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大明摄政

第111章 皇家小侦探(1/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回大明摄政》最新章节。

京城内,科举舞弊的话题热议不绝,掀起了庞大的舆论风暴。

本就因此次科举题目偏僻对自己不抱太大希望的考生早已破口大骂。

“我就说那唐伯虎为什么敢那么狂妄,还没考就敢大言不惭的要豪取三大元,考到这么偏僻的题目还敢说会元以入他之手矣,闹了半天原来是作弊了!”

“严惩此子!还诸学子一个公平!”

“重考会试!取消唐伯虎的考试资格!”

在读书人义愤填膺的情绪中,舆论风暴愈发严重。

“厚炜,你看看这个。”朱厚照将一叠纸张递给朱厚炜。

“这些是那些言官弹劾程敏政的奏疏的手抄件,到今天,已经有不下数十份弹劾程敏政泄题给唐伯虎、徐径的奏疏了。这弹劾效率都比得上他们弹劾咱们那俩母舅的效率了。”朱厚照有些感慨道。

自家那俩母舅虽然隔三岔五就要被弹劾好几次,但这些年来也少有被一次性弹劾这么多次的时候,这唐伯虎看来是摊上大事咯。

对弹劾谁朱厚照是一点所谓都没有的,只要不弹劾本宫,不挨着本宫的事情,你们想朝谁狗叫就朝谁狗叫,但唐伯虎这人朱厚照还是有点感兴趣的,加上朱厚炜的求助,他自然也就上了点心多注意了点。

“这写的...难怪被弹劾呢。”朱厚炜看了看言官弹劾的理由,突然觉的唐伯虎是真喵的活该啊。

刚考完乡试就放出狂言:三策举场非古赋,上天何以得吹嘘。

直言自己要拿三大元就算了,你来京城后天天那啥也就算了,还天天吹牛逼说会元必定是你,考完都知道一起考的都觉得题目出得很偏都没什么信心你还要刺激他们一同说什么简简单单有手就行。

真的是,谦虚一点你会死啊。

现在好了,传出一点科举舞弊的风,人们的视线自动就朝着你瞄准过来了,你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人们就觉得你敢那么狂是因为提前拿到了考题的,你能怎么解释?

古话说得好:人狂没好事,狗狂挨砖头。

“这科举舞弊的源头到底是谁传出来的啊,有线索吗?”朱厚炜挠挠头问道。

之前他还是站阴谋论觉得唐伯虎就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现在看来这家伙就算没有舞弊案也得把自己作死。

来京城才多久啊,怎么就把自己搞得这么人厌狗嫌了呢?

“还没找到源头,现在京城讨论的人太多了,锦衣卫也都被父皇派出去调查了,我还是第一次见到父皇主动派出这么多锦衣卫调查事情呢。”朱厚照啧着嘴,看热闹不嫌事大。

“那程敏政和谁有矛盾之类的吗?”

“那就不知道了,程敏政是谁你哥我都不熟,也没兴趣去了解。”朱厚照摇摇头。

朱厚炜:... ...

文官除了父皇安排给你教你读书的以外有你熟的吗?

“那么想知道咱们自己去查呗,看这些奏章能看出个什么。”朱厚照见朱厚炜低头不语,说道。

“坐在这里也得不出个什么结果,还不如我们自己去找答案呢。”朱厚照是个行动派,想知道就自己去找呗。

朱厚炜诧异的看了眼朱厚照,有些时候他真的感觉朱厚照活的很通透,有目标有追求,敢想敢干,这些是朱厚炜完全比不上的。

不过也是,大明近三百年也就只出了一个朱厚照嘛。

“行,我们自己去查。”朱厚炜点头道。

“哈哈哈,这就对嘛,我们自己去,嘿嘿,又有好玩的咯。”朱厚照一笑,终于有好玩的事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汉疆喋血风云录
汉疆喋血风云录
两晋南北朝,五胡乱华,乱世之中,儿女情长,汉家江山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磨难,华夏一族,第一次差点亡族灭种,少年追随拯救汉家的大英雄冉闵,几经血战,终于见到了曙光。当然还应该有谢安,王羲之,苻坚,王猛这些青史留名的风流人物,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姓名,还有属于他们的故事传说。历史的责任,亲人的嘱托,推动着少年不得不,奋力拼搏,向上攀登。一部热血温馨的奋斗史!
汉家一小卒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