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帝国末日

第13章 礼尚往来(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帝国末日》最新章节。

茶肆老板顺利完成任务,唯唯诺诺地退下了。

到了此时,后知后觉的贾复才明白过来,自己这是上了当中了计,但也为时已晚。

贾复还是太年轻了,一直以为刺探消息是件简单而刺激的事,只要胆大就行,现在看来并非如此,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丢了小命。

除了贾复还能勉强装作镇定,其他人早被吓得瑟瑟发抖了。

门口的士兵忽然让出一个口子,走来一个人。

贾复定睛一看,来者不是别人,居然是贾充。

贾充见了贾复,身子微微一怔,不可思议地问道:“怎么是你?”

两人都非常震惊。

面对质问,贾复选择了沉默。

在此之前,由于两人都没有亲生父母的缘故,贾复与贾充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一直都将贾充当做亲大哥一样。

贾充从小就聪明好动,喜欢偷听大人的谈话,很少被发现过。

后来长大了,贾充便秘密组织了几个人,时常到处去打探消息,以此为谈资,非常得意。

有一次他竟然混进城内县衙,偷听县令许魁与下属的谈话,意外地被一个丫鬟偶然发现了,随即遭到了捉拿,经过拷问之下,发现他并非间谍,许魁又发现此人聪明伶俐,便有心将他收用,让他去打探一些军情,结果还真让他办到了。

就这样,贾充渐渐成了许魁的暗哨。

许魁战死后,周浩接任了县令一职,继续留用了贾充。

周浩曾对周滔这样评价贾充:“此人不忠于主,不可亲近大用,近则生恨,用必生灾。”

果不其然,最初向周浩举报贾村私藏粮草和窝藏汉军的人就是贾充。

在此事发生之前,贾复经常听贾充讲他偷听、刺探的故事,紧张刺激,令贾复也无比向往。

也因此,当贾复知道蒲霜需要刺探消息时,他觉得自己能胜任。

根本没有料到自己会遭遇当下困境。

见贾复沉默不语,贾充误以为是他在恨自己,于是也不废话,下令将他们全部押走,关进了县衙牢房。

贾充思量再三,不敢自作主张,立马将此事禀报给了苏尚。

苏尚并没有特别大的反应,因为自古以来,两军交战之前,总是会想尽办法派出各自细作到对方营地刺探军情,这是很正常的。

此番场景,让贾复有点摸不透苏尚在想什么,于是试探性地问道:“要不,杀了?”

苏尚瞧了一眼,贾复模样猥琐,令人心烦,挥挥手说:“随你处置。”

这么笨的细作,苏尚压根就瞧不上眼。

贾复收到苏尚回话,唯唯诺诺地就要退下,刚走到门口,苏尚又忽然叫住了他,仿佛是改变了主意,问道:“他们有多少人?”

贾复回答说:“五个。”

苏尚若有所思道:“来而不往非礼也。”

招手示意贾充近前,在他耳旁悄悄说了一些话,贾充听得连连点头。

贾复躬身一拜:“小的这就去办。”

在县衙的牢房里,其他几个吓破胆的纷纷怂恿贾复向贾充求情,贾复听得心烦意乱正要发火时,又有两个犯人被带了进来,他们被打得鼻青脸肿,关进和贾复等人同个牢房。

狱卒警告他们不许交头接耳,也不准大声喧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有无敌舰队
我有无敌舰队
关于我有无敌舰队:古有始皇一统六国,天下归一,筑长城以镇九州龙脉,为大秦、保社稷。今有我王新打破百年之不变局,合并华夏神州,引领炎黄再临世界巅峰。唐朝末年,各地节度使佣兵自重,割据地方,历史走进了战火纷飞的五代十国;十国末年,分裂本应被大宋一统,但历史被神秘力量所改变,大宋并未出现,华夏大地依旧四分五裂。王新魂穿百年来到这个世界,灵魂附身落难世家少爷身上。在这个恶意满满未知世界中,看他如何用科学
晓小锋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刘甸意外穿越到东汉末年,穿越到汉桓帝刘志私生子刘甸身上,并绑定了争霸系统。各个时代并不安分的开国之主,正史中的文臣武将,野史演义中人物,江湖中的侠剑客,齐聚汉末,掀起东汉末年的诡异乱斗。
柏路松芯
汉疆喋血风云录
汉疆喋血风云录
两晋南北朝,五胡乱华,乱世之中,儿女情长,汉家江山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磨难,华夏一族,第一次差点亡族灭种,少年追随拯救汉家的大英雄冉闵,几经血战,终于见到了曙光。当然还应该有谢安,王羲之,苻坚,王猛这些青史留名的风流人物,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姓名,还有属于他们的故事传说。历史的责任,亲人的嘱托,推动着少年不得不,奋力拼搏,向上攀登。一部热血温馨的奋斗史!
汉家一小卒
欢乐宋
欢乐宋
王大卫穿越到了大宋朝,还是双穿,他一边捣腾两边的东西挣大钱,一边等待汝瓷和钧瓷问世挣更大的钱。你以为他是腹黑男主,他却为了朋友杀辽使,平青唐,战西夏,争霸海域。你以为他不解风情,他却为了心爱的女人,追到上穷碧落下黄泉。王大卫说:大宋朝,我来了,全都给我嗨起来!
王大胃
木叶村,这是离别的馈赠
木叶村,这是离别的馈赠
关于木叶村,这是离别的馈赠:火影世界迎来一个限定月读世界的漩涡面麻。纯火影体系,无系统。这是离别的馈赠。三代老头早看你不爽了,给你几个大逼斗。鸣人你想当火影?我愚蠢的欧豆豆哟!照美冥,以后我罩着了你了。
行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