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从千户到辽东王

第253章 南北都乱了(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末之从千户到辽东王》最新章节。

十二月初,昌平州。

城墙边上,韩熙看着暗沉的天空皱起眉头。

这天公实在有些不赏脸,前几天还出太阳,这几天便连续下雪,现在积雪已经到小腿一半的位置。

目前还只是下了几天而已,如果一直下雪,积雪太深,到时真就没法打仗。

首先这骑兵就跑不起来,骑兵盔甲加人,能让马直接陷入雪地内。

到时在雪地上能用的工具,可能只有用狗拉雪橇了。

系统里也是有犬科动物卖,不过想想到时候几万只狗在雪地上奔跑,那画面属实有些奇怪。

“韩六,你说这大冷天的,后金那些人会跑出来么?”韩熙在城墙上的箭楼屋檐下问道。

韩六挠头,随即说道:“这么冷的天,估计那些建奴那些人都躲在被窝里吧,哈哈哈!”

“你是说后金的人打仗还带着被子?”韩熙面色古怪的看着韩六。

这一床被子少说也有十斤重,带着打仗多麻烦。

韩六沉思片刻,最后说道:“没有被子,这么冷的天他们怎么熬?”

韩熙忍不住笑起来,最后并没有说什么。

这时,一个短头发的探哨向这边靠过来。

看到过来的探哨,韩熙便是开口:“天这么冷,将帽子戴上吧。”

探哨闻言,马上表示谢意,然后从怀里掏出一个兽皮帽子戴在头上。

“燕王殿下,我们出美峪关没多久,就碰到镶边的黄尾巴,我们伏击了他们,俘虏了几百人。”

“将军请示燕王,是否还接着袭击保安州。”探哨开口说道。

韩熙感到有些意外,没想到这样也能和后金的人碰上,看来皇太极并不是一个甘于寂寞的人。

韩熙看了下天空不断飘落的雪花,最后开口说道:“先退回关城休整,等候命令。”

探哨领到命令,马上退了下去。

天气实在太差,所以韩熙决定暂时休息,这时候在外面乱跑,穿着棉衣都顶不住。

而且现在在附近集结的军队,只有正军才配发的厚实的棉衣,其余的辅军都是自带衣服。

如果真打起来,也不知道有多少辅军要被冻死。

韩熙抖了抖身上的雪,然后和韩六往城墙下走去。

站在城头上吹风,韩熙的脸都被冻得发青,还是在城内能烧火炕的房间待着舒服一点。

当韩熙回到自己居住的大院落的时候,锦衣卫南镇抚使匆匆走来。

“燕王,南直隶那边出事了。”锦衣卫南镇抚使将一份密报递上。

密报是通过电报机发送过来。

现在电报机并没有全面覆盖,因为这方面的人才训练困难,而且现在韩熙摊子也铺大了,需要的电报机并不是一个小数目。

因此现在电报机主要设置在南面。

韩熙接过翻译好的电报查看起来,当看完后脸上露出讶异的神色,倒是没想到朱由检和韩爌两人毅力这么大。

徒步上千公里,到达南直隶,并借助之前派出的那支京营在应天府扯起大旗。

要真是如此,那现在南直隶可以说比京师还乱了。

漕工那边周道登还没解决,还有奴仆的叛乱。

加上韩熙还有两万多的人马在那边收税,不但如此,浙江还有新扩编的一万水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有无敌舰队
我有无敌舰队
关于我有无敌舰队:古有始皇一统六国,天下归一,筑长城以镇九州龙脉,为大秦、保社稷。今有我王新打破百年之不变局,合并华夏神州,引领炎黄再临世界巅峰。唐朝末年,各地节度使佣兵自重,割据地方,历史走进了战火纷飞的五代十国;十国末年,分裂本应被大宋一统,但历史被神秘力量所改变,大宋并未出现,华夏大地依旧四分五裂。王新魂穿百年来到这个世界,灵魂附身落难世家少爷身上。在这个恶意满满未知世界中,看他如何用科学
晓小锋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刘甸意外穿越到东汉末年,穿越到汉桓帝刘志私生子刘甸身上,并绑定了争霸系统。各个时代并不安分的开国之主,正史中的文臣武将,野史演义中人物,江湖中的侠剑客,齐聚汉末,掀起东汉末年的诡异乱斗。
柏路松芯
汉疆喋血风云录
汉疆喋血风云录
两晋南北朝,五胡乱华,乱世之中,儿女情长,汉家江山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磨难,华夏一族,第一次差点亡族灭种,少年追随拯救汉家的大英雄冉闵,几经血战,终于见到了曙光。当然还应该有谢安,王羲之,苻坚,王猛这些青史留名的风流人物,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姓名,还有属于他们的故事传说。历史的责任,亲人的嘱托,推动着少年不得不,奋力拼搏,向上攀登。一部热血温馨的奋斗史!
汉家一小卒
欢乐宋
欢乐宋
王大卫穿越到了大宋朝,还是双穿,他一边捣腾两边的东西挣大钱,一边等待汝瓷和钧瓷问世挣更大的钱。你以为他是腹黑男主,他却为了朋友杀辽使,平青唐,战西夏,争霸海域。你以为他不解风情,他却为了心爱的女人,追到上穷碧落下黄泉。王大卫说:大宋朝,我来了,全都给我嗨起来!
王大胃
木叶村,这是离别的馈赠
木叶村,这是离别的馈赠
关于木叶村,这是离别的馈赠:火影世界迎来一个限定月读世界的漩涡面麻。纯火影体系,无系统。这是离别的馈赠。三代老头早看你不爽了,给你几个大逼斗。鸣人你想当火影?我愚蠢的欧豆豆哟!照美冥,以后我罩着了你了。
行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