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

第533章 怎么又是我挨骂?(2/2)

新笔趣屋【m.xbiquwu.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最新章节。

这时,之前挑事之人又小声嘀咕:

“可朝廷的态度,实在让人寒心……”

玄奘闻言,看向他,目光中没有丝毫责备,只有无尽的慈悲:

“施主,莫要这般想。

朝廷对佛法的支持,并非只体现在政令之上。

这些年来,寺院林立,信众日益增多,这便是最好的证明。

太子殿下刚刚所言,句句属实,他心怀天下,对佛法亦是敬重有加。

我们不应被无端的猜测蒙蔽双眼,而失了修行者的本心。”

玄奘这个当事人都出面了解释了,信徒们再狂热也没理由继续闹下去了。

等这些人走了以后,李承乾在心里吐槽玄奘:

你在大唐待的好好的,干嘛没事跑那么远去取经?净给我添乱。

这也是李世民没自己处理,让好大儿来处理的鸡贼之处。

这种愚民上头的时候,说什么都会被曲解。

李承乾看着玄奘满眼幽怨,而玄奘也有点不好意思。

佛教最初在汉朝的时候,其实一直发展不起来。

因为最初的佛教是走的民间路线,以为靠着几个僧人就能传播佛教。

是后来汉朝的起义太多了,朝廷才用这些宗教去教化百姓。

当时可不是只有佛教,张角也是被朝廷扶持的宗教之一,张角在没起义之前,无论去哪个县衙都被视为座上宾。

自从汉末开始,佛教就开始走上层路线,和达官显贵们结交,依靠朝廷的力量传播。

比如北魏文成帝,隋文帝。

就是因为皇帝的支持,这才能够让佛教在经历了两次几乎等于“销声匿迹”的灭佛后,重新繁荣起来。

玄奘想振兴佛教就不能得罪太子,万一太子对佛教的印象不好,以后他当了皇帝再来个第三次灭佛就完蛋了。

毕竟以前的灭佛只有北方,南方没被波及,最多是打压。

玄奘还想和太子说说,信徒刚刚不是故意顶撞他的,但是李承乾没兴趣听他解释,招呼都没打就走了。

-------------李恪大王又来了------------------------

李恪大王来到中潼关之后,就被长广公主姑姑留下,非要李恪大王多住几天。

李恪在中潼关到处走到处看,对这座中潼关城更是吃惊。

这里因为是商道必经之路的原因,有着一个大市场。

来自大唐全国各地的商品在这里都有卖。

而这也是长广公主和当地杨家人产生矛盾的原因。

隋文帝因为要抬高弘农杨家人的地位,就把这里的市场交给了杨家人管理。

李渊在位的时候,因为需要全国各地都安分,也没动这里的市场管理。

但是李世民一登基就缺钱,就想收回这里的管理权,把这里的商税收归朝廷。

他给了长广公主那么大的权力,就是想借着长广公主拿回来。

长广公主也不让李世民失望,一年的时间就控制住了中潼关。

李恪一路在市场里东看看西瞧瞧,走到一处寺庙这里,发现了一幕怪异的地方。

寺庙的一墙之隔,居然就有一个娼楼。

这个画面怎么看怎么怪异。

一边是清心寡欲之所,一边是色欲横流之地。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刘甸意外穿越到东汉末年,穿越到汉桓帝刘志私生子刘甸身上,并绑定了争霸系统。各个时代并不安分的开国之主,正史中的文臣武将,野史演义中人物,江湖中的侠剑客,齐聚汉末,掀起东汉末年的诡异乱斗。
柏路松芯
汉疆喋血风云录
汉疆喋血风云录
两晋南北朝,五胡乱华,乱世之中,儿女情长,汉家江山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磨难,华夏一族,第一次差点亡族灭种,少年追随拯救汉家的大英雄冉闵,几经血战,终于见到了曙光。当然还应该有谢安,王羲之,苻坚,王猛这些青史留名的风流人物,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姓名,还有属于他们的故事传说。历史的责任,亲人的嘱托,推动着少年不得不,奋力拼搏,向上攀登。一部热血温馨的奋斗史!
汉家一小卒
我有无敌舰队
我有无敌舰队
关于我有无敌舰队:古有始皇一统六国,天下归一,筑长城以镇九州龙脉,为大秦、保社稷。今有我王新打破百年之不变局,合并华夏神州,引领炎黄再临世界巅峰。唐朝末年,各地节度使佣兵自重,割据地方,历史走进了战火纷飞的五代十国;十国末年,分裂本应被大宋一统,但历史被神秘力量所改变,大宋并未出现,华夏大地依旧四分五裂。王新魂穿百年来到这个世界,灵魂附身落难世家少爷身上。在这个恶意满满未知世界中,看他如何用科学
晓小锋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