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干爹是朱元璋

第14章 民生道理(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我干爹是朱元璋》最新章节。

“呵呵,你啊,也是贪心不足蛇吞象。”马皇后却是一笑,摇摇头。

跟着她就是有些好奇的说道:“老丈,这东西产量如何?”

“产量嘛,倒是也比不过粮食。”

老人挠挠头说道:“不过少爷说了,这东西肯定不愁卖,虽然产量比不上粮食,但是能卖钱啊,到时候咱们可以用钱再买粮食,那多合算啊!”

“这......”

朱元璋闻言,却是略一皱眉说道:“话是这么说,却是有些浪费田地。”

这花生滋味虽好,可终究还是比不上主食那么重要啊。

而粮食多种上一些,确实能养活更多的人口。

可是这花生却没这种作用,更大的用处,就是满足口腹之欲而已。

“哈哈,你这话可就有点没见识了啊!”

谁知道,这时,那老人却是笑了笑,摇摇头说道。

“啊?”

朱元璋一愣,跟着跟马皇后对视一眼,就是有些哭笑不得。

自己可是大明皇帝,以往都是自己说别人格局不够大,这天下,谁敢说自己没有见识?

谁成想,现在居然不光是被人这么说了,说话之人,还就只是一个老农。

这简直是在开玩笑了。

“老丈,粮食可是比花生重要许多啊,花生虽是值钱,可是真到了灾荒之年,你再多的钱,也比不上储存在仓库里的粮食啊,到时候手里没粮,可是要饿死人的。”

朱标此时也是一脸严肃的说道。

“哈哈,你这就多虑了啊。”

谁知道,老农却是一笑说道:“要是照你这么说,那天下人也就不用种菜了,干脆将全部的地,都拿来种粮食好了,可是这可能吗?”

“哪怕是官府严格命令,下面人也肯定会偷偷的种植啊,千年以来,哪有这样的道理嘛。”

“这就叫做民心所向。”

“至于侵占粮食地......呵呵,其实也侵占不了多少,现在这花生是因为刚刚出现,大家会吃的稀罕,价格会高上一段时间,大家看到有利可图,种植花生的田地肯定会多一些。”

“可是等到后面,更多的人都学着种植花生,那价格自然就会慢慢落下。”

“最后就会落到跟普通蔬菜,差不多的合理价钱。”

“到了那时候,这花生的种植田地,自然会减少,最后它侵占的那些田地,其实也是种植蔬菜的田地而已,根本占不了多少属于粮食的田地。”

“所以,你们这是多虑了啊。”

“额?”

一听这话,朱标顿时愣住。

仔细想想,好像还真的是这个道理啊。

短短的一席话,其中好像是研究透了民生的道理,要不然,不可能如此清楚的表达出来。

只是这话,竟是出自于一个普通的农民之口?

这怎么可能?

就连朱元璋,都是被说得一愣一愣的。

因为他发现,自己好像真的是被说服了啊......

光听那其中的道理,还真是自己多虑?

而就真跟这个老人说的那样,自己就那么没见识?

他目光有些古怪的,看向了这个老人,难道说,自己随便走走,又遇上了一个,将民生给研究透彻的,野外贤人?

不会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转生咒回的我却又加入了石纪元
转生咒回的我却又加入了石纪元
前期咒回,后期石纪元沈芜看着开屏小广告的话想都没想就点了是当沈芜努力卷生卷死的打算出生时,却发现要去的世界好像不太一样?说好的石纪元呢?我眼前这坨乌漆嘛黑的东西是什么?眼前这个白毛和怪刘海又是怎么回事?货不对板啊!就这么打算在咒回世界好好生活时,又看见了熟悉的大葱头……两个世界融合在一起了,双厨狂喜……完全不是啊!要操心的事情好像更多了。
清宴宴宴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为了赚钱给母亲治病,莫闻来到黑工厂打工,却没想误入人贩子组织。遭到殴打时,记忆苏醒,发现自己来到一人之下世界,并且马上就要被噶腰子。关键时刻觉醒,能够获得所有武侠小说中的神功,开局得到,将异人打手的炁全部吸光,成为异人。莫闻发现,只要击败,击杀别人,就能获得新的武功。为了给母亲治病,为了变强,莫闻成为异人雇佣兵。至此,圈子里多出了一位超级狠人。风正豪:“莎燕,为了风家的未来,你必须嫁给莫闻。王也
爱吃黑豆粥的血尸大帝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