏工在古代是可以与御制齐平的存在。
 至于印章,许灼也有,就是没有好的材料。
 村里刻章的人,也就是个糊口饭吃的,能要求他多好?
 这里就不同了,代代传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