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最狂驸马爷

第702章 没好处的反,先不能造!(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乾最狂驸马爷》最新章节。

面对皇帝的怒火,陆端真想拎着他的耳朵,在他的耳朵里大喊一声:

“朝政不是你这么玩儿的!”

当然他也只是想想,自己和陆家的富贵荣华都在皇帝身上,他也只能耐着性子解释。

“陛下,顾道会造反么?”

陆端把问题回到了起点,问出一个匪夷所思的问题。

皇帝愣了一下,盯着陆端跟看傻子一样。

朕都派人杀他了,还不造反?

你当朕是傻子么?

“这逆贼窥视父皇起居,杀掉护卫逃跑,还在通衢关造谣,这还不够明显么?”

“居然问出这种问题,你在跟朕开什么玩笑?”

对于皇帝的掩耳盗铃,把自己撇了个干净的操作,其实陆端还是赞同的。

毕竟帝王无错,有也是别人的错。

这是基本操作。

但是这判断力就不敢恭维了。

“陛下,臣请问,顾道造反了对他有什么好处么?”陆端反问皇帝。

“他……”

皇帝想说要什么好处?都已经逼到这个份上了,除了造反还有别的选择么?

但是一想是自己要逼的,话到嘴边又吞回去了。

只能换了口吻说道:

“他天生逆贼,久有谋逆之心,这不是很明显的事情么,何须怀疑?”

陆端心说我跟你说实在的,你整着这些虚的干什么,顾道要有谋逆之心,何须回来?

“陛下说得对!”

陆端赞同了一下,不然对话没办法进行了。“但是顾道不会在这个时候造反,因为没有好处。”

陆端的话让皇帝愣了一下。

“什么叫没有好处?”

“自古以来逆贼造反,无不是为了夺取皇位,这好处还不大么?”

皇帝怒问。

“陛下,您说那是可能成功的情况下。”

“但是您想想,大乾没有倒行逆施,万民归心。顾道若是贸然造反,他在民间的声望就崩了,没人支持他。”

“再说,辽东虽然强,但是没强到可以凭一己之力,对抗整个大乾的程度。”

“退一万步说,顾道真造反,斯隆国和南越国,必然要趁乱对大乾动兵。”

“最后的大乾一定千疮百孔,民不聊生,纵然夺取了江山,也是朝不保夕,为他人做嫁衣。”

这些话在分析顾道,其实也在暗示皇帝,顾道一旦造反,你的江山也保不住了。

所以我在说顾道,也在劝说你,你要慎重。

眼看着,皇帝眉眼间怒气渐渐消散,仿佛接受了这一番道理。

陆端赶紧说出结论:

“顾道是个精明务实的人,不会起兵造反,而陛下也无需太过担心。”

你不要担心,意思是,你被采取过激的行为。

说完这些,陆端满怀期望的看着皇帝,我已经暗示得如此明白,你应该知道什么意思了吧?

不要动公主府的东西。

“所以……”

皇帝八字眉下清澈的眼神,盯着陆端。

“无论朕怎么逼他,他都不会造反是吧?那朕抄他的家,岂不是没有任何问题?”

只觉得胸口被插了一刀,陆端差点没一口气没上来,原地憋死。

我给你解释了半天,你就得出这么个结论?

你只能听明白对你有利的是吧?

“陛下!”

陆端语气有点尖锐,若不是对方是皇帝,他一定两个耳光抽过去。

索性他直接说了。

“造反的危害顾道明白,朝廷和太上皇同样更害怕。您觉得,他们会冒险去赌,顾道不会玉石俱焚么?”

陆端近乎质问的语气,让皇帝非常不高兴。脸色阴沉地伸手敲了敲桌子。

“陆端你僭越了。”

“看来是朕太宠爱你了,竟然用如此语气跟朕说话?”

陆端懵了。

火烧眉毛了,你在乎的是这事儿,难怪几个尚书都不搭理你,你是真不上道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