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锦绣

第一千两百二十八章 反杀(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天唐锦绣》最新章节。

李君羡和独孤谋望着山坡上松林之中燃起的火光以及隐隐传来的厮杀声,心中皆有一种心惊肉跳的感觉。

上面必然发生了意外,虽然不知详情如何,可是这个时候最好的决定便是立刻率军攻山。这已经不是坐失良机的事情了,变故之下,长乐公主与房俊的形势危若累卵,绝对不能再等下去。

可现在指挥权已经被长孙无忌剥夺,长孙无忌安坐不动,他们心中再是焦躁亦无可奈何……

长孙无忌丝毫不去顾及旁人的心情,他就是要拖延时间,一则给长孙冲逃脱的机会,再则让武槐能够有充裕的时间去射杀房俊。他深信武槐的身手,即便是乱战当中亦可保住长乐公主的性命。

只要长乐公主不死,陛下心中即便再多不满,亦不会到达失控愤怒的境地……

不除掉房俊,长孙家以及关陇集团颜面何存?

所有人都静立在山坡下,抬头望着山顶的火光由盛转衰,各个忧心如焚。

未及,上山探听的斥候终于回来,禀告道:“不知为何,山上的凶徒起了内讧,正大打出手,只不过却未见长乐公主与房府尹的踪影。”

独孤谋大吃一惊:“怎么可能?”

李君羡也顾不得长孙无忌的权威,抱拳道:“赵国公,下令攻山吧,若是再迟缓片刻,怕是殿下与房府尹凶多吉少!”

长孙无忌眼眸微微一眯,冷冷的看了一眼李君羡,哼了一声。

他怎会听不出李君羡话语当中的不满之意?

不过既然山顶未发现长乐公主与房俊的踪影,想必是武槐已然得手,武槐深知长乐公主在陛下心目当中的地位,必然不会对其下手,定是见到山顶形势混乱,杀掉房俊之后将长乐公主掩护起来……

想到此处,已经没有拖延时间的必要,长孙无忌便点头道:“既然李将军认为此时应当攻山,那就悉听尊便。”

李君羡闻言,差点鼻子都气冒烟!

你特么一上来就抢夺了指挥权,一再贻误战机且不说,现在居然一推二五六,将责任推在某的头上?

不愧是“长孙阴人”,真特么阴……

可是长孙无忌敢拖延,李君羡哪里敢?此刻也顾不得许多,当即下令道:“大军即刻攻山!一部正面强突,一部侧面迂回,皆在山顶之处汇合,谨防凶徒自后面的悬崖逃脱,但是更要注意长乐公主和房府尹的安危!快快快,进攻!”

“喏!”

兵卒们早已等的不耐烦,轰然应诺,在各自旅帅的带领下动若脱兔一般向着山顶冲锋!

李君羡和独孤谋各自拔刀在手,对长孙无忌说道:“山顶危险,赵国公便再次为末将等人压阵吧!”

长孙无忌面无表情,只是说道:“切记,保护长乐公主的安危乃是首要目标,余者皆不足虑!”

这就是说,必要的时候哪怕是房俊的命也是可以牺牲的……

李君羡和独孤谋自然听得出长孙无忌言中之意,二人对视一眼,心中暗骂。

“喏!”

对长孙无忌施礼,而后二人便随着大队兵卒向山顶冲去。

*****

长乐公主从未遇见过此等凶险局面。

虽然被长孙冲劫掳,禁卫被杀掉十之七八,但是长乐公主其实并未有太多死亡的恐惧。

毕竟与长孙冲夫妻多年,她深信长孙冲必然不会对自己狠下辣手,此番劫掳,定然还有更深一层的用意……

事实证明,长孙冲劫掳自己一则是要带着自己远走高飞,再则便是以自己作饵,迫使房俊不得不单枪匹马的前来营救。而后将其击杀,再从容沿着后面的悬崖逃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