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与罗马

第142章 横纵(2/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汉与罗马》最新章节。

此时,他们离银城还有大约一百里。

一个小时候后,前方的快速情报系统也送来消息,两千不奴族骑兵已经拿下银城,正在接收物资和人员。

老阿拉什问身边的军官:“如果是你们,接下来怎么干?”

这个问题,以前他经常问袁华,这老货天生有一种培养军官的精神。

意见大约有三种,但老货最后采用了尔青的意见。

他站在半山腰,指着身边的群山说道:“这里的风景不错,山势陡峭,峡谷众多,树木茂密,适合埋人!”

转身,他对着所有军官说道:“给你们半天的时间,回忆走过的道路,我们找一个适合埋人的地方!”

现在,老阿拉什在罗马人的地盘上,拉开了一道骑兵构建的极速情报网,他要开始和罗马人玩游戏,只是这种游戏是用生命来作为赌注。

他告诉身边的千夫长们,“罗马一定是骄傲的,他们拥有如此大的土地,拥有几十万人的军队,拥有数千条战船,他们如何不骄傲?!可骄傲是致命的,他们选错了敌人,不奴族在山川,草原里是无敌的,要想打败我们,罗马不拿出五万人以上的骑兵,门也没有!!”

一天以后,他们选择了一条走过来的峡谷作为伏击地点。

一个千夫长对老阿拉什说道:“这峡谷长大约三里,看上去两边不高,也就大约七十米左右,可极为陡峭,徒手攀爬是难度的。峡谷本身也不宽,两边最宽处也就一百二十步左右,在弓箭的射击范围内,而且两边的山梁上茅草丛生,容易埋伏,我们一直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伏击点。”

老阿拉什说道:“从山下准备茅草,卷起来用绳索拉上去,越多越好,在峡谷的入口处要放的多一点,堵死他们回去的道路。”

军官问,“那出口处呢?”

老阿拉什笑了,说道:“让投石机用散弹封死出口处,从战争开始就不要停,让他们把这片山里合适的石头全部捡起来,先投掷合适的石块。出口处指只有八十步宽,三十台投石车能够彻底封死那里”

于是,跟随痕迹进山的罗马军队,在两天后进入了这片山谷,他们派出的斥候很顺利的通过,只是彻底的消失在了远处的大山之中。

六千罗马军队,排着整齐的队列进入峡谷,也走入自己的火葬场。

当一人高的茅草堆被推下山坡,成堆的拥挤在山谷两侧,两边的山梁之上射下无数箭弩之时。

这支罗马部队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

大多数罗马士兵,不是被烧死的,他们其实是被草卷的烟呛死的,不要说罗马士兵,就连迎着风的山梁之上,不奴族的士兵一个个都被呛得不行。

老阿拉什看着山谷里的罗马人,他们根本就没有向出口处冲锋,大约是因为恐惧,或者说他们认为来路是平安的,他们全都拥向来时的道路。

为了越过烟火之墙,罗马士兵试图用盾牌来铺出道路,可在箭矢的射击下,他们的时间不够。

这个时代还不知道,遇到浓烟要趴着,罗马人奔跑着,拥挤着,哭喊着一个个吸入了大量浓烟被呛死,出口处横尸遍野。

老阿拉什没有任何感情,卷起来的草卷很耐烧,山谷的火焰烧了整个三个小时才熄灭。

老家伙让人把罗马人的铠甲衣服和武器全部收集好,找到一个洼地填埋了所有尸体。

然后,他指向南面,说道:“走吧!罗马还有很多风光,我们都不曾见过。”

一路沿着黑海南岸横扫而过的不奴族,现在开始向着南面纵向杀进罗马的腹地。

不奴族的大军向着银都出发了,罗马人的灾难还远远没有结束。

老阿拉什是一个超级劫匪,抢钱,抢粮,甚至连人口都抢。

这群强盗,狠到什么程度?连水井里打水的木桶,都会被带走。。。

这群土匪经过的城市,荒凉的不成样子,一切都是静悄悄的。夜里走过,你只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和风声。

你一定怕得要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