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我携山河画卷,穿越古今追光》最新章节。
			     大都的街头,人来人往,喧闹异常。
 林羽静静地伫立其中,望着熙熙攘攘、穿梭于街巷的各族百姓,心中五味杂陈。
 元朝虽已立国,可汉蒙文化之间那道巨大的鸿沟,犹如一道深不见底的天堑,让他深感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之路道阻且长。
 街边的酒肆中,不时传出蒙古贵族那满是鄙夷的高谈阔论。
 在他们眼中,汉文化是柔弱的象征,远不及草原上那纵横驰骋的骏马和寒光闪闪的弯刀。
 林羽站在大都熙熙攘攘的街头,望着来来往往的人群,眉头紧锁,仿佛两道纠结在一起的墨线。
 他已经为此事苦思良久,如何才能打破汉蒙文化之间那道看似难以逾越的鸿沟,让中华传统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这一日,阳光有些耀眼,林羽在街边的茶肆中与一位友人相聚。
 友人轻抿一口茶,缓缓开口:“林兄,吾近日听闻了一件事,或许对汝有所帮助。”
 林羽连忙追问:“兄台快讲。”
 友人放下茶杯,压低声音:“有一位叫也速该蒙古贵族,在贵族圈中颇有威望,为人豪爽正直,只可惜对汉文化存在偏见。”
 林羽眼神一亮,心中犹如划过一道闪电:“若能让此人对汉文化改观,或许能打开局面。”
 他双手握拳,下定决心:“吾决意从彼入手。”
 为了混入也速该举办的盛宴,林羽可谓是绞尽脑汁,精心谋划。
 他先是四处奔走,向熟悉也速该的人打听其喜好和此次盛宴的筹备细节。
 林羽找到一位曾在生意上有过往来的蒙古商人,恭敬地询问:“兄台,听闻也速该大人喜好武术,不知是否属实?”
 商人点了点头:“确有此事,也速该大人对豪迈之士也颇为欣赏。”
 得到这些信息后,林羽开始筹备。
 他特意去定制了一套素净却不失典雅的汉服,又花费数日苦练一场精彩的剑舞。
 然而,想要顺利进入宴会并非易事。
 林羽四处托人,好不容易通过一位曾有过一面之缘的蒙古贵族的引荐。
 那蒙古贵族看着林羽,有些犹豫:“林兄,吾只能帮汝递个话,成与不成,还得看也速该大人意思。”
 林羽感激不已:“多谢兄台,无论结果如何,此份恩情吾林羽铭记在心。”
 终于,在焦急的等待中,林羽收到了可以参加盛宴的消息。
 当他踏入那热闹非凡、充满异域风情的宴会场地时,心中既有即将面对未知挑战的紧张,又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宴会上,蒙古武士们豪爽地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气氛热烈至极,欢闹声震耳欲聋。
 林羽身着一袭素净的汉服,手持折扇,安静地坐在角落。
 待众人酒兴正酣,开始比试武艺之时,他稳步走到场地中央,恭敬地行礼。
 “在下林羽,愿为各位献上一曲汉人《剑舞》,聊助雅兴。”
 他的声音沉稳而清晰,穿透了喧闹。
 也速该眼中闪过一丝好奇,大手一挥,示意他开始。
 林羽拔剑出鞘,刹那间,寒光闪烁。
 他的身形随即舞动起来,如行云流水般灵动飘逸。
 辗转腾挪间,尽显汉家武术的精妙。
 口中还吟诵着李白的《侠客行》: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那声音抑扬顿挫,与剑舞的节奏相得益彰,仿佛将众人带入了一个充满侠义豪情的境界。
 原本喧闹无比的宴会渐渐安静下来,所有人都被林羽的精彩表演深深吸引,目光紧紧跟随他的身影。
 舞罢收剑,林羽气定神闲,面上不见一丝疲惫。
 “好!”也速该率先鼓掌叫好,那响亮的掌声在寂静的宴会中格外清晰。
 其他贵族也纷纷附和,一时间,赞扬之声四起。
 “汉人中竟有此般豪杰!”
 也速该大步走到林羽面前,眼中满是赞赏,目光中透着几分好奇。
 林羽拱手微笑:
 “大人谬赞!此剑舞与诗词不过是华夏文化之点滴。中华传承数千年,文化博大精深,无论是礼仪道德还是治国方略,皆有可鉴之处。若能融入大元统治,必对大汗霸业助力匪浅。”
 也速该听后,陷入了沉思,双眉紧蹙,目光深邃得仿佛能穿透眼前的一切。
 其他贵族则在一旁交头接耳,声音嘈杂而纷乱。
 “哼!汉人文化能有什么好?”一个身材魁梧的贵族不屑地撇嘴,满脸的轻蔑。
 “倒也未必,或许听听也无妨。”另一位贵族手抚下巴,若有所思。
 众人表情各异,有的眉头紧锁,有的则一脸漠然。
 见此情景,林羽微微欠身,识趣地退至一旁,脸上保持着谦逊的微笑,眼神却透着坚定。
 他在心里默默盘算着,等待着也速该的回应。
 宴会过后的几日,也速该的脑海中总是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林羽在宴会上的身影,以及他所讲述的那些关于汉文化的话语。
 终于,他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差人请林羽到府上一叙。
 当林羽再次踏入也速该的府邸,也速该亲自迎了出来,微笑着:“林大人,那日汝所言,吾反复思量,还望汝能再细细道来。”
 林羽恭敬地行礼:“大人有此想法,实乃文化之幸。”
 此后,林羽频繁出入也速该的府邸。
 一日,在一间布置典雅的书房中,两人相对而坐。
 林羽神情专注:“大人,且看儒家‘仁政’理念,主张以仁爱之心治理天下,使百姓安居乐业。就如今元朝之国情而言,若能多施仁政,必能安抚民心。”
 也速该微微点头:“嗯,此理似乎可行,但具体如何施行?”
 林羽接着说道:“再观道家‘无为而治’,并非是毫无作为,而是顺应自然规律,不过多干预。元朝地域广阔,若能在某些方面采用此道,或许能减少不必要纷扰。”
 也速该手托下巴,陷入沉思。
 林羽又道:“还有法家‘依法治国’,制定严谨律法,令行禁止,可保社会秩序井然。”
 就这样,从儒家“仁政”的温和理念到道家“无为而治”的深邃智慧,再到法家“依法治国”的严谨策略,林羽引经据典,结合元朝的国情,向也速该细致地剖析各种理念的利弊。
 也速该虽被林羽的渊博学识所折服,但也深知推行汉文化之艰难:
 “林大人,汝言之有理,可吾蒙古贵族豪爽惯了,接受此繁杂汉家文化谈何容易?”
 林羽目光坚定,犹如夜空中闪烁的星辰。
 “大人,万事开头难。不妨先从贵族子弟教育入手,开设学堂教授汉家文字、礼仪,自幼熏陶,培养兴趣。”
 也速该思索片刻后,微微点头:“嗯,可行。吾去与其他贵族商议。”
 消息一经传出,立刻遭到保守派蒙古贵族的强烈反对。
 在贵族议事大厅,气氛凝重得让人窒息。
 “也速该,汝莫不是被那汉人蛊惑了?吾等靠弯刀铁骑打下江山,要那汉人酸腐文化何用?”
 一位叫铁木尔的贵族满脸怒容地指责,那愤怒的表情仿佛能喷出火来。
 也速该起身,毫不退缩地回应:
 “铁木尔,汝只见其一不见其二。如今天下未稳,叛乱时有发生,百姓惶惶。单靠武力岂能长治久安?汉文化中治国安民智慧,为何不能借鉴?”
 双方僵持不下,互不相让,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也速该府上的一名小厮,平日里与林羽相熟,见此情形,急匆匆跑来告知林羽。
 “林先生,议事大厅里为了是否推行汉文化,贵族们吵得不可开交,双方僵持不下,谁也不肯让步。”
 林羽听后,眉头紧皱,心中暗忖:“此事关乎文化传播之大业,我不能坐视不管。”
 于是,他决定亲赴议事大厅阐明观点。
 林羽踏入大厅,步伐沉稳,神色镇定自若地走向中央,向众人恭敬行礼。
 “各位大人,在下林羽,冒昧前来解惑。文化交流融合并非一方取代另一方,而是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如大都建设借鉴汉人技艺,城市坚固美观,百姓生活便利,此乃文化融合之利。
 学习汉文化礼仪可安百姓、学农业技术可增粮食产量,于大元发展至关重要。”
 一些贵族听后,神色有所动摇,目光中透露出思考。
 铁木尔却冷笑:“说得好听!那如何学汉文化又不被同化?”
 林羽从容回答:“可选优秀蒙古子弟入专门学堂,同时邀汉人学者工匠交流技艺,相互学习。过程中坚守蒙古精神内核,将汉文化精髓融入自身,形成独特元文化。”
 一番激烈的讨论后,也速该等主张学习汉文化的贵族占了上风。
 大汗闻之,将众人召集于殿前。
 大汗目光威严地扫过众人:“既然也速该等人主张学习汉文化,朕倒要听听其中道理。”
 也速该上前一步,恭敬地回应:“大汗,汉文化博大精深,若能取其精华融入吾朝,定能使吾朝更加昌盛。”
 其他支持的贵族也纷纷附和。
 大汗沉思片刻,而后说道:“准!下令在大都设皇家学堂,招收蒙古贵族子弟学习各族优秀文化,林羽任首席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