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我的1999》最新章节。
			     孙振平离开后,徐良拨通了姜晓阳的电话。
 “怎么突然舍得给我打电话了?”
 “想你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徐良仿佛看到了她翻白眼的样子。
 “油嘴滑舌。”
 “天地良心,我可是真心话。”
 “男人的嘴,骗人的鬼,我妈说的一点没错。”
 “我丈母娘还知道这个……”
 两人随便聊了几句后。
 姜晓阳:“说罢,什么事?”
 “我听说上面成立了‘中投’,准备对外投资?”
 “嗯。不过中投刚成立,对外投资估计要下半年了。”
 “汉华有机会吗?”
 “以汉华的成绩,如果我们不行,其它机构更不行。”姜晓阳语气中透着肯定和骄傲。
 徐良一笑,“按成绩我们肯定没问题,但就怕会被计划外的事情影响。”
 姜家的背景可以给汉华的发展保驾护航。
 但有时候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比如那些不对付的政敌。
 “放心吧,肯定没问题。”
 看她有信心,徐良便没再纠结这个问题。
 “中投的规模有多少?”
 “国家现在外汇储备高达1.2万亿美金,准备拿出约2000亿美金,发行1.55万亿元人民币特别国债。”姜晓阳语气中透着兴奋。
 这是上面前所未有的大动作!
 也是汉华的重大机会。
 “国家发展了,不管是上面还是地方,衙门越来越有钱了。
 前段时间我在渝州跟当地官员聊了聊,发现他们对设立人民币基金很感兴趣,也想跟我们合作。
 我觉得这可以成为汉华另一个增长点。”姜晓阳继续道。
 徐良:“别高兴的太早。地方设立产业引导基金也是为了发展产业,解决税收、就业等等,不是天上掉馅饼。
 而且,眼下这事情还早,退出通道不打通,政策不落地,很多东西只能落在文件纸上。”
 “这些我当然清楚。不过我们可以先跟对方谈一谈,做好前期的准备。”
 徐良倒是没反驳。
 国内此时有国企风投,比如深创投、苏创投,但都是一般企业制,不是合伙人制。
 为什么深创投最有名,业绩最好,就因为鹏城那地方走在改革前沿,思维比较开放,也足够市场化。
 “从公司总利润拿出8%比例的金额对员工进行激励”这一点就是明证,很多国企办不到,也不敢。
 徐良道:“这件事你看着办吧,有结果了给我发一份邮件。”
 “嗯。”
 “还有件事,孙振平打算在香江办公室成立一支房地产机会基金,我同意了。”
 姜晓阳诧异道:“你不是不想做房地产基金吗?”
 “此一时彼一时。
 之前的汉华是总部负责制,业务太多,管不过来。
 现在汉华是总部监督,子公司负责制。
 香江办公室想做大业务,对汉华来说也是好事。
 我没有理由阻拦员工们的上进心。”
 “如果其它办公室也成立房地产机会基金的话……?”
 “答应他们。”
 姜晓阳同意了。
 施行总部平台制度后,大量原本属于总部的管理职责下放给总部,她只关注内部监督,以及一些大额投资。
 工作轻松了很多。
 也不反对各大办公室扩张业务。
 聊了一会儿,徐良挂断了电话,脑海里再度浮现出中投的事。
 华夏币基金现在已经有些苗头了,但真正兴起,还得等上一两年,等到创业板开闸。
 目前能打秋风的Lp不多,中投绝对是最肥的那一个。
 他记得中投还投了摩根士丹利50亿美金,获得了这家投行10%的股份。
 当然了,这笔投资的回报率也是令人头大。
 这也是因为中投刚组建的时候,什么都不懂,甚至还需要请黑石、大摩这些被投企业的员工来帮忙做培训,估计这些外资机构把金主爸爸都忽悠瘸了。
 作为国内唯一一家反向把店铺开到华尔街的投资机构,汉华应该算是兔村的希望。
 只要上面的人不傻,肯定会邀请汉华。
 股权投资汉华就算了,中投愿意投,他也不会接受。
 像其余的基金份额出资,帮中投的员工做培训,他不会拒绝。
 要是汉华帮中投完成筹备,甚至走向专业化的话,应该能弄点钱吧。
 黑石、大摩这些外资都三、五十亿美金的给,没道理对自己人吝啬?
 ——
 在香江待了几天后,徐良来到了一河之隔的鹏城。
 第一站并不是企鹅和比亚蒂,而是来到了车公庙。
 徐良走下车,抬头看了一眼面前数十层高的大厦,外墙写着“阳光高尔夫大厦”几个红体大字。
 确认地址无误后,徐良大步走进了大厦。
 李金玲瞅了周围几眼,快速跟了上去,心里也有些好奇。
 能值得大老板亲自出马的公司不多了。
 走进大厦后,徐良才发现,这栋楼名为大厦,其实是个商住两用楼。
 进进出出的有购物回来提着大包小包的大爷大妈,还有西装革履、衣着光鲜的白领,看起来稍稍有些杂乱。
 他们两人乘坐电梯来到二十楼,一走出电梯,映入眼帘的是一家公司的前台,文化墙上写着某某杂志社。
 徐良和李金玲刚跨进大门,就被杂志社的前台小妹起身给拦了下来。
 “你好,请问你们找谁?”
 前台小妹语气很温和,可眼神却不停地在徐良和李金玲身上打量。
 李金玲顿时愕然。
 这两年她跟大老板走到哪里都是隆重迎接。
 被前台拦住还是第一次。
 “我们是……”
 徐良拦住她后笑道。
 “请问大疆创新公司是在这吗?我们和王韬先生约好了在这里见面。”
 “原来你们找小王啊,这会儿估计他还在仓库里捣腾他那堆玩具呢,我带你们过去吧。”
 前台小妹便热情的在前面带路,领着徐良二人往公司里面走去。
 其实前台小妹是真的不认识徐良,她每天上班刷剧还嫌时间不够呢,哪有时间关心一年一换的首富是谁。
 再加上徐良很少接受媒体采访,很多人都只知其名,却不识其人。
 杂志社并不大,开放式办公区散落着十几张办公桌,每个人都在埋头写写画画。
 有人抬头看到了徐良,嘴巴张得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