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华宇颂》最新章节。
他主张“民一于君,事断于法”,即百姓、百官必须听从于君主的政令,而君主在做事时必须完全依法行事;认为“治国无其法则乱”,坚决主张“法治”;而要实行“法治”,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员,都必须尊君和尚法。
在三世纪时期能够提出如此鲜明的主张,十分了不起!
而这个田骈也非常了不起,他是战国后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还是先秦天下十豪之一,又称陈骈,齐国人,与田齐宗室出于同姓,是稷下学宫最具有影响的祭酒之一。
他的学说主要表现一个“齐”字,他认为从“大道”来看,万物是齐一的,即一致的,这种齐一或一致的说法,便被士大夫阶层的人物奉作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宗旨,在他看来,对待事物最好的办法是任其自然变化,强调“变化应求而皆有章,因性任物而莫不宜当”。
这样的人物,公子宇自然十分重视,早想寻找过来了。
祝语见公子宇这时仍然谈笑自如,毫无气息波动,也十分惊奇公子宇的武学修为。
公子宇习武,祝语太医自然知晓,但他却看不出来公子宇的吐纳气息是墨家传承,也不敢询问皇帝修习的武学。
“哈哈,哈哈,老臣今日才真正开眼,陛下如此年轻,武学却是这般高深莫测,真是我大华的幸事啊!”
祝语点了点头,他看了一眼前面的一座山峰,微笑说道:“过了这座山峰,便要进入一座苗寨了!”
“臣在年少时,曾经跟随太傅大人去过那座苗寨!”
“好,我们四人就装扮成过路的行商去那苗寨看看!”
“陛下不可啊!”
“臣接报云南郡的瘟疫,就是从这个苗寨引发而起的,陛下和儿说大人,涓子大人,你们都在外面等候,待臣进入苗寨探查清楚,再回来向陛下禀报才好。”
儿说大人和涓子大人也连连点头,纷纷劝说公子宇不要亲自进入苗寨,皇帝陛下身份尊贵,若真是进入瘟疫区域出现什么意外,他们三人就是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公子宇摇了摇头,说道:“朕若不亲自进入瘟疫区域,如何才能掌握真实情况?”
“好了,你们都不用为朕着想,一般的瘟疫,可上不了朕的身躯上,朕的躯体强健着呢!”
涓子大人和儿说大人见公子宇坚持,也只得对祝语太医说道:“既然陛下坚持进入瘟疫区域,祝太医,我们跟紧陛下就好了,千万别出意外!”
祝语太医点了点头,回身从他带的医箱里取出四颗微红的药丸,躬身呈给公子宇和涓子大人,以及儿说大人,说道:“这是微臣在帝都临走时调制的预防药丸,陛下,两位大人,还是先吃一颗预防预防吧!”
公子宇伸手取过来一颗药丸放入嘴里,只觉得这颗药丸有些微苦,接着又有些甘甜的味道,很快便分辨出来里面有板蓝根,蒲公英,黄连,黄芩和紫苏叶这五种药材。
可是还有一种药材他未能分辨出来,但那药材的味道很小,应该是草果,要不就是菖蒲或者艾叶。
众人吞服了这颗药丸,也都休息得差不多了,又往前面飞奔过去。
“你们几人都站住,不得再往前走了!”
在苗寨边上,公子宇四人被一个手持步枪的士兵拦住。
祝语一看,这里守护森严,只怕不表露身份不能进入了,他回头对公子宇看了看,公子宇点了点头,祝语急上前去,对那士兵微笑说道:“这位将军,我是帝都过来的祝太医!”
“您是从帝都过来的祝太医?”
那士兵有些不信,眼里露出警惕的目光。
祝太医微笑说道:“你们这里可有当地医正?”
“嗯,或者从帝都过来的医工?”
“请他们过来就能认识本太医!”
那士兵连连点头,他回过头去,叫来了一个巡逻的士兵,对那士兵说道:“副班长,这里有一位说是从帝都过来的祝太医,他问里面有不有这里的医正和从帝都过来的医工!”
“好,请他先等等,我去把帝都过来的刘太医请过来!”
过了半个时辰,只见一个有些精瘦的医工穿着一身医服,从里面小跑了过来,那医工老远就看见了公子宇,以及他身边的涓子和儿说两个尚书大人,神色十分惊惶,又急往前走几步,就想跪拜下去行礼。
公子宇对他摇了摇手,那医工显得有些慌乱,急走到祝太医面前躬身说道:“大人,你怎么过来了?”
“刘太医,你快带我们进入苗寨里面去看看实情!”
刘太医急回身说道:“大人,你们请!”
说着,又在前面小跑着带路。
“这个苗寨帝都有几人在这里?”
祝太医一边跟随着刘太医走,一边询问道。
“许太医带队,我们一共有五人在这里!”
“另外七人是张太医带队,在旁边那个苗寨。”
“好,墨家弟子过来了多少医工?”
“墨家弟子先后过来了五十余个医工!”
“加上许大人调遣过来的当地医正,这里有四十六人,旁边那个苗寨有七十八人,那边的瘟疫要严重一些!”
“有多少人出现了瘟疫症状?”
“这个苗寨以及附近的山上,有九百人出现症状,旁边那个苗寨以及周边附近的山上,有一千三百人出现症状!”
“怎么会发展得这么快?”
“之前不是说只有几十人出现瘟疫症状?”
“回大人,最近五天时间,发展十分迅猛,许多之前没有出现症状的百姓,也出现了,这里的百姓都十分恐慌!”
“可有死人现象出现?”
“已经死了七个百姓了,都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
“目前可找到出现瘟疫的来源?”
“回大人,还没有找到是瘟疫来源。”
“只能用一些常用预防药在治理!”
“我们都在寻找瘟疫的来源。”
“百姓饮用的水源,以及牲畜栏圈都查看过了!”
“都没有发现什么异样。”
“这些出现瘟疫的百姓,他们都有些什么症状?”
“回大人,他们主要是怕冷怕热,有的还伴有呕吐症状,有许多小孩及老人都伴有高烧,任何药物都退不了高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