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从科学实验到速通万法

第91章 修为与瓶颈的解释(2/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修仙:从科学实验到速通万法》最新章节。

因为每个人的瓶颈和天赋不一样,那就说明所谓的瓶颈,一定是每个人都有差异的!

每个人都一样的东西,不可能成为瓶颈。

“逸出功不太贴切,现在更偏向于原子的基态能量值。”

陈景画出不同能级跃迁需要的大致能量。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碳原子跃迁,需要的能量一定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是同一个数值,不会因为个体差异而改变。

原子的基态能量值,也一定是一样的。

比如前世的氢原子,基态都是-13.6eV,这是原子的自我属性,一般情况不会改变,这个世界的数值可能不一样,但属性大概率保持一致。

意味着什么都一样!

那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来源于何处?

陈景仔细感悟自己从零开始到现在的变化。

想到了目前最合理的假设。

人体吸收了暗物质能量之后,原子的基态能量值是会改变的。

比如从-13.6eV增加到-13eV。

修为提升的永远是稳定的基态能量值,能级跃迁只是爆发出来的力量,不是稳定下来的能量。

这样就能解释,为什么不修炼,修为也不会掉很多。

因为基态很稳定,不会因为能量变化而改变。

“这样一来,修为变高之后,原子的基态能量值变高了,电磁相互作用同样会变强。”

相当于把所有电子全都往高能级移动了一定位移。

基态能量变高之后,能级跃迁需要的能量就变少了。

可以更容易达到激发态。

所以修为高了之后,可以很容易激活体内的活性,达到激发态进行作战。

“没有修炼之前。所有元素,所有原子的基态能量值和跃迁需要的能量值,所有人都一样。差距就在于后面的基态改变值大小。”

吸收暗物质能量之后,能量分为了两个部分,一部分储存在基态中,化为稳定的基础力量。

另一部分放在了其他地方。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在于,储存在基态中能量的多少!

陈景画出能量的改变图。

图上显示出:

从凡人基态开始,能量跳跃式增强到激发态,然后缓慢下落,但不会回到基态,而是在第二基态稳定下来。

相当于基态进行了跃迁。

“大致是这样!”

解决了第一个问题,陈景趁热打铁完善第二个问题的认知。

瓶颈到底是什么?

既然修为是基态能量值的提高,基态能量值越高,说明跃迁越容易。

这样一来既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处在于,跃迁所需的能量值变小了,很容易就能突破!

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陈景现在觉得这是修行界最可怕、最无法解决的梦魇之一!

一定是坏事!

很多人会以为自己境界飞速攀升,绝对是气运之子,天纵奇才,随随便便喝口水就突破了。

一开始修行确实是很好,可以把同龄人远远甩在身后。

但修炼到后面,就会发现自己卡在某个大境界,怎么都突破不了。

也就是所谓的人生瓶颈!

也就是一辈子的上限。

修仙界哪个元婴老怪年轻时不是天纵奇才,但为什么会卡在元婴一辈子无法成仙?

就是因为基态能量值太高了。

陈景将这个瓶颈暂时命名为:电离。

一旦肉身吸收能量,电子就会无法承载能量发生电离,离开原子束缚。

都离开原子束缚了,电磁相互作用就没了。

无论怎么修行,无论嗑药多少,修行悟性多高,都没有办法改变。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宗门发错灵兽,我领到了魔尊坐骑
宗门发错灵兽,我领到了魔尊坐骑
梵念被人捡回御兽宗的第三天,御兽宗发灵兽了!当她领到灵兽后,梵念发现好像有什么不对?这是灵兽?这分明是魔尊坐骑啊!梵念表示,送上门的神兽谁爱还谁还,反正她不还。于是,全宗上下,是人是鬼都在秀灵兽,只有梵念在竹海深处养熊猫。待一朝出山,兽临九天!
赠我梨花
自带空间,修仙大佬只会种田
自带空间,修仙大佬只会种田
关于自带空间,修仙大佬只会种田:萧云记不清发生了什么了,依稀记得自己大喊了一声“鬼啊,就被拉进了棺材,然后棺材重新盖上了......
落叶中的尘
五个道侣:恶毒女修深陷修罗场
五个道侣:恶毒女修深陷修罗场
白辛无意间穿入了修仙乙游,成为书中恶毒女修,长姐白婉柔的对照组。原主嚣张跋扈,无恶不作,却自甘下贱给女主的道侣顾宴沉当舔狗。为了哄顾宴沉开心,更是对自己的道侣百般欺辱。不仅取出人鱼道侣脊骨为男主铸剑,还将与男主长相相似的清冷剑修掳来日日羞辱。为了博顾宴沉一笑,更是剥去了狐狸庶子的皮毛,把魔族少主钉在了噬魂柱上……白辛进入修真界第一天,就经历了原主给清冷剑修下药的天崩开局。后来她想尽办法把人送走,
野轨
神笔夜叉
神笔夜叉
??凡人执笔,夜叉为伴,共绘仙途!?无灵根的凡人少女夏茶,意外被家族灵器符笔选中,踏入仙界圣域。碰到夜叉,他非魔非仙,乃是圣域域主莫玄初身上分裂出的半神之灵。他们彼此吸引,共同成长。一支笔,绘尽山河万象;两颗心,破尽天道桎梏!
牧野之雪
纯阳
纯阳
关于纯阳:死亡之神入侵仙道大千世界,掌握死亡法则,形成埋骨之地,步步紧逼万千修士,赶赴外域,与神争战苍茫大地,谁是正统,谁掌纯阳给一个我的读者群:
荆柯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