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开局德械,我只打逆风局

第602章 骂声起伏(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抗战:开局德械,我只打逆风局》最新章节。

当海上弥漫的雾气散去,海空母舰的威武庞大,算是彻底呈现在这群小鬼子的眼皮底下。

“这这这!我们该怎么办!?”

面对如此情形,小鬼子很快就慌了神,根本不知所措。

尤其是,视线所过,远远眺望,那庞然大物上,正有一束束泛起红光的小点,正不断的变大!

“八嘎!蠢货!进攻啊!”

清脆的耳光呼啸而来,直接打的那慌了神的小鬼子,一个踉跄倒在地上。

舰艇上的炮弹,这时候也纷纷调转方向。

轰!

十余艘舰船,同一时间开始发动进攻,狭长的炮管喷涌着火焰!

“哈哈哈!这群愚蠢的支那人!难道真的以为,把船修的大了,就能够更有威慑力吗?!

不过是增大了我们的攻击范围,更快被我们消灭而已!

支那人,接受帝国的惩罚吧!

你们都要死!”

接连不断的炮火覆盖,冲在最前面的舰艇,指挥官猖狂的叫嚣着。

仿佛在他看来,只要舰炮发射,那便是摧枯拉朽!

轰!轰!轰!

可惜,还没等这些小鬼子高兴的太早。

无数枚炮弹,直接被截停在半空,大约还有两百米左右。

“舰长,你快看!不对劲啊!那是什么东西!”

踉跄跌倒的小鬼子,才艰难的爬起来,就看见炮弹居然全部被拦截。

而浮现在他眼前的,是一块巨大的能量护罩,泛着淡蓝色光辉。

随着炮弹的爆炸,火光四起,看的更加显眼。

“纳尼?!那是什么东西!八嘎!他们居然把我们的炮弹都给拦截了!

可恶!实在是可恶!不行,不能就这样算了!

给我加快速度,直接撞上去!”

本还胜券在握的小鬼子,一时间也有些懵圈。

拦截炮弹,这种事情,对他们而言实在是太过于超出认知。

或许也只有传说中的科幻,才能够解释的通。

然而,现实可不会任由这群小鬼子作妖。

已经汇聚完毕的红色光束,在爆炸被拦截的下一秒!

咻!

能量被提纯凝聚,并且再将其压缩!

随着尾部释放反向粒子,两股正斥力对抗之下!

被凝聚的光束,直接化作激光能量,朝着这些小鬼子的舰船发射!

“指挥官阁下!快走!有危险!”

看着那一道道红色光芒,小鬼子立马就被吓得亡魂大冒。

明显是有些不知所措,更是抱头鼠窜。

然而,能量炮威力极大,不仅仅具备高温,还具有高度爆炸威力!

若是要做个比拟,极度浓缩下的高纯度能量,释放出来的威力,足以堪比小型战术核武器!

而对付这些小鬼子的舰船,尚且还不需要使用这种武器!

仅仅只是半压缩状态的能量,就已经能够轻易摧毁小鬼子的舰船。

等到小鬼子指挥官想走,也已经来不及!

高温的激光,顷刻间,就将小鬼子的舰船斩断!

更有极其强大的爆炸冲击,可谓是毁天灭地,整个舰船当场瓦解!

前面的五艘驱逐舰,当场被打到毁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为了赚钱给母亲治病,莫闻来到黑工厂打工,却没想误入人贩子组织。遭到殴打时,记忆苏醒,发现自己来到一人之下世界,并且马上就要被噶腰子。关键时刻觉醒,能够获得所有武侠小说中的神功,开局得到,将异人打手的炁全部吸光,成为异人。莫闻发现,只要击败,击杀别人,就能获得新的武功。为了给母亲治病,为了变强,莫闻成为异人雇佣兵。至此,圈子里多出了一位超级狠人。风正豪:“莎燕,为了风家的未来,你必须嫁给莫闻。王也
爱吃黑豆粥的血尸大帝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