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每天饮酒赏乐,我成了千古一帝》最新章节。
			     桌案上的香炉轻烟袅袅。
 杨慎矜为李倓准备了汤和茶,这是唐人招待客人的标配。
 而且茶在唐代还是稀有之物,即便到了宋代,茶也还是上位者的专项,要到北宋末年,一些有钱人才能买茶。
 至于北方的辽金,茶叶对他们来说,那是奢侈品,许多贵族都吃不到。
 茶叶真正普及,还得到明代。
 李倓是吃不习惯这种汤和茶的。
 “大王说洛阳货币的问题吗?”杨慎矜的语气立刻就变了。
 “是的,洛阳货币。”
 杨慎矜说道:“钱重物轻。”
 这本是朝廷政务,作为大臣是不能和一个皇族子弟谈论的,但杨慎矜说了,显然是提前有人已经跟他打过招呼。
 “何为钱重物轻?”李倓问道。
 他很想说,杨慎矜啊,你就别卖关子了,说直白一点。
 杨慎矜说道:“货币不足,物价很低。”
 “有多不足?”
 杨慎矜意味深长地看了李倓一眼,他想说点什么,但又没有说,短暂的沉默后,只说道:“自当今圣人登基以来,朝廷年铸造货币数量最高只有33万贯,朝廷需要货币总额数万兆,洛阳尚且缺货币,更别说汴州和扬州那种商贸发达之地。”
 听杨慎矜说了这个说句,李倓顿时也深以为然。
 后世研究唐史的史学家一直认为大唐有严重的钱荒,主要铸造钱的数量,跟不上商品经济的发展。
 实际上,到了北宋依然缺钱。
 宋神宗年间,一年铸造铜钱300万贯,此后北宋年铸造铜钱数额都在200万贯到300万贯。
 但即便如此,依然无法满足商品交易。
 所以后来成都一带才出现了纸币交子。
 大唐更不必说,年造钱巅峰才33万贯,恐怕流到民间,对商业交易连塞牙缝都嫌细。
 这就是典型的通缩。
 通缩的局面就是物价低,例如天宝年间一斗米才13文钱。
 这是好事吗?
 对于有钱人来说当然是好事,可对于农民来说就不是好事了。
 农民根本无法换到货币,农民没有货币,就无法享受商业带来的舒适。
 这样大部分人只能拿着实物,想要交易的时候,也只能以实物交易。
 缺乏交易统一标准的社会,吃亏的永远是弱势群体。
 当然,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不是简单货币就能阐述清楚的。
 “朝廷对此有何策略呢?”
 杨慎矜干笑了两声,问道:“大王对这个问题似乎很感兴趣?”
 “牵涉到澄心堂的买卖,不得不问。”
 “张相公还在的时候,提出的《敕议放私铸钱》,一直没有被圣人采纳,实际上不采纳,民间也有许多私铸钱币的,我奉劝大王不要过于关心此事,不仅张九龄没解决这个问题,当年的宋璟也因为这个问题被罢了相。”
 这些李倓当然知道。
 李倓说道:“若是如此,王侍御史之前在圣人那里说的百姓愿意出钱帮朝廷运输调,岂不是……”
 杨慎矜的脸色明显变了。
 李倓立刻察觉到了这个变化,他继续说道:“货币不足,王侍御史又要百姓给现钱,百姓去哪里找现钱呢?”
 这个问题还用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