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最狂驸马爷

第517章 我们也要搞大船(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乾最狂驸马爷》最新章节。

“不可能!”

当顾道看到京城转来的情报,只说出了这三个字。

这个时代,怎么可能出现四五十丈,高三四层楼的巨大舰船。

这是什么概念。

一百五六十米长,五六十米宽,水面之上高十多米。

“除非他用合格的钢铁做龙骨,否则这么大的木质船,根本无法经受风浪。”

顾道给出自己的结论。

难道有人跟我一样穿越了,甚至是理工科的大拿,能够炼制出来合格的钢铁?

“前朝炀帝时期,有人献巨舟营造法式,就是这种大船。

我已经找端木家的人去了,看看他们有什么说法,侯爷得闲回去一趟。”

沈慕归说完就走了。

其实对于顾道这种甩手的方式,他是很受用的,毕竟权利前所未有的大。

骆定远在辽东的时候,他不过是个办事的角色。

事无巨细都要知道,而且要随时拿出解决办法,但是从来没有决定的权利。

甚至动辄都要被骆定远敲打,防他如同防贼。

长时间跟顾道相处,发现这位侯爷大不同,他属于手下能干,就让手下往死了干。

他只是制定标准,负责检查,然后能少干绝不多干。

“夫君,你有正事儿,不用陪我了。我自己溜达一下就行。”

崔臻说道。

“不着急,又不是火上房的事情,咱们去看看有没有蘑菇,做火锅吃。”

顾道说道,拉着崔臻就走。

巨舰的确是一种威胁,在海上,谁的船大,谁就占尽优势。

但是造船,不是三两年能解决的,也不急于一时。

陪着崔臻溜达一上午,吃过午饭之后,顾道来到了镇守府。

端木家的人,崔甲、沈慕归等人已经在等待了,关于巨舰的事情他们已经商量一段时间了。

“恭喜端木家出了一位帝王。”顾道跟端木家的大公子,端木无双开玩笑。

“侯爷说笑了,估计是家中长辈安排的,七殿下之事我真不知道。”

端木无双笑着说道。

顾道的好脾气,他早就习惯了,只要你不违法乱纪,就可安安心心地做事。

“说正事,那大船是真的么?”顾道问道。

“回侯爷,是真的。当年给炀帝献营造法式的人,跟端木家祖上有些交情。”

“这种巨舰的制造工艺,端木家完全做得到,关键是主龙骨和两根旁龙骨。”

“这种材质要求坚如精钢,韧性还要足。咱们中原没有这种树木。

据说当年那人也是在海外渤泥国,发现了龙血通天木,可以用卯榫结构,辅助精钢固定,对接成巨舟龙骨。”

顾道听明白了,还是材质问题。

“听这木头的名字,一定很值钱吧!”顾道问道。

“据说一根龙骨,值半个国库,也只有当年的炀帝敢有这个想法。”

端木无双说道。

“这就冤枉炀帝了,他若想要还用花钱?”

顾道笑着说道。

至少看来魏无极是没花钱的,一口气造了七个,他哪来的这么多钱。

“对了,炀帝后来怎么没造出来?”顾道问道。

“没等动工,就死在了卡泽城,天下分崩离析,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端木无双说道。

“侯爷若想造这巨舰,怕是要去渤泥国找这龙骨。否则无法造成。”

龙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长相思:折柳祭
长相思:折柳祭
关于长相思:折柳祭:毛球是大荒第一灵力高手九命相柳的灵宠,在死亡后却在九幽冥界混得风生水起,成了九幽红人,并混成了九幽帝君身边的大红人——渡鸦。她利用身份之便,寻找相柳神魂,并在解救相柳途中解锁不同新身份。最后相柳有没有复活,又能不能絮小夭再续前缘呢?
割浆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