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四合院发扬魏武遗风!

第53章 偏差的剧情(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在四合院发扬魏武遗风!》最新章节。

轧钢厂保卫科副科长办公室。

张休回到自己办公室忙碌起来,烧水,泡茶,扫地等等等等,都需要自己亲自完成。

“有时候还是羡慕厂长副厂长啊,都有秘书能帮忙处理这些琐碎的小事儿,啧,也不知道咱什么时候能带个女秘书咯!”

张科长收拾完了,坐在椅子上点了一支烟感慨不已。

【你怕惦记的不是有个能帮你干琐碎事儿的秘书,你惦记的是个能gan的女秘书吧......】

“去去去,一边儿呆着去!哪里都有你这单身狗系统过来添乱。”张休不耐烦的回怼道。

没办法,虽然他张休现在还是单身狗,可他能和贾东旭这个好兄弟共用,某种程度上来说,他还真的脱离了单身狗的境界。

现在最多叫半步单身狗,那也绝对比统子强多了,统子可找不到和它共用的。

“对了,统子,我听许大茂说他要相亲了,你这知道是谁不?”

【友情提示,最近你可以仔细观察前院闫家的情况,会有惊喜哦~~~】

得!狗系统还会卖关子了,他问的是许大茂,为毛还会牵扯到闫家?

...

“卧槽?不会这么离谱吧?老子这剧情最多就改了个秦淮如和闫解成,不会吧?不至于吧?”

忽然张某人起身坐直了身子,他貌似猜到了个人,大爷的!

【有道是,只要锄头舞的好,何愁墙角挖不倒!】

也对,那没事儿了。

张休再次瘫坐在了椅子上,你要说真让他对自己四合院的第一个小兄弟下手,他还真于心不忍。

他张休根本不是那种人!

可,这对象要是换成许大茂的话?他本人表示毫无心理压力。

“诶,无聊的紧呐,都有点儿想上房顶了!你说说,这保卫科的日子怎么就能这么枯燥无味儿呢!”

某人继续哀叹,当然,他本人对于惦记别人,哦,不对,别禽媳妇儿这件事还是不放在心上的。

也就是傻柱这辈子够呛娶不上媳妇儿,不然,哼哼!他还是第一个惦记上的!

——

公园一角。

一马脸男人脸上腆着笑容看着自己身边的女人,两人倒是有说有笑,好不热闹。

或许对于马脸男来说唯一的遗憾应该就是现在还不能上手。

作为禽兽四合院嘴皮子最利索,最会糊弄小姑娘的许大茂来说,真的,相亲娶媳妇从来不是困扰他的问题。

原剧情中困扰他的问题一直都是连着换了俩媳妇愣是没孩子。

“于莉啊,这次我也是带着任务来的,我们家老爷子说了,看看咱们能不能互相通个气儿,完事确定一下咱们这个好事儿的日子,你说呢?”

许大茂馋呐!只能看,不能吃,你这对于本地土着LSP来说也确实是有点儿要命的!

于莉脸上带着绯红之色,在许大茂眼中,更是可口了很多。

“我知道了,今天回去我会告诉父母的,然后再转告给媒婆,不过这事儿还得是你们先找媒婆提出来。”

“这没问题,你放心吧!我明儿个就去堵媒婆门去!”

许大茂拍着胸脯子保证道,只要是能让他早点儿娶上媳妇儿,其他的都不是事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