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在六零年代平安喜乐》最新章节。
			     “行吧。”
 邱建军又被他这堂侄女这副小大人的劲儿逗乐了,揉了把她头上的呆毛,和玉玲姥姥道了声别,就抓紧去大队部维持秩序去了。
 刚刚乱糟糟的,也不知道有没有撞到她家小脚老太太,邱玉玲这会儿后知后觉的更懊恼,把人招家里来多不合适。
 老太太正在扶两株被人不注意踩倒的茄秧子。
 “姥,刚刚没踩到您吧?都怪我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哎。”
 “玲玲娃比有些大人都强多了,我娃这是心眼好,见不得人受苦,谁家这么大的娃有我玉玲办事机密。”老太太笑呵呵的夸着外孙女。
 顺势把老的茄子辣子豆角都摘下来,打算晾干菜。
 “青梅这菜园子确实经营的好,茄子、辣子、西红柿,这园子里就没有长的不好的。”姥姥一边干活,一边夸着后院的菜园子。
 她才来两天,就晾了好些个菜了。
 白天大家伙儿上工了,她就把能摘的都摘下来,该切得切,该掰的掰,那个破草席擦干净后,都快晾满了。
 勤快人到哪儿都是勤快的。
 祖孙俩边说边干着,邱玉玲好奇的看着她姥用那个石头碾子磨了大麦和豌豆碎。
 “姥,咋不再磨细一点啊?不是吃的么?”邱玉玲蘸了一指头,发现还是小颗粒的。
 “不用碾成面儿的,这样就行,用来拌曲的。”
 “啥是曲啊?干啥用的?”
 “酿醋用的。”
 祖孙俩一问一答,老太太手上也不停,又把晾好的温水拌到粉料里,一直抓拌到没有白心块状,然后让邱玉玲洗净脚踩实成曲块。
 放倒缸里盖上草道:“这要发酵个把月呢,中间要勤翻着。”
 “那曲好了还咋弄嘞?”
 “曲好了呀,就加差不多多的温水,把它们打碎翻拌备用。”
 姥姥洗罢了手继续道:“到时候把高粱磨粉,加高粱一半的水润料大半天,从早晨到下午就约莫够了,然后把润好的料啊蒸上气了,停火再焖上半个时辰,再加上一比一个半的开水搅拌均匀,这下就要上锅闷至熟透了。”
 “一比一个半就是1.5倍的意思呗。”邱玉玲挠挠头问她姥,有些话她听不懂。
 “嗯,是你那个意思,问好料的高粱加入润好的大曲,搅拌均匀,再加凉开水,进行酒精发酵,这加料水的比例是五个比三个,发酵温度约莫三十来度,这中间呀也还有得忙。”
 “啊?还没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