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赤壁失利,我来救场统一华夏

第90章 英雄之间,总是惺惺相惜(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曹操赤壁失利,我来救场统一华夏》最新章节。

正当秦启和徐晃等人为此次战役的胜利彼此交谈甚欢之时。

太史慈已经站到了秦启的面前,此刻太史慈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绪。

秦启则在太史慈来之前,就已经远远的察觉到太史慈脸庞上的异样。

心中也早已经料想到,太史慈定是不忍心杀之东吴旧时同僚,而是放任离去。

但是秦启心中早有计划,不想着在众人面前,拆穿此事。

倘若这件事当众说出,那么等待太史慈的将是严厉的惩罚。

因为战场上私自放走敌将,这种行为会被视为严重的背叛或者违反军令。

轻则是削爵罢官,放逐边境充当苦役。

重则是判处死刑,斩首凌迟,甚至是株连九族。

就在太史慈想要张嘴说话之时,秦启眼疾手快,率先打断开口说道。

“子义兄,你来的正好,咱们这一仗能大获全胜,完全靠你在后方死死地堵住了敌方退路!”

话音刚落,徐晃、楚威、臧霸等人纷纷向太史慈投来了赞许和肯定的目光。

同时大家不约而同地点着头,表示对太史慈功绩的认同。

因为太史慈面对旧主故将丝毫没有手软,所以这一战也成功得到了大家的接纳。

此时的太史慈看到大家如此真诚地对待自己。

心里更是涌起一股强烈的愧疚之情,并暗自思忖道:

如果不是因为自己一时心软,擅自做主放走了徐盛和丁奉,那么这场战斗的胜利果实恐怕会比现在还要丰硕。

想到这里,太史慈的脸上浮现出一丝懊悔之色。

所以还是打算开口将其私自放走徐盛丁奉之事说出。

“先生,我受之有愧,只是……”

秦启此时见到太史慈弯腰弓身行礼,立刻走到身前将其扶起。

“子义兄,兄弟之间,何须如此客气……”

而在秦启扶起太史慈过程中,秦启也通过眼神和轻轻摆手,示意太史慈切勿多言。

趁此时机,秦启更是话锋一转,对着太史慈说道。

“子义兄,不用多说,我都明白,一千降卒还等着你处理,快去吧!”

太史慈此时瞬间明白秦启这是对自己的保护,心中更是涌起了一股暖流。

而秦启的包容和理解,更让太史慈心中的愧疚更深,也更加坚定了要紧紧跟随秦启的决心。

待太史慈领命而去,一旁的徐晃早已经看穿了一切,只是并未发声。

当秦启回过头来,看向徐晃的时候,两人目光相遇。

在这短暂的目光交流中,两个人仿佛在心中已经交流了千言万语。

而徐晃则是不言而喻的默契点了点头。

看到徐晃点头,秦启心中自然也是猜到了这件事情,终究没有瞒过徐晃的眼睛。

但是徐晃并没有直接点破,而是选择了直接忽视这件事情。

这也让秦启的心中为之一暖,瞬间想到了一句话:

英雄之间总是惺惺相惜,纵使分属不同阵营,各为其主,但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此刻秦启也终于理解了,为何历史上三国时期的英雄会被后世如此敬仰!

只因为每个英雄人物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与魅力,并非只是史书上冰冷的名字和事迹。

而是充满热血、情感与故事的真实存在,是有血有肉的个体。

每个人既有胜利时的豪迈,也有失败后的落寞。

正是这种人性的复杂性和多面性,才使得英雄在历史的长河中显得格外耀眼夺目。

一旁的楚威见其两人半天说不上一句话,便在旁边插话说道。

“公明将军,大哥,我们此战大败东吴,何不趁此时机直接杀向江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汉疆喋血风云录
汉疆喋血风云录
两晋南北朝,五胡乱华,乱世之中,儿女情长,汉家江山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磨难,华夏一族,第一次差点亡族灭种,少年追随拯救汉家的大英雄冉闵,几经血战,终于见到了曙光。当然还应该有谢安,王羲之,苻坚,王猛这些青史留名的风流人物,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姓名,还有属于他们的故事传说。历史的责任,亲人的嘱托,推动着少年不得不,奋力拼搏,向上攀登。一部热血温馨的奋斗史!
汉家一小卒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