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我携山河画卷,穿越古今追光》最新章节。
			     林羽和宋谦置身于明朝那繁华喧嚣却又波谲云诡的“应天府”中。
 在探寻神秘组织与五行器物线索的漫漫长路上,他们屡屡遭遇挫折,身心俱疲,迷茫如厚重的阴霾,紧紧笼罩着二人。
 一日,林羽在秦淮河边一条幽深僻静的小巷中,被一阵悠扬婉转、如泣如诉的丝竹之声深深吸引。
 他循着那动人的乐声一路前行,直至一座清幽素雅的庭院。
 只见数位文人雅士正沉醉于吟诗奏乐之中。
 那诗意盎然的场景,令林羽不禁心生感慨:
 “这般充满诗意与雅致的画面,与我记忆中唐朝的文化盛世是何其相似。”
 他思绪飘飞,回想起唐朝那文采风流、繁华如梦的岁月。
 “如今身处这明朝,神秘组织的阴影笼罩,百姓心灵饱受折磨。或许,我可以借助这样的文化活动,既能探寻神秘组织的线索,又能给百姓们惶惶不安的心灵带来一丝慰藉。”
 这个奇妙的想法在林羽心中生根发芽,愈发坚定。
 林羽匆匆寻到身为捕快的宋谦,激动万分:
 “宋谦,吾等身陷谜团,久攻未破。然今见此文化雅集之景,吾忽生一念,或可借举办文化之活动以寻线索,亦可抚慰此惶惶之人心。”
 宋谦眉头微蹙,略有担忧地应道:
 “林兄,此计虽好,可吾身为官差,行事需考虑周全。但眼下来看,实无更佳之法,姑且一试吧。”
 于是,宋谦赶忙前往衙门,向上司抱拳行礼:“大人,下官有一事禀报。”
 上司微微抬头,问道:“何事?”
 宋谦郑重说道:“下官与友人欲举办诗词大会,一来或可借此探寻一些线索,二来也能安抚民心。”
 那上司初时略有迟疑,眉头微皱:“此事是否妥当?”
 宋谦则言辞恳切,详述其中利害:
 “大人,如今城中人心惶惶,若能以文化活动聚之,既能解民众烦忧,又或有意外之获。”
 上司沉思片刻,而后说道:“也罢,准了!但切要谨慎行事。”
 最终,上司许之。
 此后,举办诗词大会的消息便如疾风般迅速在应天府传开。
 街头巷尾,人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一茶肆中,几位茶客正闲聊着。
 “听闻要举办诗词大会,不知是何模样?”
 “听闻甚是热闹,想必会有众多才子佳人参与。”
 “如此盛会,定要去凑凑热闹。”
 百姓们听闻此消息,热情似火,瞬间高涨。
 有那文人墨客摩拳擦掌,欲在大会上一展才华;有那普通百姓满怀期待,盼着能一饱眼福。
 一时间,应天府中弥漫着对诗词大会的热切期盼。
 大会当日,举办之地夫子庙前人山人海,摩肩接踵。
 林羽立身于高台之上,高声宣道:
 “今日举办诗词大会,旨在让诸位共赏诗词之美,亦期望借此良机,寻得些许特殊线索,此关乎吾朝之命运。”
 第一轮诗词接龙,参与者们皆才思泉涌,敏捷非凡。
 一位年轻书生昂首挺胸,自信满满地吟道: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紧接着,一位老者气定神闲,沉稳接道: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台下顿时掌声如雷,震耳欲聋。
 第二轮命题作诗,气氛愈发紧张而热烈。
 众人皆全神贯注,苦思冥想,而后挥毫泼墨,各显神通。
 有的才子紧锁眉头,反复推敲词句;
 有的则面带微笑,自信满满地落笔成章。
 一时间,诗词佳作如繁星般涌现。
 然而两轮过后,林羽和宋谦满心期待地在众多诗作中仔细寻觅,却未发现任何有用线索。
 他们的脸色渐渐阴沉下来,眼中满是失望之色。
 就在二人正感失望,眉头紧蹙,暗自叹气之际,一位身着黑衣、面容冷峻的男子宛如幽灵般悄然登上台来。
 他步伐沉稳,目光深邃,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不发一言,只是默默地递上了一首诗。
 林羽赶忙接过一看,但见上面写道:
 “五行玄幻隐天机,器物纷藏岁月迷。
 古宅阴森留暗迹,宝图晦涩引狐疑。
 西山峻岭藏真意,石窟幽深隐圣基。
 欲破谜团寻正道,且凭智勇解危局。”
 林羽心中大惊,与宋谦对视一眼后,急切问道:
 “兄台,此诗从何而来?汝究竟是何人?”
 男子淡然一笑,回道:“有缘自会相见。”
 言罢,便消失于茫茫人海之中。
 诗中隐隐暗示线索在应天府西边的西山。
 林羽欲立刻前往,宋谦却道:“林兄,吾需先回衙门报备,求得准许,方能同去。”
 待一切安排妥当,二人毅然前往西山。
 那西山山势陡峭险峻,他们沿途小心翼翼,谨慎戒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