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弓之一剑泯恩仇

第二十章 初到徐州(1/1)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折弓之一剑泯恩仇》最新章节。

一夜无话,待第二天天明醒来,那老妇人又做好了早食。李哲栖也不客气,与老人夫妇一起用过早食,把自己想要买匹马的想法说了出来。

那老人叹道:“恐怕我们这整个曹庄都没有一匹适合小哥儿的马了。”

李哲栖疑惑地问道:“这是为何?”

那老人默然片刻,说道:“小哥儿恐有不知,这几年战事频繁,战马奇缺,万岁爷让民间代官养马,使的这马是越来越少,也越来越差了。今年年初燕王北征时,整个北方现存的马匹几乎都被朝廷征用殆尽了。”

李哲栖听罢恍然,这代官养马制度他在幼时曾听祖父说起过。朝廷本意是好的,希望通过让民间代替官府养马的办法来解决朝廷马匹不足的问题,也曾下令对为朝廷培养战马的百姓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但后来这代官养马制度却变了味,成为了老百姓的负担,非但没有增加马匹数量,还让有些养马人家因此家破人亡。

李哲栖看老人神色黯然,那老妇人更是忍不住的湿了眼睛,用衣袖拭了拭眼角,便知这家人恐怕也是这代官养马的受害者。当下也不再追问,心中很是黯然。

那老人看出李哲栖情绪低落,反倒安慰他说道:“小哥儿也不必泄气,曹庄这地方太小,说不定到了徐州府能买到好马。徐州府原来有个马市,我年轻的时候曾去过那里一次。”

李哲栖眼睛一亮,问道:“徐州府真有马市?不知离此有多远路程?”

那老人说道:“以小哥儿的脚程估计也就两三天吧。”

三人用过早食,李哲栖又补充了一些水和干粮,给老人夫妇留下了一锭银子以作饭资,便告辞离开,朝徐州府行去。

徐州古称彭城,作为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华夏九州之一,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贾云集中心。

李哲栖远远看到徐州府高高的城墙,城墙以砖石垒砌,城高及底宽均有二丈三尺,城外护城河环绕,深宽各三丈许,固若金汤。

徐州城门四开,东曰河清门,西曰通汴门,南曰迎恩门,北曰武宁门。白日里吊桥放下,城外百姓到城中谋生有之,走亲串戚有之;城中百姓出城巡视农庄有之,游山玩水有之,很是热闹。到了晚上,定时关闭城门,由城门官看守,不得进出。

李哲栖走的是河清门,因为东门外面临黄河,古谚说“圣人出,黄河清”,“河清”二字正是祈求黄河水清、水患泯除之意。

这会儿正是正午时分,太阳正毒辣的时候,河清门城门大开,守城军士都躲在阴凉处,对进出来往之人都视而不见。李哲栖摸着怀中的路引,却是完全没有用上。

徐州府今归京师直隶管辖。作为京杭大运河最重要的港口之一,徐州府八街九陌、人烟阜盛,美景与美食随处可见,处处透露出繁华兴盛之景象。

李哲栖走在城中大街上,心情少有的放松。离开曹庄后,他一路奔波,爬山涉水,虽有遇到困难之时,也总能想到解决之法,不知不觉间,似乎长大了不少。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天庭办事处
天庭办事处
关于天庭办事处:【群像】天庭最惨人宋君翊卷了整整200年终于考进玉帝的天庭办事处。本以为端上了神仙铁饭碗,从此岁月静好。没曾想入职的第一天就见暴躁同事轮鞭调教北海龙王,输出拉满。新人小宋:我们不是在调解吗?
山茶就酒
全修真界我最强
全修真界我最强
修真界,仙门高高在上,散修世家次之。少女李夜航,一无仙门可拜,二无家族可依。仅凭一块下品灵石,她踏上了修真大道。这条道,人人险恶,纷纷浮薄,步步算计,骨唱仙歌。可是又怎样呢?危险总是与机遇并存,只要她修仙意志坚定,那就一定能踏过千山,涉过万水,与仙门争强!
悟空嚼糖
斗转江湖
斗转江湖
关于斗转江湖:当武林正邪不分,侠义无存,该如何力挽狂澜,打破这局面?唯有斗转江湖,置之死地而后生!且看无心之人,如何颠倒乾坤,重洗武林!(PS:上本书《绝尘逍遥录》已完结,喜欢武侠的朋友们可以去看看,指点一下,多谢!书友Q群:425971558)
后笙
人在蜀山,反清复明
人在蜀山,反清复明
关于人在蜀山,反清复明:朱阳穿越了,还是清朝的一个乞丐。这局面,还说啥,反清复明吧。然而,当他带着一伙义军冲进县衙的时候,冲天而起的剑光直接把朱阳给整懵逼了。啥情况这是?逃得一命的朱阳这才知道,这里原来是蜀山的世界。那还造什么反?修仙求道去吧。于是,朱阳按照自己的记忆寻找藏匿于深山大泽的中那些剑仙,然而现实无比无情,即便是九死一生,朱阳得到的也只是一句,你与我无缘。好在这个时候,朱阳的系统终于到
过气的咸鱼
四世积累,我在修仙界问道长生
四世积累,我在修仙界问道长生
关于四世积累,我在修仙界问道长生:修《九世轮回经》者,九世轮回,只为成仙。这一世,苏行资质平平。欲奋四世之积累,稳健修道,少结因果。靠自己努力,成为长生之客。然而……“苏大哥,我分灵石养你!“苏兄,前世今生,你都可以在我之庇护下,肆意生长。“苏行,为了你,打穿九天十地又何妨!……苏行无语的看着眼前的羞怯少女,神朝女帝,五界魔君。我只想靠自己的努力,低调修炼,为什么非得要我吃软饭。……杀伐果断,三
旧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