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气象

第18章 叛逆太子李承乾,发生在贞观年间的夺嫡之争(下)(2/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气象》最新章节。

还有太宗姐姐长广公主之子赵节,前宰相杜如晦之子、娶了城阳公主的驸马都尉杜荷,也都是太子的酒肉朋友,一起参与了谋反。他们歃血为盟,誓同生死,暗中筹划商议。

一天,杜荷找到太子说:“最近天象有变,应当立即起事响应天象。殿下您装作突患重病,皇上一定前来看望,到时我们乘机动手,大事可成。”

太子点头同意,不无得意的对纥干承基说:“这里距离大内只有二十来步,论起行事方便,齐王李佑怎能与咱们相比!”

正在他们就要动手时,纥干承基突然被收监入狱,谋反行动不得不暂时搁浅。

【06】手心手背都是肉

齐王李佑造反一事,不知怎么牵扯到了纥干承基,经审讯他被判处死刑。

面对死亡的威胁,纥干承基害怕了,为了保命他向朝廷举报太子李承乾谋反。

可以想象,太宗在得知这个消息后的那种失望、痛苦与愤怒!

太宗当即指派长孙无忌、房玄龄、萧瑀、李世积四位重臣,会同大理寺、中书省、门下省共同审讯。经查,太子李承乾谋反证据确凿。

太宗在朝堂询问如何处理李承乾,没人敢回答。沉默许久后,通事舍人来济出列进谏:“陛下您能尽到慈父责任,太子他可安享余生,这样处理最为妥当。”太宗点头认可。

四月初六,李承乾为他的叛逆付出了代价,在做了十七年太子后沦为庶人,幽禁于右领军府。

太宗想赦免李元昌死刑,群臣认为不可,太宗只得赐他自尽,宽宥了他的母亲与妻子。

侯君集、李安俨、赵节、杜荷被公开处斩。

左庶子张玄素、右庶子赵弘智、令狐德棻等东宫僚属因劝谏不力,坐罪免官。只有詹事于志宁因数次劝谏,获得嘉勉。

纥干承基举报有功,不仅免死,还因祸得福,晋升为佑川府(甘肃陇南宕昌县)折冲都尉、平棘县公。

李承乾既已获罪,魏王李泰看到了一步登天的机会,表现的更为积极。太宗当面许诺立他为太子,岑文本、刘洎也站在李泰这边,只有长孙无忌坚决恳请太宗改立晋王李治为太子。

太宗对侍臣说:“昨天青雀(李泰小名)靠在我怀里说‘臣今天才真正成为陛下的儿子,这是我重生之日。臣有一子,臣死后,会替陛下杀了他,传位给晋王。’作为人,谁不疼爱自己儿子。朕见他这个样子,实在很可怜他。”

谏议大夫褚襚良沉默片刻,说道:“陛下您这样想就错了!在国家储君人选上,愿您谨慎一些,切不可一错再错。在您百年后,魏王占据天下,怎么可能杀了自己爱子传位给晋王!陛下当初既立李承乾为太子,又过分宠爱魏王,给他的待遇甚至超过了承乾,这才导致了今天的祸事。前事不远,足可引以为鉴。陛下如果确实想立魏王,那么请您先安置好晋王,确保他的安全!”

太宗猛然起身,流着泪说:“我做不到。”扭头步入后宫。

李泰担心太宗改立李治,警告李治说:“你与李元昌交往密切,李元昌犯下谋逆大罪,难道你一点都不担心吗!”

言下之意就是你老实点,否则连你一起做掉!

年仅15岁的李治忧心忡忡,惶恐难安。太宗见他这副模样很奇怪,问了多次,李治才如实相告。太宗恍然大悟,开始后悔说出让李泰当太子的话。

太宗到关押李承乾的地方看他,责斥他屡教不改。李承乾抬头看着他的父亲,幽幽的说:“儿臣当初已是太子,还会有什么想法。只因受到李泰逼迫,这才与朝臣商议保全地位的办法,结果受到别奸人教唆,铸成大错。您如果让李泰做太子,恰恰是落入他的算计。”

太宗听了李承乾的话,想起被赐死的李佑、李元昌,内心百感交集、痛苦万分。

他在宫中单独召见长孙无忌、房玄龄、李世积、褚遂良,语气沉痛的对他们说:“我的三个儿子、一个弟弟,竟然为了争夺权力做出这样的事,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说完竟一头撞倒在床上。

长孙无忌等人从没见过英明果决的太宗这个样子,慌忙扶起太宗,太宗抽出佩刀想要自刎,被褚遂良一把夺过,递给了站在后面的李治。长孙无忌等人苦劝良久,太宗才平缓下来,叹惜着说:“我准备立晋王为太子。”

长孙无忌立即回答:“臣奉旨!有敢持异议者,臣代陛下杀了他。”

太宗对李治说:“你舅舅已经答应你了,你应好好拜谢他。”

接着,太宗询问长孙无忌:“你们既已经同意我的想法,不知外面的人会怎么看?”

众人齐声回答:“晋王仁孝,天下归心已久,请陛下征求百官意见,如有不赞成的,是臣等有负陛下。”

于是太宗召集六品以上官员,对他们说:“承乾悖逆,李泰也很凶险,都不可立为太子。朕想从其他儿子中选择,让谁当比较合适,请你们开诚布公的推荐。”

众人欢呼着一致举荐晋王,太宗看到这种情况,愁云密布的脸上总算露出了一丝笑容。

当天,李泰率百余随从抵达永安门,皇上让卫士挡住他的随从,引导李泰进入肃章门,幽禁于皇宫北苑。

四月初七,诏令晋王李治为皇太子,大赦天下!

太宗如释重负的对侍臣说:“我要立了李泰,那就等于宣示后世,太子之位可以通过不正当手段谋取。从今天起,承乾失道谋反、李泰觊觎皇储这件事就算过去了,留给子孙当做处事的镜鉴。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李泰做太子,承乾和李治都会遭遇不测;而李治当太子,一定会善待他的两位兄长。”

【07】可怜天下父母心

立储大事解决后,太宗的健康状况大不如前。为了巩固李治地位,让尚未成年的李治早些进入角色,担负起驾驭大唐帝国的责任,太宗于四月初十颁布诏书:

“令长孙无忌为太子少师,房玄龄为太子太傅,萧瑀为太子太保,李世积为太子詹事。左卫大将军李大亮兼任太子右卫率,前詹事于志宁、中书侍郎马周为左庶子,吏部侍郎苏勖、中书舍人高季辅为右庶子,刑部侍郎张行成为少詹事,谏议大夫褚遂良为太子府宾客。”

从这套超级豪华的班底,可以看出太宗的良苦用心。他几乎将朝中所有能臣、大员全都调配给了李治。

一次,李世积身患疾病,医生开具的药引是“人的胡须灰”,太宗当即剪下自己胡须交给医生和药。

用现代的眼光看,这一行为好像并没什么特殊,但在当时却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之说。

李世积感动的热泪盈眶,跪在地上叩首答谢,以致脑门都磕出了血。太宗扶起他说:“我这是为了社稷,又不是为了你,你何必如此!”

还有一次,李世积陪着皇上宴饮,太宗面色从容的对他说:“朕在群臣中寻找可以托付后事的人,感觉没人比你更合适。你当年可以不亏欠李密,现在又怎会辜负朕呢!”

李世积流泪道谢,咬破指头发下血誓,竟致喝得酩酊大醉,太宗脱下皇袍盖在他身上。

太宗这番恩情让李世积铭刻于心,终其一生都在为大唐卖力打拼,并协助后来的唐高宗李治坐稳了江山,成为与李靖齐名的大唐军神。

五月十五日,太子李治奏报太宗:“李承乾、李泰仅带有一套随身衣物,且饮食不能适口,幽禁之苦实在可怜,请您酌情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太宗当即允准。

闰六月初四,皇上对侍臣说:“朕自从立了太子,遇到事情就会亲自教他。见他吃饭,朕会说‘你要知道种庄稼的艰难,就能经常有饭吃。’见他乘马,朕会说‘你要善待马匹,不要耗尽它的力气,就能经常骑乘。’见他坐船,朕会说‘水可载舟,也可覆舟;百姓是水,君王如舟。’见他在树下休息,朕会说‘木材接受准绳才能正直,人君从谏如流就能圣明。’”

爱子之情,溢于言表!

九月份,太宗下旨将李承乾迁往黔州(重庆市彭水县),李泰迁往均州(湖北丹江口)。

太宗说:“父子之情出自天性,朕今天与李泰离别,内心也很难受!然而朕是天下主人,若使百姓得以安宁,私情也可割舍。李泰的确是难得的人才,朕宠爱他这是你们知道的。但是为了江山社稷,不得不抛却私情。让他到外面居住,也是为了保全他。”

至此,发生在贞观年间的夺嫡事件,在太宗正确处置下,以不流血的方式收场,避免了兄弟相残的悲剧发生。

贞观十八年(644年)十二月初二,体弱多病又遭逢大难的李承乾病故于黔州,享年25岁。太宗为他辍朝一日,按国公待遇安葬了他。

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十一月,前魏王李泰在均州病故,享年32岁。

从这次事件我们可以看出,太宗虽然英明神武,但在教育儿子方面,特别是在对待太子李承乾和齐王李佑上是失败的,至少是不成功的。太宗为他们选派的属官尽是些急功近利之徒,一味求全责备,动辄弹劾举报,让处于青春叛逆期的他们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犯下悖逆大罪!

儿孙自有儿孙福,可怜天下父母心!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木叶村,这是离别的馈赠
木叶村,这是离别的馈赠
关于木叶村,这是离别的馈赠:火影世界迎来一个限定月读世界的漩涡面麻。纯火影体系,无系统。这是离别的馈赠。三代老头早看你不爽了,给你几个大逼斗。鸣人你想当火影?我愚蠢的欧豆豆哟!照美冥,以后我罩着了你了。
行久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欢乐宋
欢乐宋
王大卫穿越到了大宋朝,还是双穿,他一边捣腾两边的东西挣大钱,一边等待汝瓷和钧瓷问世挣更大的钱。你以为他是腹黑男主,他却为了朋友杀辽使,平青唐,战西夏,争霸海域。你以为他不解风情,他却为了心爱的女人,追到上穷碧落下黄泉。王大卫说:大宋朝,我来了,全都给我嗨起来!
王大胃
汉疆喋血风云录
汉疆喋血风云录
两晋南北朝,五胡乱华,乱世之中,儿女情长,汉家江山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磨难,华夏一族,第一次差点亡族灭种,少年追随拯救汉家的大英雄冉闵,几经血战,终于见到了曙光。当然还应该有谢安,王羲之,苻坚,王猛这些青史留名的风流人物,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姓名,还有属于他们的故事传说。历史的责任,亲人的嘱托,推动着少年不得不,奋力拼搏,向上攀登。一部热血温馨的奋斗史!
汉家一小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