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大秦,从扶持嬴政登基开始

第457章 师徒反目(2/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铁血大秦,从扶持嬴政登基开始》最新章节。

“先生,我们相识已经三十多年了吧。”

“三十五年,零四个月。”姜妄也放下了筷子,平静的说。

闻听姜妄的话,始皇恍惚间想到了那个站在他身前,告诉他自己不是弊履的高大身影。

“是啊,三十五年了,朕依旧记得当年第一次见到先生时候的一幕。”始皇说着嘴角不由的露出了笑容。

半晌,他的笑容收敛,眼神也幽深了很多:

“朕不知道,何时我们之间的关系,开始变得生疏了。”

听到这话,姜妄抬头看向了同样是坐着,也比自己高不少始皇帝。

两人视线对视,姜妄突然说了句:

“陛下此来,是要送我上路吗?一如当年的吕不韦。”

始皇瞬间双目大睁,压抑着愤怒道::“先生与朕,竟然猜疑到了如此吗?朕从没想过。”

姜妄并没有为始皇的话所动,他反而把话题转回到了之前。

“陛下问我们之间的关系,什么时候开始变的生疏,难道陛下不清楚?还是说陛下不想承认,承认自己是一个为了权力,不择手段的君王。”

说到这里,姜妄突然笑了。

“曾经的我,天真的以为可以把你打造成真正的人皇,可是,我错了。”

姜妄是在嘲笑自己,嘲笑自己的异想天开。

“我们之间的生疏,并不是从‘灭秦者姜’这个谣言开始的,早就之前我们的想法,就已经有了差距。”

“我提减税,你不同意,甚至你还想收回民间的青铜器。”

秦国为了更快的种植速度,批准了青铜农具。

再后来,青铜武器也是比比皆是。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秦民间,经常有一言不合,就拔刀相向的。

若不是大秦律法严苛,流血事件,不知道会发生多少。

尤其是现在是大复仇理念横行,很多为父为母报仇者经常会做出狠辣的事情。

所以秦国允许民间平民有武器,多多少少会给秦国治安带来不好的影响。

这种情况下,就有李斯带头,要回收天下利器的提议。

对于这点始皇帝心里是赞同的,因为。在始皇心中,民间那些百姓拥有的武器过多,对大秦的统治也是个隐患。

一旦有人掀起大规模反抗,这些武器可都是足以杀人的。

然而姜妄却非常反对这件事,并且怒骂李斯等人都是酒囊饭袋。

回收平民手中的武器,这是姜妄心中的红线。

谁打破,谁就是他姜妄的敌人。

要知道一个国家的对外扩张,人口是基本,军队是打开缺口的使者,但平民才是长时间殖民的根基。

在大秦境内还好,若是在殖民地,平民是需要有武装力量的。

可以这么说,姜妄做这些都是在为未来做准备。

当未来大批平民坐着船出海之后。他们可以不精通杀人,却一定要精通战斗。

就像是当年的丑国一样,当大秦的大航海时代真正的来临的时候,为大秦做出最大贡献的反而是那些敢于出去闯荡的平民。

这些平民才是殖民主义的急先锋。

所以对姜妄来说,让底层人民拥有自卫和自保的能力,是他的底线。

“先生,减税此事,朕认为十税三足矣,他们已经过的很好了,减免太多会让平民们产生懈怠,至于民间武器问题,先生也说过身怀利器,杀心自起,他们有了武器,就会犯事。”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有无敌舰队
我有无敌舰队
关于我有无敌舰队:古有始皇一统六国,天下归一,筑长城以镇九州龙脉,为大秦、保社稷。今有我王新打破百年之不变局,合并华夏神州,引领炎黄再临世界巅峰。唐朝末年,各地节度使佣兵自重,割据地方,历史走进了战火纷飞的五代十国;十国末年,分裂本应被大宋一统,但历史被神秘力量所改变,大宋并未出现,华夏大地依旧四分五裂。王新魂穿百年来到这个世界,灵魂附身落难世家少爷身上。在这个恶意满满未知世界中,看他如何用科学
晓小锋
汉疆喋血风云录
汉疆喋血风云录
两晋南北朝,五胡乱华,乱世之中,儿女情长,汉家江山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磨难,华夏一族,第一次差点亡族灭种,少年追随拯救汉家的大英雄冉闵,几经血战,终于见到了曙光。当然还应该有谢安,王羲之,苻坚,王猛这些青史留名的风流人物,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姓名,还有属于他们的故事传说。历史的责任,亲人的嘱托,推动着少年不得不,奋力拼搏,向上攀登。一部热血温馨的奋斗史!
汉家一小卒
欢乐宋
欢乐宋
王大卫穿越到了大宋朝,还是双穿,他一边捣腾两边的东西挣大钱,一边等待汝瓷和钧瓷问世挣更大的钱。你以为他是腹黑男主,他却为了朋友杀辽使,平青唐,战西夏,争霸海域。你以为他不解风情,他却为了心爱的女人,追到上穷碧落下黄泉。王大卫说:大宋朝,我来了,全都给我嗨起来!
王大胃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