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我不是袁术》最新章节。
			     袁树是在延熹九年二月初得到了老爹的这笔“馈赠”。
 打着行商售卖的旗号,其实一个子儿都没收袁树的,还附带了一封信和三车财物。
 袁树身边的卢植和十三太保愣愣地看着一车一车的农具还有一百头耕牛被送过来,整个人都不好了。
 难道……这就是汝南袁氏的实力?
 说送就送,这一百多车的农具如果还不算什么,那这一百头膘肥体壮的耕牛可就真的能体现出袁逢的能量了。
 眼下还有一个月就要正式春耕了,很多地方都已经开始筹备、开始翻土了,这些耕牛的到来必将对茂陵县的农业有极大的帮助,搞不好茂陵县这边都用不完,还能支援一下隔壁县。
 再加上这些优质的铁制农具,可以说一扫茂陵县农业发展的重大阻碍。
 只要不闹出大的天灾,今年秋天茂陵县的粮食产量一定大大的好看。
 不知不觉间,卢植和十三太保还有其他众人看向袁树的眼神和过去都不太一样了。
 他们绞尽脑汁解决不了的问题,袁树一封信就解决了。
 这无疑更加确立了袁树在正常行动中的核心主力地位和领导地位,这一点,连卢植都不会有什么异议。
 因为这样的事情,卢植根本也办不到。
 马融或许能办到,但是马氏牵扯太大,族人众多,马融也不是那种喜欢搞一言堂的人,袁树一个高足弟子的面子还无法撬动马氏那么多的资源。
 “卢君,这些物资就麻烦你统计入库然后分发下去了,眼瞅着春耕就要开始了,今年,一定不能有任何差池。”
 袁树深吸一口气,转过身子向卢植嘱托。
 卢植反应过来,立刻拱手行礼。
 “袁君放心,我一定办到。”
 袁树点了点头,又面向其余众人。
 “诸位还请多多相助,树在此谢过。”
 十三太保和在场众人也纷纷向袁树行礼。
 “敢不从命!”
 这感觉……
 核心领导地位已经完全确立了,没有人会挑战袁树在整个行动和大家伙儿之中的领导地位了。
 哪怕他还没到十一岁。
 袁树敏锐的察觉到了这种变化,微微笑了笑,便回到了自己的宿舍里,打开了袁逢给他的信件,看完之后,沉默了好一会儿。
 该说不说,直到此时此刻,他才堪堪对汝南袁氏家族的底蕴和能量有了那么一丢丢的了解。
 此前家族虽然重视他,但是也不至于会到把家族的底牌全都展示给他看的地步,即使是现在,袁逢也只是把关西之地袁氏家族的政治能量掀开了一点点告诉袁树。
 咱们家很牛逼,真的很牛逼,真的真的很牛逼。
 你的爷爷、太爷爷、太太爷爷都很牛逼,连续三个人都干了三公,有好多好多门生、故吏。
 三代人接力提拔这些门生故吏,人数越来越多,以至于遍布各地。
 就现在,这个数量还在不断的增长,再加上与咱们有姻亲关系的、政治交易关系的、学术关系的。
 整个大汉十三州部,不说每个州都有咱们的人,至少十一个州都有咱们袁氏的门生、故吏存在,连他娘的凉州都有。
 这些人虽然不至于在大方向上为了咱们和朝廷作对,想让他们造反是没啥指望的,但是在政治斗争和办理政务的层面,他们绝对可以为咱们出一把力气,而且完全不用担心他们背刺。
 谁敢背刺,就是自绝于天下,必死无疑。
 所以,你小子尽管放心操作,哪怕是干坏事都无所谓,更何况你小子现在是在做好事,做大大的好事,走出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做的好了,甚至能给咱们家族再增添一条退路。
 尽管走去吧!
 只要老爹活着,就一定给你保驾护航!
 袁逢的意思就是这么多,稍微展示了一下袁氏家族到底有多牛逼,而且还把话说得很满,一点都不担心会出什么岔子。
 这只能说,他很有自信,非常非常有自信。
 而且马融到底也不是袁家人,对袁氏家族至今为止好几代人的积累可能不是特别的清楚,所以才会说出袁逢不在了就会有人暗中针对他的话。
 要是每个地方都有袁氏的门生故吏存在,那自己岂不是完全可以横着走?
 针对我?
 针对我这个袁氏嫡子?
 这么一想,袁树差点就膨胀了。
 不过他还是遏制住了自己的情绪。
 袁基、袁绍、袁术哥仨之所以接连翻车,成为东汉末年著名的翻车三兄弟,估计就是因为家族底子太厚、自信太甚,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结果纷纷死在了他们看不起的人手上。
 这种自信乃至于自负是要不得的。
 小心驶得万年船,袁树可不想成为那个汉末最有梗的男人,可不想跟他一样到死连一杯蜜水都喝不上,还被活活气死。
 我不是袁术!
 于是他小心翼翼地收起了袁逢给他写的信,又去看了看袁逢给他送来的三车财物。
 说是给他自己操作使用,让他大胆地挥霍,但是袁树打开箱子查看之后,就非常疑惑。
 这便宜老爹是不是以为我要在茂陵县置办地产做大地主?
 还是觉得我要在茂陵县起兵造反,所以特别给我一笔钱做我的起始资金?
 这……
 未免太多了吧?
 袁树的眼珠子都快变成了黄金锭子的形状,差点整个人都陷进去变成财迷了。
 这笔钱,别说帮助一个县的自耕农,两个,三个,四个,甚至五个,估计都还有所富余。
 因为农民们需要的真的不多。
 而袁逢给的实在是太多了。
 合上了箱子的盖子,袁树喘了口气,回过神来,忽然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失落感。
 上辈子的自己没有那么好的出身,看着人家出身好的大富大贵,自己只能大负大跪,十分感慨。
 之后深究原因,发现不是自己不努力,而是上一代人、上上代人和上上上代人不努力、不争气,错过了时代的发展与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