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锦绣

第一千四百章 帝王心思 上(2/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天唐锦绣》最新章节。

只是李二陛下说出这番话,长乐公主愈发惊异:“既然父皇相信女儿,那刚刚又为何说出那等话语?”

听刚才李二陛下的话,分明就是认定了她与房俊有私情,可是一转眼又说相信自己的人品……

长乐公主有些茫然,不知道一向杀伐果断的父皇今日为何这般颠三倒四、言不由衷。

李二陛下楞了一下,吱吱唔唔道:“这个……就算父皇信你,可是外人想必一定会是心有疑虑吧?说到底,还是房俊那厮害得丽质你清誉受损,他是罪魁祸首。”

长乐公主愈发觉得不对劲……

罪魁祸首难道不应该是那些四处传播谣言的人、是在房府当众宣扬此事的鲜于氏吗?

父皇一贯英明神武,怎么会犯这等昏庸可笑的错误?

李二陛下似乎觉得自己也有些自相矛盾,只得打个哈哈,说道:“行了,父皇相信你是清白不就得了?天色已晚,赶紧回去寝宫歇息吧,放心,父皇说到做到,你的亲事由你自己做主,无论是谁家的儿郎,不管他是文采绝世亦或是勇冠三军,哪怕是美周郎复生,只要你看不上,父皇就绝对不会将你下嫁,这是父皇给你的承诺,金口御言,永不更改!”

按理说,能够得到李二陛下这句承诺,长乐公主是应该开心的。

她现在对于婚姻已经有些恐惧,若是再一次嫁人,她都不知道将来要如何与夫家的长辈亲人相处。甚至只要想想婚嫁六礼、洞房花烛、生儿育女……她便心惊胆跳,满心惶恐。

有了父皇的承诺,以后想嫁就嫁,不想嫁就不嫁,再也没人会逼迫她。

可是她总觉得今日的父皇有些不对劲,狐疑的目光在李二陛下面上寻梭着,长乐公主试探着问道:“那么……父皇还会不会因此而迁怒于房俊?”

李二陛下顿了一下,沉声道:“无论如何,那厮总是坏了你的声誉,若是不予以惩罚,何以消我心头之恨?”

长乐公主脊背挺得笔直,坐姿端庄,一双美眸之中水汽已然消散,代之而来的是灼灼的目光。

“父皇向来明察秋毫、赏罚分明,为何这一次明知房俊是遭人构陷,却依旧要一意孤行处罚房俊?”

她从来都不是个求知欲很强的人,但是今天的父皇实在太过反常,弄不明白这个问题,她睡不好觉,总觉得房俊是被自己连累……

李二陛下有些着恼,瞪了长乐公主一眼:“女儿家家,管那么多事做什么?只管享受着荣华富贵,想做什么便做什么,莫要多事。”

长乐公主不依:“这怎么能是多事呢?房俊分明就是被冤枉的,若是父皇铁了心处罚他,岂不是受到女儿的牵累?父皇如此爱护女儿,女儿自然欣喜不已,可日后女儿要如何面对房俊,如何面对高阳?”

骨子里,长乐殿下也是个仗义的性子,只不过平素都被她的端庄贤淑掩盖起来,轻易不会被人察觉。

房俊救过她的性命,那是大恩。如果仅仅是因为爱慕自己便要受到小人构陷,父皇甚至还要迁怒于他,岂不是等于自己间接害了房俊?

李二陛下没想到一向温婉的长乐公主这一回居然为了房俊之事这般咄咄逼人,他脸色沉下来,不悦道:“这件事,你莫要多管了。”

长乐公主秀美微蹙。

她向来聪慧,对于朝堂之上的龌蹉并非不懂,只是不屑于去理会而已。

心中一个念头陡然浮了上来,使得她心头微微一颤,试探着问道:“父皇是执意想要将房俊贬斥出京么?”

李二陛下道:“说不上贬斥,只是调离出京去地方任官而已。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父皇是一定要略作惩罚的。”

长乐公主觉得自己已经明白了父皇的心思。

即便是惩罚,可以打一顿板子,抽一顿鞭子……何必一定要贬斥出京呢?

她垂下眼睑,睫毛微颤,咬了咬牙,轻声说道:“既然父皇觉得女儿应当嫁人,那女儿便找个人嫁了吧……”

李二陛下愕然。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